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为什么会提出“大一统”?

用户3126436281378



我认为可先了解一下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和时代背景,了解这些后我们就知道了董仲舒为什么提出大一统了。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提出大一统、君权神授、推崇儒家学说、三纲五常的政治观点。这些是董仲舒在当时的环境中提出来的,其主张方向得到了“汉武帝”的一致认可,因此董仲舒在当时,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不过在这里,我们还是重点讲一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主张。在当时,这一主张就得到了汉武帝的直接认可,并很快的推广了出去。百姓遭殃,朝廷得福,一时间,很多的文人和相关书籍都被处理了,唯独只留下一家独大的“儒家”这一学说,并在以后得以了极大的推崇。

先不说“儒家学说”在当时的地位有多高,就凭它可以用来巩固和支撑朝代的兴起,就这一点,其他的学说是无法比拟的。

二、其次,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董仲舒所在的时代背景。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家学说代表人物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

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是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时的贡献。

所以在这种“大统一”时代背景中,也无可厚非。

三、最后,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在当时的话,这一观点是得到朝廷三分之二的人的一致认可,在儒家学说的基础上来讲,“大一统”是朝廷的最佳选项,也符合当时汉武帝的政治主张需求。

再者说,“大统一”这一概念一直是当权者上任后的第一要务,大家都一直的认为,“大一统”好像是一个政绩一样,能老百姓认可,能让国家整体形象的上升。


广大的各位帅气、美丽条友们,您们好。
我是一个集“幽默与帅气”的“文化领域创作者”,长期活跃在“悟空问答”和“写头条文章”中,小生一直致力于为君解忧愁,知悉洞察人,提问友人疑知晓,悟空回答客观者。如果觉得文章可以,对您有所帮助的话,不要您犒赏、不要您转发,只要您动动发财的小手,点一波温暖的关注,以便我们再相逢,以此来犒劳一下小生的优质回答吧。

客观看问题


我是颜小二,我来回答。

这里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指的是“大一统”的政治理论,至于提出“大一统”的原因当属多方面的:

首先,汉朝初期采用黄老道家思想,而这一思想到了国力相对强盛的汉武帝时期,便不那么受用了,需要新的思想来巩固汉武帝的政权

其次,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存在一些比较棘手的矛盾,比较突出的就是农民反地主的斗争

,还有一部分是地方豪强反对中央政权的斗争。这个时候,急需实现思想的大一统,来缓和这些矛盾

最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统一思想的举措,为何独独选择儒家,而不选择法家或者别的学派?除了上述两个原因外,他还参考了秦朝失败的经验,得出“独尊儒术”的结论。

1、提出大一统原因之一:汉初黄老之术不适合国力强盛的汉武帝时期

汉朝建立初期,民生凋敝,汉朝初期的历代君王们,有很长一段时间确实在采用黄老之术,以修生养息,韬光养晦的姿态恢复民生。

毕竟经历了春秋战国的大战乱,又在秦朝的苛政下艰苦生活,直到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以后,百姓才得以稍微缓上一口气。汉朝初期面对的主要矛盾,就是解决吃饭问题,即重建被战火毁坏的家园,恢复民生。

所以,汉朝初期的统治者们,大多以清静无为的姿态,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任百姓相对自由地发展,在税收等各方面的管制上,可以说是比较松的。经过汉初各位君主的努力,到了汉武帝这一时期,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汉武帝时期的大汉王朝可以说是相对强盛了,百姓比较富足,这个时候,黄老道家的清静无为就不太合适了。

在吃不饱的时候,人们会集中精力解决吃饭问题,当吃饱肚子已经不再是问题的时候,别的需求就来了,比如说对荣誉、权利的渴求等等。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秩序和制度,朝廷依旧“清静无为”,那么便离“天下大乱”的日子不远了。

所以,不管汉武帝愿意不愿意,当国家比较强大,百姓面对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吃饱饭问题,而是类似对名利追求的精神需要时,清静无为的“黄老道家”就不能作为治国思想。而为了让大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适当追求并满足个人在精神上的需求,就需要通过统一思想的方式,维系一个稳定的秩序,以此确保社会稳定运行。

所以,董仲舒提出“大一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汉初的黄老之术不适合国力强盛的汉武帝时期。

2、原因之二:需要统一思想来缓和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阶级矛盾

随着人们的生活渐渐富足,社会中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矛盾,汉武帝时期,掌权者们面对的社会矛盾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农民为了利益与地主之间的斗争;其次,则是地方豪强为了名利反对中央政权。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类斗争?其实原因并不难分析。

朝廷清静无为,对谁最有利?朝廷?百姓?相较之下,获利更大的,大抵是介于朝廷和百姓之间的大地主,或者说地方豪强。

因为朝廷管控较松,对下,他们有更大的空间压榨百姓,对上,他们也有更大余地发展自己的势力,以至于到了汉武帝时期,甚至还能反对中央政权。

所以,董仲舒审时度势,便以“大一统”来达到提高君权、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一方面以此来打压地主或者说地方豪强,另一方面也能一定程度上安抚和管制百姓,继而能很大程度上缓和当时社会中出现的主要矛盾。而事实上,董仲舒的“大一统”确实比较奏效。

3、为何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提倡独尊儒术呢?

最后,我们来议论一下,为何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会提倡独尊儒术。要说在当时和儒家思想比较有竞争力的,应当是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了。

  • 道家

而汉朝初期,汉朝统治者们大抵采用了黄老道家思想,到了汉武帝时期,黄老道家明显不适合“烟火气十足”的民间治理。某种程度来说,董仲舒当时要解决的问题,大抵就是不合时宜的“清静无为”下引发的一些社会矛盾,道家思想比黄老之术更加贴近“自然”,“无为”意味十足,用作个人修身养性还好,作为治国思想,就稍显“消极”了。

首先,道家思想的“节奏太慢”,不太适合富裕国家高节奏发展的生活实际;其次,道家思想相对来说确实更“晦涩”,形而上的意味比较浓郁。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道家”思想不好,只是百姓学了,未必能明白其几分真意,并且还容易钻牛角尖,将“无为”内含的“适当而为”之意理解成字面含义的消极不作为,这对社会发展来说,肯定是不好的。所以,道家思想没有被董仲舒选中,也属意料之中。

  • 法家

我们再来看看法家思想。秦王朝强大如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壮举无人能及,最后秦王朝维系的时间并不长。它太过强大,而覆灭得又太过迅速,这样大的反差,不免惹人深思,董仲舒对于这一点自然是看在眼里的。

董仲舒反思秦王朝的覆灭,他认为类似申不害、商鞅、韩非等这些法家思想家,他们的主张太激进,刑罚苛重,并洞悉到过重的徭役和赋税会造成尖锐的阶级矛盾,在贫富差距巨大的情况下,百姓会为了生存而揭竿而起。

由此,董仲舒看出,过度重法肯定不行,并进一步提出政治当“德化为本”,要做到“任德不任刑”。而从此处董仲舒强调“德”来看,他就有强调儒家德治的意思。

  • 儒家

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德”为主导,强调上下尊卑秩序,十分维护“礼”。而一个社会要良好发展,肯定需要“德”。同时,汉武帝时期所面对的社会矛盾,从大轮廓来看,大抵是以为下者不服从为上者“管制”为主要表现形式,而儒家强调尊卑有序的“正名”思想也正好可以经过转化后,成为维护统治者权威的工具。

于是董仲舒一定程度上融合法家思想,提出“宽猛相济”、“威惠并施”的政策,继而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以儒的温和,缓和法的锋芒,又以法的锐利,巩固君的权利,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确实对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积极作用是有的,消极作用也是有的,还请大家客观看待,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去具体发挥其积极和消极作用了。

4、小总结

最后简单来个小总结吧,董仲舒的大一统,提倡独尊儒术,一方面是汉初的黄老之术到了汉武帝时期,已经不再适用,并且也无法解决,甚至对于农民反抗地主、地方豪强反抗朝廷这些个斗争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在盛世中让为下者“守规矩”就是董仲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了,而汉初,黄老之术主要解决的是为下者的“吃饭问题”,国情不一样了。

另一方面,要让为下者守规矩,就要想方设法抬高为上者的“权威”,儒家思想一开始就有维护尊卑秩序的鲜明特色。而且儒家更加重视“德”,要知道,后天教化对人的“约束”,可比严刑峻法更加“稳固”。所以,重“德”且维护为上者权威的儒家思想更合适作为社会主流思想。

当然,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不能直接生搬硬套作为汉武帝时期的主流思想,毕竟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更加重德,而秦朝的兴起也让董仲舒等人了解到“法”的重要性,所以董仲舒将儒家思想做了一定程度的改造,

以儒的重德,缓和了法的锋芒,一方面加强了对百姓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也实实在在地巩固了中央集权,拔高了君主的权威。



颜小二述哲文


政教合一,民间力量和官方力量一直以来就是两方不同的力量,从立场到追求再到价值观都不一样,过去的人不好理解,现在都2020年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为什么道家时期都是发展最快的事情就在于道家遵循道解放对民间的控制,民间的热情高涨。而儒家时期都是堕落最快的事情对民间的控制越来越加强,这也是有句话说的儒家回来了那么统治者也差不多该回来了,陈述的只是一个事实又到了对民间大控制的时候。大一统是什么核心就是让官方力量彻底控制民间力量,思想以官方为准追求以官方需要为准。不要听哪些所谓的高大上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都是些大忽悠说的一套一套说的好听,要去看做的是什么


xynamjg


一、“大一统”并不是董仲舒提出的

大一统并不是董仲舒独有的见解,它出现的时间非常早,比如在《春秋公羊传》就有表述。

春秋公羊传

大一统的主张是春秋时期的多家主张,现在有人认为它属于法家,根据“道法同源”,那么是不是认为道家也有这种思想?荀子也是主张大一统的,孔子也有说法“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可见儒家也是坚持大一统的。而纵横家的各种道术,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大一统。说个偏门的,农家也是主张大一统的:凡是开展农业的地区都应该大一统。

可以认为,春秋大一统是春秋时期经过中华长期思想碰撞,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需要注意的是,春秋大一统是中国特色,是中国区别其他国家的显著文化特质。

二、时代选择了董仲舒

董仲舒是汉代人,正巧遇到了汉武帝,推举起了他的学说。事实上,若是董仲舒不说,在当时也有“宋仲舒”“张仲舒”会说,因为汉武帝是一定需要“大一统”学说。

董仲舒

三、历史上的大一统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贯彻大一统的时代有汉朝、唐朝、明朝和清朝。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一统”是华夏民族的主张,有很多少数民族没有这个概念,所以他们在历史进程中,并没有“大一统”概念。

1.汉朝

汉朝所谓统一天下的时候,虽然击败了项羽,实际上北方有匈奴,南方有南越。那么凭什么认为汉朝是大一统王朝呢?答案是汉朝皇帝有天子身份,这就是汉武帝要推崇董仲舒“大一统”的原因,也因此推崇了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天人感应等一系列主张。

在汉朝,匈奴首领是“单于”,是天子的意思。汉匈战争,本质上是争夺“天子”之位。战争结果是匈奴放弃了“单于”,改称“可汗”。相当于放弃天子,改称国王。自此“天子”一脉在汉人手里。

冒顿单于

南越是服从大汉王朝天子身份的,所以汉朝对于南越是“徐徐图之”。这也为后来奠定一个基础:若只称王、不称天子,在特定历史条件是不会受到惩罚的。

2.三国

三国本质是曹刘两家挣天子位,孙吴是独立。需要注意的是,孙权虽然是皇帝,但是从来没承认过自己是天子。

曹操的后代曹丕的帝位是禅让

在三国时期有个特殊的存在:高句丽。高句丽是中国少数民族,但是他们没参加春秋大一统讨论,所以没有“大一统”这个概念。所以高句丽国不支持大一统,却无时无刻不追求扩展地盘,所以经常被打败,其中有汉军,有魏军。这体现了大一统王朝的强大力量,远不是偏域小邦可以理解的。

3.五胡乱华到隋

五胡乱华,从天子身份,只有北魏和东晋是有这个地位的。所以最后北方统一与北魏,东晋宋齐梁陈是一脉。北魏到隋其实是一脉相承,只是天子人家换了而已。

隋有个特殊身份:天可汗,等于是再次有了草原天子身份。这个身份其实在北魏时期就有了,北魏时期的天子对手除了南方诸国,其实更重要的是草原柔然。只是因为柔然没有“大一统”概念,长期没有强大。在北魏和柔然争斗中,柔然败于内乱突厥。

北魏花木兰抵抗的就是柔然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北魏东晋,其他国家大部分属于独立,最后被历史淘汰。最典型的是五个燕国,武将能打没用,最终被历史淘汰。需要注意的是,羌族此时建立了凉国,也是独立。

4.唐

唐是一个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需要注意的是,唐更多运用的是天子身份,所以辖地很多国家,但是也归大唐疆域。最典型就是渤海国,他们是高句丽的后人,因为没有春秋大一统的概念,再次独立,但是归属于唐朝。

大唐自李世民后就有天可汗的称号

5.辽宋金

辽宋时期,辽宋是兄弟之国,辽为天下正统,是天子,但是辽宋都是皇帝。宋表示不服,提出三国正统是刘备的概念。

在辽宋时期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其他民族也纷纷独立,但是因为当时没有天下一统,所以他们的独立也有法理性。有的回归一统,比如钱越国归于宋。有的就是独立,但是不称天子,比如西夏,他们是五胡时代羌人一支。

澶渊之盟表明辽宋是兄弟之国

金国的人大量是高句丽、渤海国的人,大概是千年失败吸取教训,在这个时期,金国也开始天下一统。这为后来清的一统天下做了极好基础。若是金国始终藏在北方,恐怕就算是岳飞去世,不久以后也会有汉人带兵北上推翻他们。但是因为金国有了“大一统”的概念,从此走上了和高句丽和渤海国完全不同的道路。

6.元

元统治时期不到百年,不认为是大一统王朝。成吉思汗肯定没有天子身份,成吉思汗是拥有四海的汗,只有陆地,没有天。但是忽必烈的大元帝国是有天子身份的,大哉乾元说的就是天的意思。

大哉乾元就有天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元在明朝并没有消失,在北方一直有北元,就是因为是忽必烈的后代身份,所以一直保有天子身份。

7.明清

明的法统来自于百姓,农民扶持起来了朱元璋,属于典型的民间身份。需要注意的是,明并不追求土地一统,而是追求天下一统,所以明并没有灭了蒙古,而是希望蒙古称臣纳贡。所以有明一代,就算是打蒙古也没有灭族,而是希望称臣纳贡。

隆庆和议后明蒙关系和谐

清的土地上的人是高句丽、渤海、金的后人,但是在皇太极时代追求了大一统。所以皇太极取得北元大汗印后,继承了北元的天子身份。自此清朝开始强大,明清之争也从地方平叛变成了明清争正统。

皇太极的帝位正统源自于北元

寒言冰语

在中国,大一统有几个特点:

1.最高身份。大一统的思想来源于春秋战国,那个时期没有皇帝。所以大一统时代最高身份是天子,而不是皇帝。

2.法统依据。大一统的来源一定合法。在中国法统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自上而下是儒道墨法尊崇的继承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自下而上是农家的农民,农民支持的人也有法理依据。

3.时间限制。若是只有暴力,那么他是很难实现大一统的,就算他统一天下,时间也会很短。

4.大一统的方式。在中国大一统的方式有几个:一统天下是;但是未能一统天下,也会以正统认证的方式选择正统王朝。

本质上,大一统是春秋时代天子概念的延伸,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天子的概念是来源于天,是中国这片土地传承了超过6000年的概念。

西水坡大墓表明天下含义有6000年以上

一直以来,西方都有疑问:为什么欧洲没有强大帝国,而东方有。确实是,西方国家有罗马帝国,但是后来却在未出现罗马帝国,却有完整的宗教和教皇。但是无奈的是,在神的化身和天的化身竞争中,神从未取胜,但是天却取胜了。对于天,古代有句话: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今天特别明显能感觉到,西方更多认识是“不为桀亡”,中国则是“不为尧存”。

需要注意的是,伊斯兰教的信仰“真主”正好是在神和天之间的一种情况,伊斯兰教不拜偶像,非常像天。但是伊斯兰教也有安拉的称呼,又和西方宗教很像。

天下和大一统是一个时期的概念


梦香寒冰


因为只有大一统,皇权才会集中,皇帝才可以真正独掌大权,董仲舒等寒门士子才有出头之日。

在汉初,汉高祖和诸侯王之间缺乏严格的君臣关系,他们实际更类似于合伙人的合作伙伴关系。汉高祖登基为帝是因为“功最高,德最厚”,被诸侯拥戴为天子。君臣尊卑的等级观念体现得并不明显。而列侯在侯国内的权力几乎可以比照天子,犹如国中之国。吕后崩逝后,绛侯周勃、曲逆侯陈平剪除诸吕之后废黜少帝,拥立新君。其权势之大甚至已经超越了天子,绝非人臣之礼。所以,从客观的角度分析,汉初的军功贵族实际上是与天子共治天下。天子治理下辖的中央地区,诸侯王、列侯管理自己的封邑。本质上是一种分权的思想,还遗存着周代分封的核心理念。而儒家则将求“三纲五常”,“君为臣纲”。君臣尊卑分明,犹如天地云泥之别,这条红线是任何人也无法逾越的。儒家尊崇君权的核心思想也是其延绵千年而不断的理论根基。君王为了得到真正的大权、实权,自然要重用白衣儒生、寒门贵子,用他们来取代军功贵族。再通过酎金失侯等一系列事件,从根本上削减贵族的势力,力求达到“朕即天下”的大国气象。

同时,当时的国家已经难以负担分权制之下的国家运转,大量的世袭王侯对于财政的压力很大,政令也无法有效的在地方诸侯国之中得到执行。因此,董仲舒等人提出大一统的理论,实际上既助长了君主的权力,也缓解了国家的财政,所以才会被汉武帝采纳。


经典守望者


原因如下:

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作《春秋繁露》一书,其“大一统”理论来源于《春秋》。(董仲舒属于公羊学派,重视春秋一书中的微言大义。)

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在汉代以前,所有的君王都从祖先那里继承君位,而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君临天下后就需要新的理论支撑,不受命于祖,董仲舒提出君王受命于天。据此,他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学说。

3、针对土地兼并问题,他发挥儒家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4、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标准。这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周朝文DMU


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是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色,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阴阳五行理论,建成新的思想体系。董仲舒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宣称:帝王授命于天,是秉承天意统治天下的,因此成为“天子”。按照这个说法,帝王自然就具有绝对的统治权威,这是汉武帝最需要的精神武器。董仲舒从天人关系出发,又根据“阳尊阴卑”的思想,建立一套“三纲”“五常”的伦理学。董仲舒建议统一学术,统一思想,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为维护封建统治帝王的绝对统治服务。


小小滴吟儿


董仲舒的"大一统"理念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奠定了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班固在《汉书》中称其为“群儒首”。简单说,董仲舒就是一个儒学大师,在孔子之后,朱熹之前。

《史记·儒林列传》称:“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於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上即位,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云:“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汉代,广川既是“国”,又是“县”。《史记》中的“广川”,没有写明是广川国还是广川县。田雯《长河志籍考》:“董子,广川人。德州者,唐元和十年所徙之长河县,汉信都国之广川县也。夫汉县之所谓广川者,大矣,有城郭焉,有郊坰焉,百里之内,正值其地,或即董生下惟处,按图考碣,适相符契矣。”历史上,行政区划变更频繁,现在山东与河北的德州段省界是卫运河,但汉代没有运河,广川包括现在的德州。

董仲舒上承孔子,下启朱熹,对儒学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董仲舒继承、吸纳、融合了先秦儒家、墨家、法家和阴阳家等诸多学派思想,把各家各派中有利于统一集权、尊君爱民、安定社会的主张,以及关于社会发展变化的思想,根据时代的需要、君臣士民的希望,作了全面的批判和总结,从而形成了他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顺应了春秋战国以后百家思想的“合流”趋向,是学术思潮演变的必然结果,也是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的产物。

归纳起来,董子的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天道至尊与天人合一,大一统与儒学独尊,君权神授与三纲五常,阳尊阴卑与任德教化,其中包含了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天人和谐、仁义诚信等具有现实意义、需要大力倡导的思想观念。另外,他吸取秦王朝“任刑而不尚德”的历史教训,提出的刑德并用、以德治为主的治国原则,以及“限民名(占)田”,“塞兼并之路”,“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等政治思想,在当时也具有积极意义。

董子的思想不仅满足了封建统治的政治需要,对汉代政治取向和政治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思想,影响中国历史达两千年。随着董仲舒对“大一统”的理论阐述,“统一”的政治理念逐渐渗透到了中国人的血液之中,进而转化为中华民族的社会心理。


人文历史经典传奇


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把儒家思想放在至尊地位,并且提出“大一统”的主张,倡导建立一个疆域、文化、制度等全方位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此后,“大一统”的思想深入人心,延续两千多年,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思想,所要强调的是“统一”的理念,涉及社会、文化、制度等方方面面。

“大一统”的内涵不断演化,从一个哲学概念,引申为王朝治理的合法性,再将外延逐步扩大社会治理的操作层面,包括社会、文化、思想等方方面面,强调整体性、统一性。

“大一统”所要表达的,是自下而上的形式,向最高的“一统”看齐。

对于董仲舒多是批判他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观点,扼杀了战国以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但是他的“大一统”及限制君权理论有积极意义。为了追求国家安定、社会发展,董仲舒从促使政治进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大一统理论。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其“大一统”理论来源于《春秋》。加强君权,提出“君权神授”.在汉代以前,所有的君王都从祖先那里继承君位,而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君临天下后就需要新的理论支撑,不受命于祖,董仲舒提出君王受命于天。据此,他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学说为人处世标准确定“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标准。这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这些学说在汉代史学观念更新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为中华民族的持续统一,国土相对稳定,文化传承有序,历史文明永存起到了积极作用。


可爱的小豫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思想大一统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由此正式出现。儒家的权威由此统治了思想家,并且产生了中国特有的经学以及经学传统。大一统的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的两个方面的统一,实际上都是以政治统一为目的,只有政治统一才能长治久安。

反过来政治统一也有利于思想的统一,在当时,政治是统一的,但是却并不稳固,董仲舒认为根源就在于思想不统一,所以统一思想就成了关键,思想统一是为政治统一服务的。 汉代立五经博士、明经取士,形成经学思潮,以及董仲舒被视为“儒者宗”,都证明了汉代对统一思想的重视以及董仲舒对统一思想的贡献。

所以说,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主要就是思想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