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我去醫院做產檢,醫護戴口罩的不如華人超市裡多

文 | 青婷

位於美國東北部的馬薩諸塞州,以高校雲集著稱。在該州第一大城市波士頓的都會區,有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伯克利音樂學院等上百所大學。現如今,正在全美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在考驗著這處大學人才的搖籃。

截至3月23日,馬薩諸塞州確診新冠感染病例777例,死亡9例。按照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4日15時(北京時間25日3時),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有50206例,死亡606例。

已在美國生活十年的北京人青婷,在波士頓從事管理諮詢類工作。從2月初至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暴發,她見證了身邊的美國人從漠視到囤貨的全過程;而身為一位懷胎32周的準媽媽,除了在孕期食物的挑選上不得不用心,她也要與醫院保持接觸。疫情中,她最操心和擔心的是什麼?以下是她的自述,經過編輯整理:

我住在馬薩諸塞州,這裡第一大城市波士頓確診的第一個病例是一箇中國留學生,所以最開始對疫情比較關注的也是這裡的華人社區。但大家那時候的關注點還是中國國內的疫情,加上春節後很多回家過年的人要回美國,大家也都有要多注意防護的心理準備,有些華人開始增加購物,但我家那時還沒想到要囤貨。

馬薩諸塞州疫情的暴發,與一家叫做渤健(Biogen)的生物科技公司2月底在波士頓長碼頭萬豪酒店舉行的一次175人會議直接相關。目前這家公司大概有70人確診。直到這時候,身邊有些美國人才開始關注疫情。

我住在波士頓北邊,介於郊區與市區之間,這裡的人住獨門獨院或聯排別墅為主,平時出門也是開車多,在路上走的基本就是遛狗和運動的人。單從街面上的情況,是看不出疫情前後有什麼變化的。

3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參議院議員們開會討論如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之後發表電視講話。從這天開始,我發現超市的人開始多起來,最先被搶光的是廁紙,而消毒溼紙巾、免洗洗手液和酒精,到2月底也很缺貨了。

很多人不理解美國人為什麼搶廁紙,我個人感覺可能是他們很少用抹布這種東西,廁紙和廚房用紙可以擦一切,所以用得非常快。當然更有可能是心理作用,總要屯點東西才安心,尤其是當你一進超市就發現別人結賬的車裡都有衛生紙的時候。

3月11日,我去連鎖倉儲超市Costco掃貨,雞肉櫃檯全部清空,嬰兒溼紙巾尿布缺貨嚴重,瓶裝水也是大家搶購的重點。

雞肉售罄應該是因為雞肉最便宜,家裡有小孩的都囤了不少嬰兒用品,但我不理解為什麼要搶瓶裝水,可能美國人不喝燒開的水吧。結賬時排起了長隊,我跟工作人員聊了幾句,問他們是不是特別忙,她說早上還沒開門時就有上百人在外面等了。

「口述」我去医院做产检,医护戴口罩的不如华人超市里多

超市缺貨的情況也是分店的。上週我再去採購時發現,連鎖百貨Target裡牛奶已經沒了,只有杏仁奶。美國東北部地區的連鎖超市Stop & Shop,肉類基本沒有,雞蛋也缺貨,牛奶很少。但我們本地超市Market Basket貨很全,各種食品都能買到。

比較麻煩的就是我現在妊娠糖尿病,所以能吃的東西比較挑剔,而且不能用米麵湊數。嬰兒用品方面,溼紙巾基本沒有,除了少量特別貴的那種環保品牌。紙尿褲也缺貨嚴重,不過不挑牌子和價格還是可以買到。水奶定了一直沒發貨,奶瓶UV消毒機,趁勢漲價也不發貨。我預產期5月初,之前囤了一些紙內褲和奶粉,所以不太慌。反正只要有吃的,其它都是有辦法解決的,無非大人麻煩一點。

網購的話,亞馬遜原本有那種兩小時送達的服務,但現在已經沒有預約窗口了,根本沒辦法下單,我想他們應該是沒有那麼多能送貨的工作人員,所以也就沒在網上訂了。在一個華人生鮮送貨app上成功下單的大米,後來也被郵件通知取消了。

應該說,上上週所有超市都經歷了一波搶購,購物感受是,並不確定以後還能買到什麼,所以3月11日、12日那兩天,我買了很多方便麵。但這周再去超市,發現之前空了的貨櫃有了不同程度的補貨,才開始對吃喝不愁有了一點信心。

在3月13日特朗普宣佈美國進入“緊急狀態”後,馬薩諸塞州本地人仍然沒什麼人戴口罩,超市裡也看不到工作人員戴口罩或者手套,只有華人超市的工作人員戴了手套。

我現在懷孕32周,3月初去華人開的超市,感覺裡面戴口罩和手套的人比我做產檢的醫院的醫生護士還多。我產檢的醫院,可以理解為社區醫院,不做外科手術,但有婦產科、內科、心理科,也有檢驗室可以驗血驗尿照X光片等。

在2月初,美國控制有在華經歷的非美國人入境的時候,醫院門口有個提示牌,上面寫著如果你是過去14天從中國來的,請告知;到了3月中旬改成了去過疫區的請告知。而從上週開始,已經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在醫院門口把守,詢問要進門的人有沒有國外旅行史、有沒有發熱症狀、是否已經預約等信息,再根據這些信息處置。

以前醫院的大廳裡隨處可見免洗洗手液和一筐口罩,隨便拿,口罩從3月初就沒有了,當然如果你不舒服,去前臺和護士說,他們還是會給你口罩的。

我也問過我的婦產科醫師,為什麼不戴口罩,她的說法是口罩等防護物資還是比較匱乏的,應該留給前線的醫護人員,所以他們儘量不戴。當然如果他們接待的病人本身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的話,他們還是會戴的,而且接待完這個病人就會把口罩扔掉,不會戴著這個口罩再接診後面的病人。

前幾天,我媽媽從中國給我寄了一些N95口罩,我現在也是比較猶豫,要不要戴著N95去醫院。因為這些醫生護士都沒有口罩,我戴著去醫院,不知道他們會怎麼想,因為現在社會上已經有一種說法,說口罩都被華人搶光了,當然我並不認可這種說法,這種說法也沒證據。

目前,我的產檢還沒停,但我同時還要去另一家醫院檢查妊娠糖尿病,那是個類似國內三甲的醫院。負責我的醫生已經給我打電話,通知我不要去了,他會在電話裡詢問我的情況。

今天我也收到了保險公司的郵件,說在此期間產生的遠程問診費用,保險公司將免去copay(分攤費)、coinsurance(共同保險)和deductable(可抵扣)的費用,copay類似國內的掛號費,coinsurance和deductable可以理解為根據不同保單減免全部或者部分費用,這些政策也鼓勵大家不要去醫院看病了。

我有個朋友懷孕28周,她是在麻省總醫院做產檢,那是全美最好的醫院之一,這種大醫院也是疫情的中心吧,她已經被通知未來六週產檢都不要去了,不過她到時要做糖篩,還是要去一次。而我目前32周,還是要每週去產檢,看胎位。要不要去醫院,醫生還是根據每個人的情況來決定,目前看對我們還沒有太大影響。

我身邊的中國朋友都是上班族,回國的不多。有個同學的表妹在美國上高中,因為學校把宿舍關了,也只能回國。她15歲,路上要轉機兩個地方,加州的洛杉磯和韓國仁川,等於要在機場睡兩個晚上。她走的時候,我們給她準備了那種充飢的能量棒、護目鏡、10個醫用口罩、10個N95、15個手套,防護服買不到,就給她買了工程雨衣,也沒讓她拿行李,就背個包,方便移動。

總體來說,美國政府對疫情的暴發還是重視的,打開電視,你能看到各州州長都在輪流開發佈會介紹本州的情況和回答媒體問題,不過他們的一些政策並不是強制性的,無法像中國那樣嚴格執行,民眾也沒有中國民眾那麼重視。

各州的政策也不一樣,不過大方向都是仍不建議戴口罩,但要求大家儘量待在家中,以及如果必須外出的話(比如買菜、遛狗、運動),就一定要保持6英尺(1.83米)的距離。

最近我發現美國媒體的報道不再強調這個病毒對老年人的感染率和致死率更高,這樣至少可以讓年輕人更重視起來,而不是覺得自己年輕就可以完全不在乎。

現在我比較擔心的是,各州之間的交通並沒有採取什麼防控措施,如果有人攜帶了病毒,跨州移動的話,會不會傳染更多人?在切斷可能的傳染源這方面,各州是可以做得更多、更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