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急診科護士到社區幹部

<table> 從急診科護士到社區幹部

/<table>

劉偉偉

職務: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燈湖社區黨委委員、宣傳委員

戰“疫”感言:越是關鍵時刻,越要體現責任和擔當。平凡的人,可以做一些不平凡的事。

戰“疫”事蹟:自疫情防控開始後,劉偉偉充分發揮自身在醫學專業上的積累,帶領團隊投身社區防疫宣傳工作。她連夜懸掛防疫宣傳標語,挨家挨戶派發宣傳單張,自制的抗疫宣傳短片在社區家喻戶曉;組織黨員志願者入戶排查,協調社區醫療服務隊骨幹參與居家隔離人員檢測工作。正是基於此前劉偉偉在日常工作中堅持的創建“熟人社區”的社區治理思路,此次疫情期間,燈湖社區黨員衝鋒在前,樓長、街坊會等合力抗“疫”,湧現了一批鄰里互助、相互扶持的感人事蹟。

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燈湖社區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劉偉偉已與同事連續兩個多月奮戰在社區抗疫一線。從過去的急診科護士到如今的社區宣傳委員,對於曾奮鬥在“非典”一線的劉偉偉來說,今年只是換了戰“疫”陣地。

這段時間,劉偉偉帶領團隊走街串巷宣傳防疫要點,動員醫療志願服務隊上門為居家隔離住戶測體溫,自制短片擴大社區宣傳覆蓋面,高質量、高效率完成社區居委相關工作,盡己所能守好社區基層防線。

自制抗疫宣傳短片

如果沒有遇上疫情,劉偉偉原本計劃大年三十回湖南老家過年。“大年二十九就接到通知要返崗,當時人員緊張、任務緊急,經常前一晚接到任務,第二天上午就需完成約40人的走訪任務。”劉偉偉說。

劉偉偉所在的燈湖社區是南海中心城區人口相對密集的區域之一,廣佛線金融高新區、千燈湖兩個地鐵站穿城而過。由於距離廣州僅3個地鐵站,該片區吸引了大量的新市民落戶。這為燈湖社區開展防“疫”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為儘快提高居民的防範意識,在燈湖社區黨委的部署下,劉偉偉立即發動社區書法協會志願者,利用原本用於寫春聯的紅紙,趕製了多張宣傳標語,並帶隊連夜懸掛防疫宣傳標語;第二天一早,她又穿上印有“黨員志願者”的紅馬甲,挨家挨戶派發宣傳單張,拉著移動音響在小區內滾動播放防疫宣傳知識。

考慮到純文字較難吸引更多居民的關注,劉偉偉開始構思拍攝製作宣傳短片,擴大宣傳面。1月底,在她的主導下,燈湖社區僅用了不到一週時間,自行策劃的抗疫宣傳短片迅速完成了製作與投放。

在這部抗疫宣傳短片裡,既有工作人員為小區消毒的瞬間,也有黨員志願者為居民派發宣傳單張、為出入小區居民測量體溫的畫面。在宣傳片亮相的同時,燈湖社區製作的抗疫宣傳畫也在線上發佈。密集且新穎的宣傳方式,讓抗疫宣傳相關內容在短時間內家喻戶曉。

發揮“創熟”成果

社區一線,除了有紅馬甲穿梭的身影,越來越多的居民也動了起來:小區街坊會骨幹出錢出力,從國外緊急採購口罩等一批防疫物資;在小區樓長的配合下,社區抗疫宣傳要點被快速分發;街坊會主動響應,幫助居家隔離的鄰居購買生活用品……

“正是依靠多年來積累的街坊會骨幹、樓長等力量,並充分發揮日常工作中構建的由社區黨委引領,街坊會作為參與平臺,樓長隊伍作為聯絡支點的小區治理動員體系的積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居委會分擔相關工作的同時,也推動抗疫宣傳更快速地下沉至基層,全面動員居民以多種方式積極參與社區防控。”在劉偉偉看來,這就是創建“熟人社區”(下稱“創熟”)取得的成果。

在社區工作的3年,劉偉偉大部分時間都在推進創熟等工作。通過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引領作用,以“樓長制”為基礎,成立街坊志願互助會,建設居民公共參與平臺,構建起了“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的小區治理體系,有效動員群眾、組織群眾、聯繫群眾、服務群眾。

由於考慮到轄區內新市民數量較多,劉偉偉還組織黨員志願者入戶排查,協調社區醫療服務隊骨幹參與居家隔離人員檢測工作。“社區醫療服務隊成立於去年,在此次疫情期間發揮了很大作用。7位有醫學背景的骨幹深入一線,上門完成對居家隔離住戶的體溫測量等工作。”劉偉偉說。

社區居民的認可是劉偉偉工作的動力。如今,劉偉偉與社區幹部持續走進居民家中、深入商業樓宇,幫助轄區內企業有序復工、居民安全迴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心,繼續堅守在社區防控最前線。

南方日報記者 李欣

通訊員 杜建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