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主義》:日本管理宗師大前研一代表作


《專業主義》:日本管理宗師大前研一代表作

《專業主義》,是一本全面解釋“專家”是怎樣煉成的著作。大前研一從自己成為專家的體會談起,對成為專家的基本條件做出了詳細的論述,幫助讀者思考,自己如何能成為一名專家。作者認為,在職業化的時代,真正擁有實力的專家越來越受到推崇,他們依據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並帶領企業走向成功的道路。書中引用了大量的商業案例,在瞭解成為專家的方法之餘,還是一門非常精彩的商業案例課,十分值得一讀。


想要成為專家,我們需要掌握三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什麼是專家?


專家是根據問題的情況判斷問題的優先解決順序,並利用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而且專家以顧客為第一齣發點,是企業中最具有好奇心和進取心的人。


專家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有三個點,分別是:

第一,專家會堅持“顧客至上”的理念,而不是死板的遵守公司的規章制度。

第二,專家會主動爭取公司的授權,並懂得向下屬授權。

第三,專家會不斷學習,保有好奇心。


職場中經常能見到一些人帶有強烈的官僚作風,面對客戶的需求互相推諉,只會將自己的失敗歸結於公司的決策失誤或者讓下屬背鍋。並且仗著自己在公司當中的資歷,工作當中懶散、懈怠。而真正的專家,是以“為顧客提供滿意的服務”為行為準則的人。他們時刻都保持著強烈的進取心與好奇心,勇於迎接挑戰,能夠合理使用公司的權利滿足顧客需求。只有這樣的專家才能帶領公司走向正確的道路。


第二個重點,想要成為專家,我們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專家應該具備的四個能力,分別是先見力、構思的能力、討論的能力以及適應矛盾的能力。


先見力就是洞察商業的本質、掌握行業的發展脈絡的遠見。


構思力則是在可預見的未來藍圖上,描繪新業務的方向並付諸行動的能力。喬布斯正是憑藉自己的先見力發現了統通訊工具向智能化多媒體設備升級的發展趨勢,憑藉iphone擊敗了行業巨頭諾基亞。而諾基亞的失敗,則是在發現行業變動後,新機會與老舊業務之間沒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在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先見力與構思力才是在未來的商業競爭中取勝的關鍵。


但如果無法看清前進的道路,那麼就要從理論上展開充分的討論,這就是專家討論的能力。在討論中專家應該憑藉邏輯、數據說話,做到有理有據,而不是圍繞假設進行無意義的對話。這樣,才能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案。


最後,專家應適應企業經營中矛盾的能力,這項能力可以幫助解決工作中出現的複雜問題。這種矛盾體現在選擇的困惑上,在需要同時解決一件事情的多個問題時,選擇是無法僅憑邏輯認清的。專家應該免對單一方法的盲目信任,因為工作中從來沒有一攬子解決所有問題的最佳答案。所以專家的工作應是提出方案,反覆驗證並不斷的修改,最終實行的過程。


第三個重點,光有這四個能力還不夠,我們還要學習專家思考的方法。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想必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我們也都有過剛愎自用自食苦果的糟糕經歷。冷靜客觀的思考,在商場、職場上尤為重要。那專家又是怎樣做到客觀思考呢?


作者提供了能使專家清醒思考的四個法則。


首先是擺脫對事物的固有看法;


其次要秉著懷疑的態度,勇於自我否定;


再次應做好不怕失敗、享受變化的準備,這樣在未知的機遇面前才能對結果獲得客觀的分析;


最後,是不要一味追求完美方案,解決所有問題。


造就專家的永遠是客觀清醒的思考,而不是依賴別人提出某些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