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建立在慾望上的情感和人性,虛偽且可怕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

很多人在中小學的時候都學過這篇文章,在這篇短文中,莫泊桑以第一人稱——“我”的視角對故事進行了敘述:“我”的叔叔于勒,在年輕的時候大肆揮霍家庭遺產,順帶著把“我”父親那份也揮霍掉了一部分,導致“我”們全家後來的生活十分潦倒——大姐、二姐年近三十歲,卻還沒出嫁。

這樣的叔叔自然是被家族掃地出門,被人所憎惡,但是去了美洲的叔叔幾年後給“我”父親寄回一封信,在信上他告訴大家他賺了錢,並表示處於愧疚他會在回來後會彌補“我”父親當年的損失。

得益於這封信,終於有一個公務員願意取“我”的姐姐,為此“我”們一家決定出遊慶祝姐姐即將成婚,但是在這次出遊的船上,我們發現一張熟悉的面孔——我的叔叔于勒,在我們幻想中本該小有所成西裝筆挺他,竟然衣衫襤褸的在遊輪上賣牡蠣。

不敢相信這件事情的父親從船長那得到了驗證——賣牡蠣的老水手就是我的親叔叔于勒,一家人脫離苦難的美好幻想破滅,最後“我”們不僅沒有與我的叔叔相認,並且不動聲色的在回來的時候選擇了另一艘——沒有于勒的船。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建立在慾望上的情感和人性,虛偽且可怕

莫泊桑,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一封感謝信帶來的幻想

這篇文章最大諷刺的莫過於菲利普夫婦(“我”的父母)態度的變化。叔叔于勒大肆揮霍財產,最後被視作流氓而送到美洲。

這個流氓不僅揮霍完自己的那份財產,還把“我”父親的那部分吃了一些,本該讓“我”們一家怨恨至極的無賴之人,卻讓一家人每週日都要盛裝到防波堤期待他的歸來。

在防波堤上的父親,只要看見遠方回來的大海船開進港口,總是會說上一句:“唉!如果於勒就在這條船上,那會多麼叫人驚喜呀!”

本該怨恨于勒,並和他一輩子無法和解的菲利普一家,僅僅因為一封來自美洲的感恩信,就改變了對於勒的態度,最諷刺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向刻薄的母親竟然對尚未回來的于勒開始感恩戴德起來,她常常這樣說道:“只要這個好心的于勒一回來,我們的境況就不同了,他可真是一個有辦法的人!”

以至於,小時候的我每次讀到這裡,也會感慨一句:于勒叔叔什麼時候才會回來啊!不知不覺中,我也和書中的一家人一樣,開始期待于勒的回來。即便大家都知道這個叫于勒的人過去的品行不端正,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壞蛋、流氓、無賴”,但是他現有的財富彌補了過往大家對他的怨恨,讓深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一家人把他當做了唯一希望。

在一家人的行為和舉止中,不知不覺一種叫做“于勒的美好希望”開始展現。菲利普一家的確信也讓讀者們在不知覺中開始確信這一點——發了財的于勒一定變成了一個善良且努力的人,肯定會因為血緣的關係,在回來之後將菲利普一家帶離苦難。

那時讀到這裡的我,感嘆親情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發家致富了的于勒能寄回感恩信,就意味著故事會朝著美好發展,但是那時候我卻忽略了其中一個重要且致命的因素:金錢。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建立在慾望上的情感和人性,虛偽且可怕

一家人每週日盛裝等待于勒回來

只看金錢的情——刻薄且虛幻

于勒叔叔什麼時候回來真的對這一家人很重要嗎?現在看來,其實答案很明顯,于勒叔叔什麼時候回來並不重要。

莫泊桑的這篇文章寫於一八八三年,當時的法國各個階級的矛盾日益激烈,金錢成了地位的最大象徵,而其他的東西幾乎都成了金錢的附屬品。結合背景不難看出,菲利普一家他們更在意的是“錢”什麼時候回來,至於是誰帶來這些錢,事實上對他們而言並不重要。

至於為什麼他們總是希望于勒這個好心人早日回來,只是因為當時背景下,于勒的存在是他們幻想成立的唯一途徑,因為只有于勒和他們之間的所謂親情,可以讓這個“一夜之間擺脫苦難”的幻想成立,這是他們唯一通向快速致富的道路,所以他們把對金錢的寄託和期待,幻化成了希望于勒早日歸來。

情理之中的轉折很快就發生在了一家人出行遊玩的船上,菲利普一家人在船上看到日思夜想的于勒,卻並未選擇與這個幾年不見的親人相認,而且一直期待這個好心人歸來的母親,也至此恢復了往日的刻薄。

原因只在於這個于勒並不是氣派的于勒,不是菲利普夫婦想象中那個金光閃閃、帶有金錢味的于勒,只是一個衣衫襤褸,手上佈滿皺紋賣著牡蠣的老水手。因為他們對於勒的情感只是對金錢的寄託,一旦金錢的寄託破滅,隨之的這虛幻的親情也就蕩然無存。

莫泊桑在描寫“菲利普夫婦在確認于勒”這一段,所展現的情節諷刺意味十足。當父親不確定的告訴母親自己懷疑賣牡蠣的老水手是于勒的時候,母親一邊刻薄的責備父親在胡言亂語,害怕自己的美夢被驚擾,但是又一邊慌亂的催促父親趕緊去確認這件事,恐懼自己的美夢會變成噩夢。

雙親美好的幻想破滅後,莫泊桑巧妙的用了一句話,就恢復了母親的刻薄,真實且讓人心寒。

我的母親突然大發雷霆,說:“我早就知道這個賊不會有出息,早晚會再來纏上我們!倒好像一個達夫朗什家裡的人還能讓人抱什麼希望似的!”

母親前前後後的變化,從期待、讚賞、感恩到刻薄嫌棄的狀態,將菲利普一家建立於“金錢”之上的那點虛假親情,展現的一覽無餘。

金錢可以是許多東西的外殼,卻不是裡面的果實。——易卜生

現實正是如此嗎,如果我們將親情建立在金錢之上,那麼當這個虛幻外殼一旦破裂,就會發現裡面是空空如也。除了親情,其實世間任何一種以金錢建立的情感都是虛幻的,一旦金錢的支撐消失,勢必原本幾方所維繫的情感也會變得單薄起來,刻薄以待也是遲早會發生的。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建立在慾望上的情感和人性,虛偽且可怕

只有慾望的人——勢利且虛榮

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轉變,其實在當今社會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這種心態早已突破了家庭的侷限,成了社會中的一種常態,這些勢利之人是任何人都有可能遇見的。比如你刻薄的七大姑八大姨,你勢利的老同學、老同事,這些勢利者們,只關注於他人的財富、權利、聲望,他們憑藉這些成就安排著所謂親近之人的地位。

他們會因為你有過的失敗批判你,也會因為你的成功而虛偽的奉承你,所以千萬要當心,當你一旦成功,那些抱著“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勢利之人就會蜂擁而上。對於這些人,我們千萬要敬而遠之。因為這樣的人,在這一刻捧你,也可能在下一刻你不得勢時就踩你。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我們獲得的尊敬和愛戴慢慢從個人品行而轉而取決於我們的成就,誠然成就是一個有價值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部分勢利者扭曲的三觀裡,“名利成就”卻成為了唯一的判斷標準。

這些“菲利普夫婦們”的出現,也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把金錢看做成一種罪惡的象徵,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仇富”。但是金錢本身有錯嗎?並沒有。

真正厭惡的不是金錢本身,而是人們對於金錢的慾望。——赫爾曼·黑塞

我們所厭惡的是充滿無盡慾望的勢利者,他們會因為慾望而對“于勒”感恩戴德,也會因為慾求不滿而刻薄的對待“于勒”,即便你滿足了他們金錢的慾望,他們也可能因為其他新的慾望而刻薄的對待你。

我們要遠離這些勢利者,同樣的我們也不應該去唾罵那些擁有財富的人,我們應該對金錢樹立正確的觀念,因為金錢本身並不是一種罪惡,罪惡的是慾望,金錢只是激發了人性的慾望,展現了人性的醜惡。

生活中遠離“菲利普夫婦”們,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他們慾望的底線在哪裡,當然也不要讓自己變成被慾望支配的勢利、刻薄之人,只有這樣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交流才能變得越來越純粹。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建立在慾望上的情感和人性,虛偽且可怕

END

我是阿灰讀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賬號:阿灰讀書。看完文章,記得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