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同化的过程中我们从游牧民族那里得到了什么?

贾彩歌a1-jia


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命题。在中华这片土地上,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战争与和平的故事充斥史料!从西周开始算起到今天,起码超过三千年了。北方游牧文明始终在仰慕中学习中原的农耕文明。南方在他们眼里是富饶肥硕之地,经常性地来抢粮抢人抢钱。中原王朝要实现繁荣稳定长久,就必须要解决好北方的问题。于是修筑长城,屯兵塞外,垦荒戍边就有了。大丈夫建功立业、醉卧沙场、万里封侯和马革裹尸,这是武者军士最高的梦想!

有些跑题了,言归正传。

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突较量和平交往过程中,首先造就我们现在的多民族统一且幅员辽阔的国家轮廓。其次就是文化思想制度体系饮食风俗上的融合。游牧民族要入主中原并且要达到长治久安就必须汉化即采纳农耕文明的文字文化思想制度,比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宋辽金时期的汉化学习和元蒙忽必烈的汉化尝试等。

当然这样的民族融合是充满杀戮血泪的,尤其对于生活在南方的中原王朝的人而言。北方人的豪爽性格里就有游牧文明影响的因素。现在不是有这样的戏言么:好男人都上交给国家了。北方及西北方很多时候都是征战地,多少热血男儿埋骨沙场!又有多少征夫能平安归来!

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逼迫着农耕文明不断革新锐意进取自强不息,才造就了秦汉、隋唐和宋明这样的繁荣昌明!一旦中原王朝不思进取腐化堕落民不聊生,北方游牧文明就可能入主中原,这时中原民众就不得不流离失所到处逃难!

北方游牧文明与丝绸之路与茶马互市的关系紧密关联。不论丝绸之路还是茶马互市都离不开游牧文明。中原王朝要强盛,就必先打通丝绸之路并保持商贸物流的畅通。于是西北往往是兵家必争之地。


云水合一天


在我国历史上,有过数次民族大融合。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一、服饰的变化。

汉族,传统服饰是宽袍大袖,吸取了少数民族的衣服风格,袖子,设计比较狭窄,有利于劳作。

二、视野的变化。

比如说通过丝绸之路,带来了个民族不同的风俗,开拓了视野,丰富了汉民族文化。


语凝ly


其实在民族大融合以后,很难历数的清何种文化是融合的产物,哪种保持了游牧文化的风格等等。

最浅显的说,胡服骑射直接源于游牧民族。还有更多表现在音乐、绘画、文学中的游牧基因不胜枚举。

最重要的是,在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华夏民族具备了苍茫辽阔豁达的胸怀!


松叶主理


大量的牛羊肉奶制品羊毛马,民族文化的融合 ,很多手工艺制品。


云站X


与自然和谐相处,敬畏生命。


卡卡yong


1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2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3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4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