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應克:種桑養蠶,織就脫貧致富“小康夢”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莫電任

“我放肥料,你除草,桑樹還嫩,要慢點弄,莫要傷到它們……”3月17日上午,在河池市宜州區德勝鎮上坪村大安屯一片桑葉地裡,蘭應剋夫婦倆正忙著護理桑樹,妻子李運英不時提醒蘭應克要注意腳下。隨著天氣回暖,又到了養蠶的季節,夫妻倆在綠意盎然桑田裡幹起農活來,甭提有多帶勁了。

現年51歲的蘭應克瘦高精幹,樸素健談。當知曉筆者的來意後,他開始顯得有些侷促,繼而侃侃而談。言語中,這位倔強勤懇的中年漢子對創業之艱辛與幸福、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磚廠打工難為繼

1992年,蘭應克在宜山職業高中畢業後,不甘心賦閒在家,便跑到當地的一個制磚廠去打工。在磚廠裡,他算是個“文化人”,做的是會計工作,屬於“白領”一族,但是工薪依然很低。

“辛辛苦苦幹一個月下來,工資也才一百多塊元,不過在那個年代,也算不少了。”除了日常開支,年輕的蘭應克挺節儉,工作暇餘和朋友們到染織廠等地玩耍,一來二去,認識了羅城籍姑娘李運英,兩人一見鍾情,交往到1996年3月,兩人領了結婚證,組成了家庭。

有了大兒女後,李運英回到了大安屯務農,蘭應克則輾轉在宜州城區和北牙鄉的磚廠繼續打工養家餬口,這樣困窘的境地一直延續到2005年。

“我家四兄妹,我是老二,父母要供我們讀書,家庭經濟狀況也好不到哪去,我成家後,一下壓力就增大了,光靠打零工那些微薄收入根本就養不了家,特別是2005年小兒女出生後,老婆身體又不好,家裡生活就更加困難了,我決定不再在外打工了”。蘭應克抱著“求人不如求己,打工不如創業”的想法返回大安屯,決心用辛勤的雙手在田地裡創造出美好生活。

“人蠶共室”渡難關

2005年,宜州桑蠶業方興未艾。當時蘭應克種著三四畝田地,只能勉強解決溫飽,他尋思:何不試著養蠶創收?

說事容易做事難。蘭應克一家六口人擠在僅有100平方米的房子裡,除了四個房間,只剩下30多平方米的大廳可以利用。

“剛開始種桑四畝,每批蠶差不多養有一張,喂到三齡蠶後,全部晾在大廳裡,人走過都沒法插腳,兩女兒也沒地方玩耍,吃飯都得搬到外面去吃”。在這樣的困境下,妻子每個月的醫藥開銷還得需要二三百塊錢,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勤勞肯鑽的蘭應克一邊種桑養蠶,一邊利用農閒在村上幫人家做泥水工,賺些小錢補貼家用。

到了2010年,有了一定養蠶基礎的蘭應克租用了村小學的兩間瓦房來養蠶,還建起了百餘平方米的蠶房,自此以後,一家人才擺脫了“人蠶共室”的困境。天道酬勤,蘭應克家裡養的蠶成活率都很高,每年養蠶收入加上他打零工雜活掙的錢,一家的溫飽雖說基本上得到了解決,但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的。

桑蠶織就致富夢

還在城區打工的時候,蘭應克就深深體會到“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他拼命賺錢養家,給妻子治病的同時,一刻也不敢放鬆怠慢對女兒的供學。

從2010年起,蘭應克的兩個女兒先後去宜州讀書。2016年大女兒考上了雲南財經大學,2019年小女兒也考上了甘肅西北民族大學,每年的學費生活費得保證足夠供給,加上妻子有病在身,經常看醫買藥,家庭經濟顯得捉襟見肘。

“我是在2015年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感覺到沒有臉面啊,我也想盡快發家致富摘掉這頂帽子”。面對“貧困”二字,要強的蘭應克心裡感覺不是個滋味,下定決心在種桑養蠶方面好好幹,打一個翻身仗。

宜州區農業農村局幹部黃情送是上坪村駐村隊員,她經常到蘭應克家開展走訪幫扶。她介紹說,幫扶幹部、村委幹部在走訪調研時發現,蘭應克一家存在產業無帶動、生活保障困難等難題,於是通過提供桑蠶技術指導和資金扶持等方式,鼓勵蘭應克自身發展,增強脫貧產業後勁。

桑園不夠大,就開荒;田地不夠種,就租種;蠶房不夠寬,就建新……幾年下來,蘭應克想方設法擴大種桑養蠶規模,在德勝鎮政府及有關幫扶單位的扶持下,他在住房的上面用鋼棚搭建了100多平方米的蠶房,完善了省力化養蠶器械的配置,桑園從當初的4畝擴大到10多畝,每批能養兩三張蠶,收入從當初每年的三四千元提高到四五萬元,增加了10多倍。

“現在我父母都75歲高齡了,身體硬朗;兩個女兒都在讀大學,妻子身體狀況比也以前明顯好轉,房子也起了兩層半,也脫貧了,一家人的生活覺得還蠻幸福的”。聊著聊著,蘭應克有些激動地說,過去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傳統農業,生活拮据貧困,在政府引導和幫扶幹部的扶持下,種桑養蠶搞經濟,收入翻了幾番,多虧了國家帶來的利好政策,讓自己擺脫了貧困,圓了致富夢。

躊躇滿志奔小康

大安屯有80多戶人家,養蠶戶70多戶,蘭應克種桑養蠶算是比較早的,他長期實踐積累了一些過硬的技術,讓其他蠶農很是佩服。

“養蠶的消毒、喂蠶、密度等等這些技術是很講究的,我們看到蘭應克養蠶養得好,經常到他家求教,他都一一教會我們。”鄰居何美說,蘭應克養蠶很有一套,存活率高,大夥在購買桑苗、蠶種、農藥等方面臨時出現資金短缺時,他也熱心幫忙解決。

2017年,經過認定,蘭應克一家如願順利摘掉了貧困帽子。而今,他家住房也進行了裝修,家用家電等一應俱全,還買了兩部摩托車,家庭經濟收入穩定發展,加上一對有出息又孝順的寶貝女兒,三代同堂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現在脫貧了,我很高興,往後還要繼續發展養蠶業,供女兒們讀完大學,她們工作了,我也能夠輕鬆一點了……我想,光自己脫貧致富不算好,大家都致富了才是小康社會,有生之年我還能夠做很多的事情,比如村裡面的建設啊,公益事業啊,我要和大夥一起奮鬥,一起把它搞好起來,一起奔小康……”談到未來家庭生活和村屯建設的美好前景,蘭應克信心滿滿,無限嚮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