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號老洋人的土匪老大,曾在河南擁兵自重,為禍一方

外號“老洋人“的土匪老大,曾在河南擁兵自重,為禍一方

抗日戰爭時期,兵荒馬亂社會局勢並不穩定,那是國家歷代以來最困難的時期,不但內患不斷,還有許多的外患,尤其是西方列強眾多,對我國虎視眈眈,在清政府倒臺後,因各種原因衍生出的軍閥更多,尤其在河南一帶,因為此地是中原腹地,兵家必爭之地受到多方勢力爭奪,讓河南一帶混亂不堪,而且那幾年天災人禍不斷,讓當地飽受摧殘。

外號老洋人的土匪老大,曾在河南擁兵自重,為禍一方

當地百姓本身已經難以餬口,天災人禍代表糧食難以收穫,民以食為天沒了口糧,讓當地百姓被餓死了許多人,但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是人呢?人一生有著許多無奈,們辦法的老百姓從良民,變成了讓人不齒的土匪,雖然是受生活所迫,但卻讓人不堪回首!

外號老洋人的土匪老大,曾在河南擁兵自重,為禍一方

所以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裡,不但要小心防備軍閥們,免得遭受無妄之災,還有小心防備不知在哪裡竄出來的土匪,讓更多的老百姓遭受到傷害,不得不提的是當地最有名的土匪張慶,因為大部分軍閥都是自私自利的,出兵是要耗費錢糧與人力的,為了發展壯大好稱霸一方,非常愛惜羽毛就沒想過出兵剿匪,再說土匪都是一群窮光蛋,不值得出力。

也因此讓土匪有了生存的土壤,土匪們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壯大,張慶本身也是一名普通的農民,當了土匪後因為軍閥沒有出兵圍剿,慢慢也發展了幾個手下,也成了老大有了外號叫“老洋人”,因為當了土匪搶到物資和錢財,漸漸能吃飽穿暖,又有錢購置武器,就一發不可收拾,拼命招兵買馬,不知不覺就發展成三萬餘人的隊伍,“老洋人”也成了當時最厲害的土匪老大。

外號老洋人的土匪老大,曾在河南擁兵自重,為禍一方

張慶因為有了勢力,在自家一畝三分地能呼風喚雨,覺得自己很厲害,洋鬼子沒什麼可怕的,就把外號“老洋人”改成“老洋頭”,寓意壓洋鬼子一頭,並且不滿足於在河南一地,還帶著一幫土匪跑到相鄰的安徽,所到之處就像蝗蟲過境,就沒有做過好事,傷害了很多平民。

外號老洋人的土匪老大,曾在河南擁兵自重,為禍一方

此時張慶的實力已經成型,對軍閥們造成威脅,而且讓社會造成更大的動盪,因此決定出兵剿滅張慶,但張慶很會保命聽聞消息就躲起來,後來軍閥們在阜陽才抓到機會,對他的部隊進行了包圍,張慶認為不敵就下令撤退,因此讓屬下起了爭執,大半投靠了軍閥們,回到河南後又被屬下背叛,混亂中被人用槍打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