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2019年財報出爐:傳統業務遇冷,5G能否成“春風”

3月24日,隨著中國電信2019年財報公佈,三大運營商財報全部公佈。從財報來看,運營商面臨著移動用戶總數縮減、傳統的語音短信業務繼續走低、5G建網投資等多方面壓力。

三大运营商2019年财报出炉:传统业务遇冷,5G能否成“春风”

具體數據來看,三大運營商經營業績同比表現一般。其中中國移動經營收入為人民幣7,459 億元,同比增長1.2%,在三大運營商中唯一保持增長;中國電信經營收入為人民幣3,757.34億元,同比下降0.4%;中國聯通收入為2,905.1億元,同比下降0.1%。

在淨利潤方面,中國移動淨利潤為1066.41億元,同比降低9.5%,為三大運營商中下跌幅度最高;中國電信淨利潤為205.17億元,比去年下降3.3%;中國聯通淨利潤達到113億元,同比增長11.1%,成為三大運營商中利潤唯一保持增長的運營商。

在此壓力之下,三大運營商新的業務增長點在哪裡?重點投資的5G業務能否在今年給運營商帶來春風?這是運營商以及投資者們均關心的問題。

傳統業務承壓前行

三大運營商傳統業務在過去的一年並未有明顯改善,在即時通訊APP及提速降費政策的影響下,運營商流量、語音、短信等業務收入全面下降。

三大运营商2019年财报出炉:传统业务遇冷,5G能否成“春风”

可以看出,三大運營商都面臨用戶上網流量增長迅速,但流量收入增長幅度較少,所出現流量數據量增長和收入增長剪刀差擴大的局面。

三大运营商2019年财报出炉:传统业务遇冷,5G能否成“春风”

再看語音業務,三大運營商語音業務依然在下降。其中中國移動同比下降18%;中國電信同比下降11.1%;中國聯通同比下降14.3%。

第一,有線寬帶業務ARPU走低

三大运营商2019年财报出炉:传统业务遇冷,5G能否成“春风”

在有線寬帶業務這個支柱業務方面,中國移動寬帶用戶數為1.87億戶,比中國電信有線寬帶用戶為1.53億戶(上市公司部分),多出340萬戶。雖然中國移動寬帶用戶數超越中國電信,成為第一大運營商,但從有線寬帶收入來看,卻只超出4.22億元。中國移動在有線寬帶業務上如何提質增收,將成為接下來繼續解決的難題。

從有線寬帶用戶綜合ARPU可以明顯看到問題說在。中國移動有線寬帶用戶綜合ARPU與其他兩家運營商相差10元,可見中國移動通過較大的營銷力度,實現寬帶用戶數的快速增長。

2019年,在提速降費以及中國移動低價套餐衝擊下,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有線寬帶綜合ARPU有所下降,但也高出中國移動7元左右。

三大運營商在5G時代,或許應該將精力從價格戰轉移到智慧家庭場景探索上,努力提升用戶綜合ARPU才是破解寬帶業務運營收入下跌的關鍵。

第二,移動用戶增幅放緩

三大运营商2019年财报出炉:传统业务遇冷,5G能否成“春风”

如果看2017年至2019年移動用戶同比增長率,也許我們能清晰的感受到運營商移動用戶增幅放緩的局面。

三大运营商2019年财报出炉:传统业务遇冷,5G能否成“春风”

其中4G用戶增幅放緩更明顯。

三大运营商2019年财报出炉:传统业务遇冷,5G能否成“春风”

我們看看2017年至2019年三大運營商4G用戶同比增長率。

三大运营商2019年财报出炉:传统业务遇冷,5G能否成“春风”

對於三大運營商移動用戶增長放緩現狀,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認為,流失或是源自“雙卡用戶”,受疫情影響部分用戶或會於短時間內放棄其中一張電話卡,故令客戶量有所減少。

從4G滲透率來看,截至2019年底,中國移動4G用戶滲透率為79.79%;中國電信4G用戶滲透率為83.88%;中國聯通4G用戶滲透率為79.87%。

中國電信4G滲透率最高,向5G轉換潛在用戶率最高。但是如果考慮4G用戶數量,中國移動依然擁有5G用戶轉移最大資源池。

目前5G用戶數量足以說明這一點,截至2020年2月,運營商之間的差距已經拉開,其中中國移動5G用戶遙遙領先,5G用戶數量為1539.9萬。

5G網絡建設加速

5G網絡成為三大運營商2019年建設的重點,從財報來看,運營商5G網絡建設都取得不錯成績。

2019年中國移動共建設開通5G基站超過5萬個,在50個城市推出了5G商用服務,5G套餐客戶增至255萬戶。

2020年中國移動5G相關投資為1000億元。其中移動通信網上投入883億元,傳輸網上投入519億元,在業務支撐網上投入275億元。

截至 2019年底,中國電信投資人民幣93億元,建成5G基站4萬站,並共享中國聯通5G基站超過2萬站,在用5G基站總規模超過6萬站,已覆蓋超過50個商用城市的重點區域。

在5G建設方面,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已累計開通共享5G基站5萬個,共同節省投資成本約人民幣100億元。目前,中國聯通5G基站數為6萬個。

在5G建設規劃方面,中國聯通還將與中國電信在4G室分、機房、光纖、管線等領域的全方位共建共享,進一步提升網絡競爭力和公司價值。

對於目前5G用戶ARPU較低的問題,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表示:“隨著年輕人市場進一步拓展,相信以後ARPU會有所提升,而隨著網絡完善、終端普及後客戶應用增加,通過聚焦5G產品研發及培養客戶消費等來提升ARPU。”

新業務探索加速

中國移動通過加大雲改力度,優化雲資源佈局,全年移動雲收入同比增長59.3%;通過DT與ICT業務融合,DICT收入達到261億元,同比增長48.3%;國際業務收入為95億元,同比增長31.4%。

中國移動通過融通強化線上線下、2B/2C協同發展,傳統實體渠道酬金佔比下降11個百分點,全網線上渠道業務辦理佔58.8%,政企高價值客戶達到2,356萬戶。

對此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雖然2019年中國移動在4G流量紅利消散、“提速降費”政策持續推進的背景下,營收和盈利表現受到較大的影響,但在如今5G即將大規模鋪開的背景下,政企等業務的增長潛力越發受到行業看好,未來或將會成為運營企業爭奪的焦點。

中國移動還推動5G + Eco生態共建、5G聯創中心,產業數字化聯盟聚合超1900家合作伙伴,成立中國移動5G終端先行者聯盟,引導廠商推出32件5G終端,推動2.6GHz產業鏈與3.5GHz產業鏈成熟度基本持平。

中國電信廣泛探索5G對於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賦能,發揮5G超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特性,融合邊緣計算、工業PON等新興技術,創新綜合信息服務解決方案。

中國電信雲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71億元,收入同比增長57.9%,已躍升為DICT領域的第一增長動力;物聯網連接數達到 1.57 億,收入同比增長 21.7%。DICT 業務正逐步成長為中國電信新的增長極引擎。

在5G應用探索方面,中國聯通以5G為引領,聯合重點行業頭部客戶積極打造典型5G應用場景,加快孵化5G行業創新應用。

中國聯通新業務表現搶眼,其中產業互聯網收入同比增長43%,達到人民幣329億元,佔整體服務收入比例達到12.4%,成為收入重要驅動力。其中,雲計算收入達到23.6億元,同比增長147%;大數據方面,建成優政、興業、惠民的1+2+3+4+N產品服務體系,收入達到12.3億元,同比增長103%;物聯網連接數接近1.9億,收入達到30.4億元,同比增長46%;IT服務方面,收入達到人民幣100億元,同比增長78%。

可見三大運營商一起將目光投向新業務的增長,5G與雲等技術,將幫助運營商實現2B市場的新突破。當然,5G業務營收規模在今年並非是會成為運營商收入主體,在未來幾年必然會成為主角,運營商需要加速佈局。

三大运营商2019年财报出炉:传统业务遇冷,5G能否成“春风”

黃海峰:

資深科技媒體人,關注通信、終端、互聯網、IT的融合發展。

內容聚焦現場、乾貨、觀察、爆料。格物致知。

本賬號覆蓋頭條、百家、搜狐、鳳凰、新浪、知乎、網易、騰訊快報、一點資訊、新浪微博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