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41-48)

由国家文物局根据地方文物部门和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评选出,并印发有《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这64件国宝此后永久不准出国展览。

41.河姆渡出土陶灶

属新石器时代,1977年河姆渡遗址T243出土。夹砂灰陶,通长55厘米、通高25厘米。俯视呈鞋底形,火门上翘,椭圆形圈足。内壁横 安三个粗壮支丁,三丁分别置于两侧正好对称,一丁置于后壁。两侧外壁安有一双半环形与两侧支丁连成一体。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41-48)

42.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唐代陕西西安大秦寺遗物。西安碑林第二室里立着一通名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著名石碑,由唐建中二年(781年)僧景净撰,吕秀岩书并题额。这块石碑上说的是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一个从古波斯来的传教士叫阿罗本,历经跋涉进入中国,沿着于阗等西域古国、经河西走廊来到京师长安。他拜谒了唐天子太宗,要求在中国传播波斯教。此后唐太宗降旨准许他们传教,景教开始在长安等地传播起来,也有景教经典《尊经》翻成中文的记载。碑文还引用了大量儒道佛经典和中国史书中的典故来阐述景教教义,讲述人类的堕落、弥赛亚的降生、救世主的事迹等。碑文虽系波斯传教士撰写,但他的中文功底极其深厚。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41-48)

43.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唐代,1970年西安南郊唐代窑藏出土。此壶仿游牧民族的皮囊式水壶造型,通高18.5厘米、口径2.2厘米、足8.8×7.1厘 米。令人称奇的是在壶身中央,壶腹两侧面用模具冲压舞马图,突出于壶面的、金色的、奇异的马。这匹马身躯健硕,长鬃披颈,前肢蹦直,后肢弯曲下蹲,口中叼着一只酒杯,其上扬的马尾和颈部飘动的绶带显示出十足的动感。据考证,这是一匹正在舞蹈的马。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41-48)

44.兽首玛瑙杯

唐代,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又称镶金兽首玛瑙杯,通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这件国之重宝,象征着财富和权力,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同时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亚 某国进奉唐朝的国礼,意义非同一般,是在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中诞生的一件重要文物。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41-48)

45.景云铜钟

唐代,陕西省西安景云观遗物。陕西省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座雕铸着飞天、龙、狮、独角兽、蔓草和云朵的大铜钟——极为珍贵的唐“景云钟”。它是唐景 云二年(公元711年)铸造的,高247厘米,口径165厘米,距今已有1300年,但敲起来,声音仍清脆宏亮,音韵优雅浑厚,听了使人心旷神怡。现在人

们在除夕之夜听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新年钟声”,就是景云钟的录音。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41-48)

46.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唐代,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出土。锡杖由唐懿宗供养,长196厘米,重2.39公斤,用金2两,银58两。杖身4轮套12个 环,中饰柿蒂状忍冬花结座,上托流云仰莲,5钴杵及智慧珠。锡杖尊体由复莲八瓣组成,锡杖下端有三栏团花纹饰,栏之间以珠纹为界,极为精细,杖身中空,通 体衬以缠枝蔓草,上面錾刻圆觉十二僧,手持法铃立于莲花台之上,个个憨憨可掬,神情动人,锡杖下端缀饰蔓草、云气和团花。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41-48)

杖首用银丝盘曲成双桃形两轮,轮顶有仰莲流云束腰座,上托智慧珠一枚。其中四个大环象征四谛:苦、集、灭、道;十二小环则代表十二部经。杖头为双轮四股十二 环,四股以银条盘曲而成,每股套装雕花金环3枚,股侧铭刻:“文思院准咸通十四年三月二十三日敕令造迎真身银金花十二环锡杖一枚,并金共重六十两,内金重 二两,五十八两银,打造匠臣安淑郧,判官赐紫金鱼袋臣王全护,副使小供奉官臣虔诣,使左监门卫将军弘悫”。这枚锡杖是佛教世界的权威,为佛门法器中的至 宝,属佛祖释迦牟尼,是世界锡杖之王。《锡杖经》云,佛告诸比丘:“持此杖即持佛身,万行尽在其中”。1987年4月,封闭一千多年的法门寺地宫神秘之门 被打开,此锡杖随着被发现。现藏法门寺博物馆。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41-48)

47.八重宝函

唐代,1987年四月初八佛诞日法门寺地宫出土。八重宝函的最外一重,是一个三十厘米立方的银棱盝顶檀香木宝函,由于是檀香木所造,难抵年月侵 蚀,发现时已朽腐残破,仅余下的盒壁四周,有释迦牟尼说法图、阿弥陀佛净土图及礼佛图等描金加彩浮雕。第七重宝函以银铸成,四壁以平雕刀法刻有“护世四大 天王”像,顶面有行龙两条,为流云所围。四天王形象栩栩如生,持弓执箭,各有神将、夜叉多人侍立,极其威严,使人肃然而敬。凝目而视,彷佛诱人追随函壁的 画像驰骋三界,遨游九重天。第六重宝函为素面盝顶银宝函,是八个宝函中最特别的一个,宝函通体素净,不加丝毫雕刻绘描而浑然生辉,出土时有绛黄色绫带封 系。第五重名为鎏金如来说法盝顶银宝函,第四重宝函则为六臂观音盝顶纯金宝函,外型均与第七重宝函相近。外壁凿有如来及观音画像,或饰以双凤飞翔,配以蔓 草纹,或刻上金刚沙弥合什礼佛的图景,造型逼真而细腻。两个宝函的场景丰富生动,人物众多,工艺精湛。第三重宝函为金筐宝钿珍珠装纯金宝函,第二重宝函是 金筐宝钿珍珠装武夫石宝函。两函外形近似,通体以珍珠、宝石嵌饰,并雕上花瓣图案,极其华丽精美。不同之处,是前者以金铸成,后者则以武夫石磨制而成。

第一重宝函即佛指舍利所藏立之所——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塔顶为宝珠型,四面檐角翘起,阁额及檐下均饰菱纹。塔四面开门,门周布鱼子纹,门下部有象征性飞 梯至塔座,小巧玲珑,金碧辉煌。塔座中立一小银柱,用以套置佛指舍利。八重宝函精雕细琢,美不胜收,但它的价值,不仅在平雕刀法、宝钿珍珠装及盝顶这些古 代工艺,还在于刻凿在四周壁面上的文殊、如来造型,正是佛教密宗内蕴的深刻表现,是密宗文化艺术史的一幅剪影。现藏法门寺博物馆。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41-48)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41-48)

48.铜浮屠

唐代,1987年陕西宝鸡法门寺地宫出土。

塔内盛放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一枚,第四枚佛指舍利就在鎏金伽陵频迦鸟纹银棺的棺盖内。现藏法门寺博物馆。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41-48)

64件中国永久禁止出国展览的国宝(41-48)

“大师兄师父的禅杖被妖精抢走了”,沙悟净。

“坏了,今天遇到个识货的妖精”,孙悟空。




传送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