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末尾期:90後姑娘在上海的一天

截至3月23日,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累計確診的337個城市中,已經有291個城市的新冠肺炎患者實現了“清零”,也因為疫情在這樣有效的控制下,全國各地區陸續復工復產復市,人們都漸漸走出家門,投入到原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作為中國第一大城市的“上海”,在現下本地疫情防控態勢好轉的情況下,政府也陸續發佈政策來加快本市的復工復產,推動城市運轉回到正軌,不影響當地經濟發展。

但是,相對於那些完成“清零”的城市,上海作為人流量較大的城市,加上國外疫情爆發,大量回國人員在此停留,確診病例目前還一直在增加中。因此在這座城市裡,當生活和工作也在朝著期望的樣子靠近時,人們除了喜悅放鬆外,往往還伴隨著隱隱的不安。

疫情末尾期:90後姑娘在上海的一天

◎ 上海市政府每天通報最新疫情。/ 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

在上海生活了兩年的90後姑娘張琳,面對現在的上海,嚴謹的她就一直還在緊繃著疫情預防的神經,而提到如今周圍人的生活變化,39深呼吸在與她溝通過程中,她將自己一天的經歷娓娓道來,而她所講述的其實也正是現在上海民眾的生活縮影。

PART.1 早高峰地鐵人擠人,安全隱患隨處可見

“收電視電腦、冰箱彩電、洗衣機的賣……”一大早,沉睡的小區在這一聲聲嘹亮的叫賣聲中被吵醒,這是常年在附近小區收舊家電的大爺又開始走街串戶了。而伴隨著這給力的叫醒服務,住在小區裡的張琳也艱難地從床上爬起來,開始新一天的生活和工作。

3月20日,早上8點,洗漱完成後,張琳跟往常一樣戴上口罩,拿著昨晚做好的便當,趕往距離小區幾公里遠的地鐵站搭地鐵去公司。

因為早上的時間比較短,在家吃完早餐去公司可能來不及,加上特殊時期擔心外面早餐吃著不安全,為了解決上班早餐問題,於是她特意從網上購買了一箱小麵包,每天裝幾個在包裡到公司吃。但今天出來的有點匆忙,她在路上打開挎包發現自己忘記帶了,“哎,只能去地鐵站的早餐店買點了”張琳嘟囔道。

在上海復工的一個多月裡,基於“疫情防控態勢好轉”這一最新判斷,上海已經全面為經營活動的復工復市鬆綁,根據3月16日上海市發佈的最新通知,歌舞娛樂、網吧,美容、餐飲等一般行業取消備案,恢復常態經營,其中餐飲業服務業目前復工率已達65.1%。

疫情末尾期:90後姑娘在上海的一天

◎ 3月16日,上海發佈企業復工指南“4.0版”。/ 澎湃財經

因此,地鐵站旁邊冷清的餐飲街漸漸恢復了以前的煙火氣,街邊大大小小的鋪子都陸陸續續開張做起了生意,包括張琳疫情前常去的那家包子鋪。雖然現在買早餐的人比不上以前那麼多,但她趕到後還是排起了一條小隊伍。

“要點什麼?”

“來一杯豆漿,兩個肉包。”

在售賣過程中,包子鋪老闆臉上的口罩不知道是質量太差扎臉,還是因為忙得有點累了,口罩戴著喘氣不舒服,張琳眼睜睜看到在他三五下的臉部運動下,口罩從眼睛下方跑到了嘴巴處,露出兩個鼻孔呼著氣,之後他也一直沒有把口罩戴好。

而儘管他的口罩戴得不合格,排隊買早餐的人卻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大家彷佛都沒看到一樣,照樣依次買早餐然後離開,也有人直接在包子鋪旁邊大塊朵頤。但是,一向謹慎的張琳猶豫了,“他這樣要是打個噴嚏,細菌病毒不是到處飛?只怕他做包子時也沒好好戴口罩?可我只買杯八寶粥應該沒事吧?大家不是都買了嘛……”

“小姑娘,要吃什麼?”

“不好意思,我不買了。”

在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下,張琳最終還是選擇了“保命”,放棄了買早餐,並快速逃離包子鋪,向對面的地鐵站走去。

疫情末尾期:90後姑娘在上海的一天

◎ 1月26日,湖北省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聞發佈會,隨後一張圖片引起熱議,網友紛

張琳住在1號線始發站的附近,雖然是第一站,但現在地鐵站的人明顯比剛復工那一兩週多了很多。原本一個車廂大家都可以相互隔著2-3個座位坐著,現在只要地鐵門一打開,人們又開始一窩蜂地往裡擠,因為現在幾乎在第一站就沒了空座位,進去晚了怕坐不上。

但是,相對於有沒有座位,張琳更關心的是在上班途中該如何儘量降低被感染的風險,畢竟跟這麼多人待在一個密閉的空間不是鬧著玩的。因此,在其他人相互有意無意地往前擠時,她和旁邊一個穿著防護外套的妹子都遠遠站在一邊,等大家都進去了再上去。

其實,在張琳上班這條路上,跟同樣去上班的陌生人擠在一起並不是最可怕的,最讓她惶恐的是這條線要在上海客流量最大的火車站停下來。

“上海火車站到了……”隨著地鐵站名響起,地鐵的門漸漸打開,一群拿著大包小包的人走進了地鐵裡,聽他們交談的口音可以斷定是從外地剛回到上海,其中有一人在打電話時,似乎戴口罩說不了話,一把就將口罩拉了下來。

如今,在上海市政府有效的防控下,截止目前上海已連續18天無本地新增確診病例,為了這一局面不被打破,目前上海依然執行著返滬人員必須隔離14天才能自由出入政策。

疫情末尾期:90後姑娘在上海的一天

◎ 在上海火車站,拎著行李箱上地鐵的乘客。/ 受訪者提供

而現在的車廂裡,張琳和其他乘客面臨的是這群人還沒來及被隔離就已經近距離接觸,若其中一人不幸是新冠肺炎感染者,那麼這傳播的範圍是無法預估的。但是,大家似乎已經沒有疫情剛開始那麼害怕傳染的問題,一上地鐵對周邊的環境充耳不聞,拿著手機刷個不停。

於是,在整個車廂裡,只看到張琳一人死命往車廂中間擠,儘量離火車站上來的人遠一點,特別是扯下口罩打電話的那位。

“我絕對沒有歧視的意思,我只是比其他人更怕一點,畢竟疫情還沒有真正解除。”張琳說。

PART.2 同事患病眾人恐慌,疫情防護日漸敷衍

除了在上班途中,張琳注意個人的安全防護,到了熟悉的公司,應該做的防護措施她也一直在認真執行。

早上10點,她準時到公司打完卡後,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換口罩以及用桌上的酒精把外套、褲子、鞋子、包包和手機都挨個噴了一遍,絕不放過任何一處病毒可能寄居的地方。

疫情末尾期:90後姑娘在上海的一天

◎ 為了做好消毒工作,張琳一直隨身攜帶酒精噴霧。/ 受訪者提供

“早啊!”相對於張琳的處處謹慎,同事小高就隨意多了,進公司打完卡直接就在工作位置上坐下了,打開電腦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陳勇今天還沒來上班,會不會是感染病毒了啊?”在部門同事陸續到公司後,發現陳勇還沒來紛紛討論起他的情況。陳勇是坐在張琳對面的同事,前天突然渾身發冷且無力,感覺非常不舒服,於是就請了半天假回家,一直到現在都沒來。

“感染病毒?會不會在地鐵上感染的……”張琳聽到這話,想起今天在地鐵上的經歷,加上陳勇除了搭地鐵時人比較多外,之前聽他說一直也沒去過其它人多的地方,她不禁有點後背發涼,趕緊又拿起桌上的酒精對著自己和陳勇的工位到處噴了噴。

疫情末尾期:90後姑娘在上海的一天

◎ 即使到了晚上8點多,地鐵裡依然有不少人。/ 受訪者提供

“不會吧,現在上海本地不是沒有新增病例了嗎?大環境還是比較安全的。”同事琪琪說道,面對她的說法,另一名同事宋慧表示不贊同,宋慧是上海本地人,她說現在上海人還是關緊自己的門,一直做好全面的防護,絲毫沒有現在因為疫情態勢好轉而有所鬆懈。

“前兩天,我聽寶山區的朋友說在他們那邊一所教育機構,一名返滬老師沒有隔離14天就上班,然後被確診新冠肺炎,導致整個教育機構裡的老師都面臨被感染的風險。但這個新聞一直沒有出來,上海還是顯示連續本地無新增,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宋慧表示,這也讓她想到上週出門,在小區看到有中介帶人看房,那個中介也是沒有隔離14天就上崗了。

在上海,儘管有外來返滬人員隔離14天的硬性要求,但現在很多小區和公司面對不是重點疫情回來的人員都漸漸放鬆,無需隔離就可以直接上班,也沒人知道這些人到底是不是病毒攜帶的潛在威脅者。而如果真的又出現一個類似教育機構老師,這樣沒有阻攔地往各個小區跑,這無疑給小區裡的住戶裝了一顆“隱形炸彈”。

另外,前天她朋友從江蘇老家開車回上海一路上暢通無阻,已經沒有任何體溫測量以及證件查看等檢查。儘管現在國內很多城市已經“清零”,但是在疫情還未真正結束的情況,這麼松的防控是不是太不負責了?因此,跟張琳一樣,在宋慧的眼中現在的上海並沒有那麼安全。

疫情末尾期:90後姑娘在上海的一天

◎ 很多城市都撤銷了高速國省道路口體溫檢測監控點。/ 網絡截圖

而聽到宋慧這番話,一向防護意識不強的小高不淡定了,“我天,陳勇家不是住在寶山區嗎,張琳你跟他關係好,趕緊問問什麼情況,別把我們給傳染了……”小高催促到。其實,除了小高,聽完宋慧的話大家的表情都變得有點嚴肅起來,紛紛催促張琳問一下。

萬幸的是,經過詢問,陳勇只是犯了春天裡容易出現的普通呼吸道感染疾病,現在在家休養中,具體復工時間待通知。

“小高,你平時都不太注意被感染的事,聽說陳勇可能感染病毒,你咋這麼激動?”在虛驚一場後,辦公室又恢復了往常的輕鬆氣氛,大家紛紛對小高剛剛的反應調侃起來。“想不想被感染是我的事,但這種莫名其妙感染,甚至可能死掉,那我是不能接受的。”面對小高的回覆,同事們都意味深長地笑了笑。

不知不覺已經到中午12點了,吃午飯的時間到了,張琳起身將晚上熬夜做的便當從袋子裡拿出來,準備放到微波爐進行加熱。“中午有人要一起點外賣嗎?”這時,小高也在辦公室尋找點外賣的同伴,當聽到他的召喚,一大半的同事都舉了手。

關於上班日的午餐問題,在疫情期間為了降低感染風險,上班族一直都是提倡帶飯模式。在張琳的公司,其實同事們剛復工的前兩週也都是如此,但是隨著疫情的捷報接二連三地傳來,辦公室裡帶飯的同事也就越來越少了,張琳部門裡只剩下她和宋慧以及另外三名同事還在依然堅持每天帶飯。

疫情末尾期:90後姑娘在上海的一天

◎ 假如真的要點外賣,記得要選大平臺,不要點生冷食品,有條件的話可以再次加熱。/ 人民日報

“我下週也不帶飯了,每天晚上8點多回到家已經很累了,真的不想做飯了,而且自己做的飯菜也真的吃膩了,想吃外面的美食……”在吃飯的過程中,隔壁桌的同事向張琳吐槽道。

PART.3 疫情尚未結束,餐飲娛樂已遍地開花

提到“吃喝玩樂”,在這個世界上如果中國稱第二,可能沒有哪個國家敢當第一。每年都為國內外的餐飲、旅遊等行業的GDP上漲做出巨大貢獻的中國人,這次受到疫情影響,紛紛被困家中。現在隨著全國各地各行業的陸續復工,人們那顆躁動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趁著3月的春光,紛紛踏出家門往餐飲店、旅遊景區、商場等地方跑,上海也不例外。

疫情末尾期:90後姑娘在上海的一天

◎ 在2月底,多個知名景區已經陸續恢復開放。/ 攜程

“週末我們去顧村公園賞櫻怎麼樣,你們看櫻花都開了,好美呀。”下午工作休息期間,琪琪打開微信,看到了朋友曬在朋友圈的賞櫻美圖,十分羨慕並提議週末大家也去轉轉。聽到琪琪說賞櫻的事,張琳想起大概去年的這個時候,她和閨蜜就是去了顧村公園,園子裡的櫻花像雲朵一樣連綿起伏,美不勝收呀。

“1月份不是聽過顧村公園閉館了嘛,現在又可以去了?”張琳好奇地問道,瞭解到她的疑問,宋慧告訴她,3月13日公園就對外開放了,每天開放3萬張預約門票,而為了預防搶不到票,想去的話建議至少提前一天預約。

“園區接納3萬人還是挺多的,這樣不安全吧……”聽到宋慧的介紹,張琳嘀咕道,但是琪琪卻不怎麼認為,她覺得這麼多人都去賞櫻了,而且大家都戴著口罩肯定沒那麼危險的。“張琳姐,你就去吧,穿我新買的漢服一起拍美美的照片。”而面對琪琪誠摯的邀約,時刻保持憂患的張琳還是搖了搖頭拒絕,現在她還是覺得待在家裡比較安全。

疫情末尾期:90後姑娘在上海的一天

◎ 有不少市民到上海顧村公園賞櫻。/ 微博截圖

同時,部門另一個妹子因為週末已經約了閨蜜去商場計劃購買今年的春裝,也無情地拒絕了琪琪,無奈她只能嘗試去跟她私下的好朋友約一約。

“別說賞櫻的事兒了,今天週五,我們好久沒聚餐了,今晚要不一起去吃火鍋呀。”在公司,按照以前的傳統為了犒勞一週,部門同事週五下班後都會聚餐,因為疫情拒絕聚餐,同事們好久都沒一起吃過飯了,於是在聽到小高的提議後,大家都紛紛躁動了起來。

但是過了幾秒鐘,大家又恢復了平靜,因為雖然火鍋大家都想吃,但是現在政府是要求在外就餐必須一人一桌,但這樣吃就沒有火鍋的靈魂了。而面對同事們的猶豫,小高表示,“現在根本沒這麼嚴格,大家都是聚在一起吃的,不信你們看看我朋友發的微博。”從小高朋友發在微博上的圖片可以看到,確實是大家圍在一張桌子上吃飯。

疫情末尾期:90後姑娘在上海的一天

◎ 上海的火鍋店生意火爆。/ 微博截圖

“那我們晚上就訂一家唄。”聽完小高的話,同事們紛紛附議等下下班去吃火鍋,但張琳想到前幾天看到一則西安市一位有滬入境抵陝的輸入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在當地一家火鍋店就餐的新聞,上海作為大都市每天都有輸入性病例出現,儘管政府管控得再嚴格也可能會有漏網之魚,加上店裡就餐大家都是把口罩摘下來,而且大家都在一個鍋裡夾菜……便再次果斷拒絕了同事的邀請。

晚上6點,打卡機的下班鈴聲響起,部門幾位同事說說笑笑地朝提前訂好的火鍋店走去。宋慧因為在小區群裡看到又有外國人回來的消息,擔心家裡3歲的小兒子被傳染,很著急地朝家趕去,計劃今晚同老公連夜開車將媽媽和兒子送到江蘇老家去。張琳背好自己的包包,拿著中午的便當盒,一個人默默地走在回出租屋的路上……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姓名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