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蘆筍種植方法與管理方法是什麼?

農獼小王


蘆筍吃起來清脆可口,受到了大眾的歡迎,市場行情也一路看漲。它的品種很多,有的農民開始種植蘆筍,掌握了一定的種植技術,管理得當,畝產量可以達到800公斤左右,給農民創造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一、蘆筍育苗

① 育苗地塊的選擇:蘆筍育苗主要有基質育苗和平畦育苗兩種方式,要選擇方便排水,地勢平整的地塊作為苗床。種植戶一般都是選擇平畦育苗。首先要將地塊深耕,讓太陽曬幾天,保持土壤的透氣性,如果之前種的是大蒜或大蔥類作物,就不適合作為蘆筍的苗床。

② 種子消毒:播種之前,先要挑選出比較飽滿的蘆筍種子,放在強光下曬2~3天,再把種子放在70度的溫水中浸泡20分鐘後再拿出晾乾待用。

③ 種子催芽:把種子放在30度的溫水中浸泡兩天,讓其吸水膨脹,再用合適濃度的多菌靈浸泡10個小時,浸泡完成後過一下水,放到容器中蓋上一層布,放在26~28度的環境中進行催芽,當種子露白以後,就可以進行播種。

④ 播種:平畦育苗播種,先將做的畦澆透水,再按行距為10釐米的距離挖好溝,將催好芽的種子放在溝的中間,均勻蓋一層細土,保持2釐米的厚度。

二、育苗期間的苗床管理

① 控制好苗床的溫度:蘆筍出苗前,苗床的溫度要保持在18~24度之間,出苗以後,溫度就要慢慢增加,但不能超過30度,最低溫度不能低於10度。

② 幼苗施肥:蘆筍長出嫩尖時,要施一次磷酸鉀的複合肥來提苗,每畝16公斤的複合肥用適量的水稀釋,再加入1000公斤的水混合,施加到土壤裡,促進幼苗生長髮育。

③ 澆水:蘆筍育苗期間,對水分的要求較高,土壤要保持溼潤但不能潮溼,最好用少量多次的方式進行澆水,以免發生乾旱或澇災。

④ 起苗的標準:當蘆筍苗長到30釐米左右時,根部有足夠的根鬚,就可以起苗定植,用平畦育苗,一般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起苗。

三、蘆筍定植的技術方法

① 蘆筍定植密度:合理的定植密度可以預防病蟲害的發生,提高產量,多年的種植戶總出結了合理的種植密度,行距維持在1.4米,株距保持0.24~0.3米,每一畝地定植1700棵左右。

② 蘆筍定植的方法:首先要在定植的地裡挖好溝,按照確定好的行距和株距,挖好洞穴,洞穴的大小,以幼苗根系的大小為標準,深度保持在12釐米左右,將幼苗放入到洞穴,讓根鬚充分伸展,之後蓋上細土,澆一些水定根。定植時,要對幼苗進行挑選,分類進行定植,避免蘆筍生長差異化太大。

③ 定植以後的施肥:一般在定植20天以後就要開始追肥,可以選擇腐熟的農家肥,還有少量的有機複合肥,每隔一個月就要追加一次肥料。到了生長中期,可以選擇複合肥和葉面肥進行施加。到了採摘期,是蘆筍對肥料需求最旺盛的時候,施肥量要增加,每畝可以施加堆肥1400公斤,磷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鉀肥10公斤。

四、蘆筍種植的田間管理

① 查苗補缺:定植以後,要定期觀察生長情況,如果發現有死棵,要及時將死苗連根拔出來,再進行補栽,補栽的幼苗要加強水肥管理,確保蘆筍苗生長的整齊性。

② 澆水培土:惡劣的天氣對蘆筍苗的影響比較大,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高溫的季節要勤施水,不能讓幼苗缺水,多雨的季節,要清理排水溝,保證排水順暢不產生積水。隨著幼苗長大,杆莖承受的重量增加,定期做好培土的工作,避免發生倒伏造成損失。

③ 中耕除草:施肥期間,到了下雨的季節,雜草就會瘋長,爭搶蘆筍的養分,下雨以後要加強中耕除草的管理,使蘆筍有充足的營養供應。

五、種植蘆筍期間的病蟲害防治

① 壟枯病的防治方法:播種之前做好種子消毒的措施,把附著在種子上的病菌清除乾淨。若有發病的植株,要清理出土塊並燒燬處理,健康的幼苗採用地膜覆蓋,多施一些有機鉀肥提高抵抗力。用藥物防治的方法可以選擇多菌靈和代森錳兌水,戴上手套,把藥物從上而下塗抹在杆莖上,到分杈枝葉的地方停止,每天塗抹一次,連續三天。

② 夜蛾類蟲害:夜蛾類的害蟲會啃食蘆筍的枝葉,而且還對杆莖產生危害,造成蘆筍低垂或倒伏,嚴重時還會造成死棵,通常的防治方法是採用燈光誘捕,滅殺蛾蟲。採取藥物防治通常是用百蟲晶體溶液加樂斯本溶液,在夜蛾幼蟲階段時進行噴灑,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結語:蘆筍是比較有特色的蔬菜,種植技術與管理方法並不複雜,成活以後可以連續採收10年。只要是農民在種植的過種中,能夠及早發現問題,並用自己總結的經驗解決,就可以積累很多的種植技術,為高產打下基礎。


農事隨談


說到蘆筍,我自己本身在種植蘆筍,今年種植第二年,都是在田裡,露天種植的。

把土打碎,然後把蘆筍苗拿去種植,一般田裡的草長得比較快,蘆筍種植得一段時間後就開始除草,但是人工除草太費力費人。種植一兩畝地還好,幾十畝以上就難了,我目前是用木岡蓋住,放木岡,一來可以起到蓋草的作用,二來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當然每個地方都不同,有些打藥除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