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全中國開啟了一個教育實驗

疫情給學校開學按下一個暫停鍵,我們的整個教育,也變成了一個大實驗場,所有的老師孩子家長,不管有沒有準備好,都投入到這個實驗裡。

這個實驗就是——全民網課。

電影《流浪地球》開篇說: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我也開個腦洞,寫一篇小小說: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變革,這不過是一次傳染病,一次全國學校停課,我們開始在家上學,老師開始上線直播。直到2050年網課和每個人息息相關。2050年的學生,語數外史地生理化都是網課,做實驗用VR眼鏡,體育課用跑道模擬器。

每個月,學生只需要集中到校一天,這一天,用來面對面社交,防止學生患上一種叫做網絡孤獨症的心理疾病。

2050年,申請學校和找工作,大家都看兩個分數——網商和BMI

網商:指網絡學習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BMI(身體質量指數)和體脂率:可以篩掉那些在家沒有堅持鍛鍊、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學生。

因為疫情,全中國開啟了一個教育實驗

未來教育會是這樣嗎?也許。

受到技術、人力和社會等因素所限,在孩子這一代、甚至下一代,全民網課或許也不可能實現。但是,現在已經有了未來的雛形,並且已經有很多孩子受益。

比如成都七中的網絡直播課。

成都七中有多牛?

2020高考還沒開始,成都七中13名學生就獲得了保送清北的資格(入選奧林匹克國家集訓隊),位列全國中學第一名。

海淀黃莊的人大附中,有這樣一個段子,老師對學生說,你要是不好好讀書,就只能上隔壁大學了—— 人大附中隔壁是人民大學

而在天府之國的成都七中,也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老師對學生說:你要是不好好讀書,就只能去對面大學了—— 成都七中對面是四川大學

和成都七中形成鮮明反差的,是遠在1000公里外的祿勸一中,位於國家貧困縣,年年零一本。

祿勸一中有個中考鎮狀元、數學課代表,拿了成都七中的考卷來做,除了語文,門門不及格。

這兩個八竿子也打不著的中學,卻因為一塊屏幕連接起來——通過直播,祿勸在內的248所貧困地區學校,與成都七中同步上課

因為疫情,全中國開啟了一個教育實驗

學校和家庭起跑線的差距,孩子十幾年累計的見識能力習慣的落差,靠一根網線、一塊屏幕就能連接?就能縮小?

是的!雖然不能完全抹平差異,16年來,7.2萬名貧困學生,跟隨成都七中走完了高中三年,其中88人考上清北,大多數成功考取本科。

在祿勸一中,一位高二學生,在接受中青報採訪時說:今年又有人考上了清華。這說明我們真的不差,有底氣了,有希望了,真的好開心。

這就是網課的力量

即使教育起點再不一樣,孩子向上的心卻是一樣的

除了中國的成都七中,放眼全球,還有慕課(MOOC,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數以百萬計的人不管身在何處,都可以當斯坦福和哈佛的網課學生;可汗學院,全世界最想學習的人,通過百科全書式的、全免費的智能跟蹤網上平臺,向全世界最牛的老師學習。

因為疫情,全中國開啟了一個教育實驗

這些學校,給我們展示了未來教育的樣子:

1.資源海量共享

2.費用越來越低

3.主動學習取代被動聽課

對於資源匱乏,起跑線落後的孩子,那種感覺就像:

“往井下打了光,丟下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