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册封八大铁帽子王,为何代善一家能占三个?

纵观大清皇朝,一共册封了十二个铁帽子王。在清初,皇帝为犒劳打下大清天下的功臣,册封了八个铁帽子王,自康熙朝以后到大清皇朝结束总共册封了四个铁帽子王,由此可见"铁帽子王"的分量之重!

铁帽子王不同于普通的亲王和郡王,它有"世袭罔替"的资格,但又不必遵循清朝"降等承袭"的爵位继承原则,也就是说亲王去世后,其后人无论传承多少代,都依然是亲王爵位。如果"铁帽子王"本人获罪被夺爵,则以其旁支承袭爵位。

清初皇太极册封的八个铁帽子王被后世称为"八大铁帽子王",在这八个铁帽子王中,有一家一门独占三个,这就是代善一家被分封为:礼亲王代善、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为何代善一家能享如此皇恩?且看下面分解。

清初册封八大铁帽子王,为何代善一家能占三个?

欺母虐儿 低调处事荣享一世——礼亲王代善

回看历史,代善的一生中完全有机会登顶称皇称帝的,又为何他却低调度过了一生呢?事情要从努尔哈赤在位时说起,代善是努尔哈赤的二儿子,从小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尤其在于明朝决定性战役萨尔浒之战中突出表现更是在他战功簿上添上浓重一笔;其哥哥褚英因写符咒诅咒努尔哈赤而被处死,代善被宣布为嗣子,使其距离皇位更进一步;当努尔哈赤将八旗中的正红旗和镶黄旗交到代善手中,封其为旗主时,同时被封为大贝勒,几乎确立了代善的皇储地位。代善看似即将开启开挂的人生,但世事总是造化弄人,代善被发现与其母妃阿巴亥私通,按照金人传承,在先汗去世后除其亲生母亲外,先汗的妃子都归新汗,代善为何急于这一时呢?一副好牌被打烂,结局就是直接被努尔哈赤放弃!还有更喜剧性的一幕,代善竟然虐子!其二子硕托受继母虐待,投靠明朝;前一事,努尔哈赤碍于家族丑闻未公诸于世,虐子事件就成为压倒代善的最后一根稻草!与皇位彻底无缘。

没有希望继承皇位,但是代善还是四大贝勒中的大贝勒,正红旗和镶黄旗的旗主,实力尚在。当努尔哈赤突然去世,面对群龙无首时,代善的手中的两旗兵力有决定性的作用。关键时刻的决定会影响未来的大局,代善与其儿子们分析局势做出推举皇太极为新首领,使后金内政得到稳固,避免内乱分裂。皇太极是一位有雄才伟略的皇帝,在其运筹帷幄下,大清朝建立,但是其也是一位悲情的皇帝,突然暴毙,使刚刚稳定下来的天下又暗流涌动!以大阿哥豪格为首的皇子党和以多尔衮为首的皇叔党纷争起来,在相互妥协之下才有了顺治皇帝的上位。其中,代善的巧妙周旋和“大义灭亲”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代善一生中这两次重要决定,以及其懂得低调处事的做人方式,使其所顶的"铁帽子王"越发稳固!

清初册封八大铁帽子王,为何代善一家能占三个?

呆傻儿不呆 数次必杀罪被赦免——克勤郡王岳托

岳托是代善的大儿子,"岳托"在满语里是"呆子"或者 是"傻子"的意思,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岳托并不像其名字一样呆傻!皇太极继位其中有岳托的功劳,

当初力荐代善推举皇太极做大汗的就是岳托和其弟弟萨哈廉,能在纷乱时局中理清形式,投资潜力股,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皇太极继位创建大清后,首任兵部尚书就是岳托,由此可见皇太极对岳托的重视。

岳托毕竟是武将出身,其脾气牛上来八匹马都拉不回来,岳托也有犯浑的时候,甚至还当着皇太极的面。史书上记载过这么一件与岳托有关的事:崇德二年,皇太极得一子,有意立为皇储,在国内大力宣传、举国庆贺,蒙古各部落知道后来京城道贺。皇太极为宽待蒙古贵族举行摔跤和射箭比赛,岳托被选为射箭选手,但恰逢岳托身子不爽,射箭时连续脱手,倍感脸上无光,便把弓朝皇太极和蒙古客人方向摔去!此举吓坏了在场的蒙古贵族,面对此种大不敬,是要被杀头的罪,为了在客人面前挽回颜面,皇太极以岳托的名字打趣搪塞过去。然而过后皇太极并未真正治这位"傻王爷"的罪,只是象征性的作了惩罚。

不久,清朝开始南征伐明,岳托又受到重用,封为扬威大将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也许是天妒英才,使我们的"傻王爷"因天花,客死济南,当凯旋大军回归京城时,皇太极满怀喜悦之情出京五十里来迎接我们的"傻王爷",可面对的竟是一具尸身,皇太极犹如五雷轰顶!坠落马下,嚎啕大哭。为了能解自己的思念之情,皇太极还命人在修建岳托墓冢时刻意修一条可以通往墓里的隧道,以便自己随时可以进去探望。后世记载,皇太极曾多次进入墓中进行祭拜,就连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诸帝东巡盛京时也都进入墓室致奠。

清初册封八大铁帽子王,为何代善一家能占三个?

爷孙成政敌 灭南明战功卓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勒克德浑是代善的孙子,其第三子萨哈廉之子。萨哈廉是清楚有名的才子,通晓满汉蒙三中文字,是清朝前期国体制度的全权制定者,与皇太极关系十分融洽,深得皇太极器重,可惜三十岁出头就英年早逝。

在萨哈廉去世时,勒克德浑才十七岁,还是一个尚未完全脱离稚气的少年,却与其长兄阿达礼卷入了,豪格与多尔衮的皇位之争中,导致其兄长和伯父硕证,成为这场政治斗争牺牲品,勒克德浑也受牵连被夺爵废为庶人。直到多尔衮摄政,基于对阿达礼的补偿,以及勒克德浑的才干,才是其逐步恢复皇室地位。

真正使勒克德浑大放异彩的是在灭南明战争中,在征战中,勒克德浑显示出了出色的军事才华,逐渐成为满洲贵族的英雄。他击败鲁王朱以海在浙江的残部,兵临杭州城;驰援湖广解清兵危局;挥师荆州消灭明军有生力量,彻底平定南方。赫赫战功,使其一时荣耀无两。

顺治七年(1650年),勒克德浑病逝,年仅34岁,纵横驰骋的人生画上了不甘的句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