疫情下,容易被忽視的基礎疾病

疫情來臨,各級醫院都採取了預檢分診措施。醫院似乎一下子成了一個危險的區域。對於一些小病,可以多休息適當緩解,但對於患有基礎疾病,如心腦血管,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可為雪上加霜。一方面基礎疾病本身會導致身體免疫力降低,增加新冠肺炎病毒侵蝕的風險。另一方面,目前狀況下,由於害怕被傳染而儘量少去醫院的想法,可能會使自身的基礎疾病或者慢性病病情加重。

下面跟您聊聊那些在疫情期間,容易被忽視的基礎疾病。

1、糖尿病。

疫情期間,我們首先關注糖尿病,因為這是一個慢性的基礎疾病。疫情防控需要儘量減少外出活動,再加上飲食攝入多,因此造成患者血糖可能出現波動。其實這時候需要患者就診,讓醫生調整用藥方案。還會有一部分患者,會自行增加藥量,試圖平抑血糖升高,這時反而增加低血糖的發生風險。

2、高血壓。

高血壓的情況與糖尿病類似。此處不做贅述。

3.血脂異常。

血脂數據需要定期檢測,但這期間由於減少醫院出入,可能增加血脂異常,進而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

4.高尿酸血癥/痛風

高尿酸血癥或痛風其實與攝入有很大關係。您可以翻一下某東、某寶的銷售數據,疫情期間烤箱、烤盤等銷售數據飆升,疫情期間培養了很多無師自通的大廚,大量的肉類、海鮮類的攝入,會使得尿酸升高,進而可能引發痛風。

5.呼吸道疾病

慢性呼吸道疾病由於有咳嗽等症狀,容易被誤解為新冠肺炎,所以患者可能在這期間,儘量減少就診次數,進而造成病情的延誤,耽誤治療時機。

6.季節性過敏性疾病

季節性過敏性疾病,雖然不能算是基礎疾病,但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疾病類型。需要在此期間,預防性用藥,規律用藥,做好防護。

7.需要頻繁調整藥物劑量的疾病。

長期服用華法林的患者,由於華法林是需要定期監測的,可能患者擔心這一段時間醫院相對風險比較大,不敢到醫院來監測,造成INR值脫離治療範圍,造成藥物不起作用或出現消化道出血的症狀,這個問題不得不注意。

8.心理疾病

疫情期間,疾病的不確定性造成的的壓力和恐慌,給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會帶來紊亂,使很多人陷入心理危機的狀態。疫情過後,心理關懷和平復也是我們需要面臨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