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唐朝前半期的宗室權爭如此頻繁?

1。傳統因素,在唐朝統一之前天下動亂了好多年,各種亂世紛爭。也就是充滿了各種爾虞我詐,各種機會,各種野心家。大家對於君主的忠心沒有太大的概念,覺得天下之大能者居之,更何況南北朝的北朝本質上就是遊牧民族統治的,他們對君主更是沒有概念。所以因為傳統原因自然會導致紛爭不斷。

為何唐朝前半期的宗室權爭如此頻繁?


2。體制問題。剛剛結束一段紛爭的歷史,很多新的制度剛剛實施,新老體制的交替自然會觸及老階層的利益,一個能夠滲透到各級貴族、官員之中的政治行為模式還沒有很好的建構,軍權、地方權力的分配和制衡遠沒有達到後來的那般成熟;

為何唐朝前半期的宗室權爭如此頻繁?


3。回到唐朝本身,高祖建國其實走的是上陣父子兵的合夥人制度,除高祖這個盟主外,太穆皇后其餘諸子均出力頗多,都自然的認為自己應該享有繼承權和名分。換句話說這些人覺得自己應該享受父輩戰功留下來的福利。他們自然會做出一些的反抗的舉動。

為何唐朝前半期的宗室權爭如此頻繁?


4。唐朝承襲了隋,其實也承襲了北周關隴世族攜手治世的權力格局,在權力沒有絕對集中的情況下,也讓名份上的繼承者都有了敢冒風險的資源。畢竟誰都想做皇帝吧,天下之大為我獨尊的野心自然讓人大把大把的英勇的去爭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