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三歲多了很小氣,不喜歡分享,怎麼教怎麼說都不聽,咋辦?連爸爸媽媽都不分享?

太陽追求月亮


這個得用招,不能正面教育告訴孩子要分享,那肯定是不行,舉個例子孩子小時候不要給來家裡的小朋友玩她的玩具,我就說那你以後永遠也不要碰別人的玩具,因為你說的這是你的,所以人家的也不是你的,你也沒理由玩,後來的幾次我都是這樣做的,小朋友給她玩我都說不可以,她說要我給她買,我說不用買,其實你們可以互相玩的,但我得說話算數,你只能忍著,永遠就玩自己的,以後你的小朋友會越來越少的,你願意嗎?就這樣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光講道理沒用,一定要實操讓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樂。


水裡自由自在的魚


【我兒子三歲多了很小氣,不喜歡分享,怎麼教怎麼說都不聽,咋辦?連爸爸媽媽都不分享】

前不久,我的好友也遇到了和題主相同的困擾——

“我小姑子和她孩子過來了,小孩子比我兒子小1歲,我兒子總是不想讓他玩玩具,他玩什麼我兒子都搶,這個要怎麼教育?”

好友的孩子叫堯堯,今年3週歲。

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中,和堯堯類似的情況極其普遍,那是因為——

孩子的“物權敏感期”來啦!

接下來,我將從以下4個方面談談“物權敏感期”——

1.何為物權敏感期?

2.孩子物權敏感期的發展規律,家長了解多少?

3.如果物權敏感期沒有過度好,對孩子會有哪些影響呢?

4.幫助孩子順利度過特權敏感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何為物權敏感期?

通俗來講,當孩子進入物權敏感期,Ta對事物的所有權意識開始萌芽,你會發現孩子特別喜歡說:“我的!這是我的!我的東西你不許碰。”

有時候哪怕是父母要動Ta的東西,Ta都要劍拔弩張奮起捍衛。

你會發現,孩子剛剛還在安靜地搭積木,對散落一旁的玩具不屑一顧,這時弟弟走上前來,剛想伸出手,他馬上條件反射般跳起來,撲過去護住,“這是我的,不是你的,不許你碰。”此時如果遇到一樣倔強的孩子,很可能免不了一頓撕扯哭嚎。

你也一定見過,原本自顧自地在玩著的孩子,看到自己的媽媽或爸爸抱了別人家的孩子,也馬上不依不饒地求抱。

這些,都是物權敏感期現象。

有一首美國兒歌《幼兒所有權法則》,反映的正是寶寶們有趣的物權觀念——

如果是我喜歡的,就是我的;

如果東西在我手中,那就是我的;

如果能從你手中奪過來,那東西就是我的;

那東西我剛拿過來,就是我的;

如果東西是我的,不管怎樣它永遠不會看來是你的;

如果我在搭積木,所有的積木都是我的;

只要看來像我的,那就是我的;

如果是我先看到的,那就是我的;

你的玩具放回原處時,它自動變成我的;

如果東西損壞了,那就是你的。

你看,兒歌中孩子的這些行為是不是非常熟悉?原來,那些時常被大人們貼上“不懂事”、“自私”、“霸道”、“小氣”等標籤的這些行為,都是孩子成長中必經的過程,是最正當不過的內在需求。

所以,完美型的家長們,真的不必焦慮,更不必苛責,您的孩子有上述行為,不是孩子天生頑劣,更不是您的教育失敗,這是孩子成長的自然規律呀!

雖然說敏感期是孩子成長的自然規律,但並不是說家長就可以放任不管,特別需要注意的是——

敏感期是相對於關鍵期提出的。

一般認為,兒童心理的發展,有些方面是錯過時機就無法彌補,即存在著關鍵期。但是更多方面並非絕對地不能補救,只是錯過時機後,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加以彌補。

錯過了敏感期,發展速度就比較緩慢,學習某種知識技能也比較困難。




孩子物權意識的發展規律,家長不可不知!

培養孩子的“物權”觀念,能夠讓孩子學會區分自己與他人的界限,逐漸擁有自尊自主的意識,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維護自己的權益,同時也懂得尊重他人的物品,這對孩子未來更順利地融入小集體,在社交中受到歡迎等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 0〜1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最感興趣的是自己的身體,Ta們樂此不疲地探索——這是我的手、腳、頭、鼻子、嘴巴……

這個階段孩子通過嘴巴探索世界,俗稱口欲期,所以我們常常能看到孩子“吃手”、“吃腳”、“啃玩具”……此時的孩子,基本上不太關注身體以外的物品,還不具備物權意識。

孩子的內心OS:“這些是什麼?誰喜歡誰拿去,我不在乎”。

❁ 1〜2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能夠區分自己和別人的關係,但仍分不清“你的”、“我的”、“他的”界限,在孩子看來,只要喜歡就可以伸手去拿,這時孩子仍然沒有物權歸屬的概念。

孩子的內心OS:“如果是我喜歡的,就是我的”。

❁ 2〜3歲

孩子的物權意識從兩歲左右開始萌芽,進入物權敏感期。

“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我想要的是我的,什麼都是我的。”就是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狀態。如果他感受到別人的“掠奪”,動作方面可能會伴隨攻擊行為,並且情緒激動且難以自制。

在大人們看來,這完全是在無理取鬧,是不懂事,必須加以管教,幫Ta養成好習慣。孰不知,家長太操之過急,會適得其反。

一般情況下,物權敏感期會持續6-12個月。

在這期間,如果孩子的物權意識被保護好,Ta就可以很快、很順利地度過物權敏感期,從而開始愉快地和其他人交換和分享物品。

相反,如果孩子經常被要求強制分享,他的物權意識和安全感會被嚴重地被破壞,可能會使物權敏感期被無限的延長。有時候我們看到7〜8歲甚至更大一些的孩子依然不願意分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Ta的物權敏感期沒有得到保護,從而缺乏安全感,更加不願意與人分享。



如果物權敏感期沒有過度好,對孩子會有哪些影響呢?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不願分享的行為太霸道,讓家長感覺難堪、丟臉,於是這類家長不顧孩子的感受,強行要求孩子分享,甚至不顧孩子哇哇大哭,硬是搶了孩子的玩具安撫別人的孩子。

孫瑞雪老師說:“如果強制物權敏感時期的兒童分享他的東西,會給他造成巨大的恐懼感和危機感。”

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產生兩種極端心理:

一是:“我的物品其實並不屬於我,我並不能真正擁有和支配,連父母都不會保護我。”

於是漸漸產生“我不配擁有”的自卑心理。這類孩子長大後容易隨波逐流,總是輕易放棄自己的權益,因為害怕別人不高興,寧願自己委曲求全,也不敢為自己爭取。

二是:“我的東西被強制分享給別人,那我也可以強行得到別人的東西。”

上面已經說過了,如果孩子的物權意識和安全感遭到破壞,可能會使物權敏感期被延長,隨著孩子年齡增大,Ta卻仍然無法與別人分享,這會造成孩子社交上的障礙。

同齡的孩子會因為Ta的“自私”、“小氣”,而集體排斥Ta,漸漸地,孩子可能變得自卑孤僻,甚至用發怒來掩飾內心對社交的需求,假裝嗤之以鼻:“哼,有什麼了不起,我才不在乎呢!我自己玩!”



幫助孩子順利度過物權敏感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1.首先,家長要無條件接納孩子的行為,理解孩子內心的需求。

我們已經知道這些行為是由於孩子處於物權敏感期,而且敏感期只會持續很短的一段時間,並不是孩子品質的問題,因此無需焦慮,因此會以更包容的心態去理解孩子,無條件接納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安全。

2.當個“不懂事”的家長又何妨?

我們已經理解和接納孩子的行為,自然不會再輕易給孩子貼上“霸道”、“小氣”、“自私”等標籤。

但不是所有的成年人都有這種意識和覺知能力,我們常常看到一些所謂長輩,喜歡逗弄孩子:

“XX,這個分點給爺爺吃好不好哇?”

“不給啊!你好小氣,哈哈哈……”

有時候孩子熱情地分享了,對方也不領情,“哈哈哈,我不吃不吃,我是逗你玩的。”

年幼的孩子瞬間凌亂了,不分也不對,分也不對,到底怎樣才對?

每每這種時候,我必定出面阻止,即使被說是“不懂事”的家長又如何?我自己的孩子,我不保護他,誰保護他?

3.不要強行要求孩子分享,不要代替孩子處理他的物品

給孩子足夠的自主權,Ta的物品,Ta有絕對的處置權,Ta有權跟別人分享,也有權不跟別人分享。

我家孩子從小到大的玩具、書藉,沒有一件是我私自處理的。

玩具壞了、舊了,是要扔掉、要送人、還是送去跳蚤市場換新的物品回來,全由孩子自己做主。我家有一個專門收納孩子物品的儲物間,有些玩具已經壞了,但在他看來有特殊意義與價值,他想留下,就留下。

4.引導孩子養成樂於分享的好習慣

我經常告訴孩子,什麼是他的,什麼是爸爸的,什麼是媽媽的。讓他明白,不是所有東西都屬於他。

我讓孩子對自己的物品有絕對的支配權,而爸爸媽媽的物品也只能由爸爸媽媽本人來分配。漸漸地,他就會明白,每個人都有對自己的物品處置的權利,必須要尊重別人的物品所有權。

3歲以後,孩子的物權意識逐漸轉弱,是時候引導和鼓勵孩子進行分享,但一切以孩子的意願為前提。

1)可以挑選一些啟發孩子分享的精美繪本,和孩子共讀,並深入討論,如何與別人分享,為什麼分享會令人更快樂。

2)帶孩子多與同齡的孩子一起玩,過程中鼓勵孩子與朋友交換玩具,如果想玩別人的玩具,要有禮貌地向別人借,得到同意以後才能玩……

3)家庭成員之前也可以經常玩彼此分享的遊戲,當孩子向你分享,一定要真誠地感謝,並愉快地接受,這樣才能鼓勵孩子持續分享。

4)隨時隨地貫輸與引導,激發孩子的同理心:

比如,吃桔子時,我就對爸爸說:“哇,我的桔子好甜啊,我想和你一起分享,咱們交換一下吧。”孩子看了之後,也會躍躍欲試,“我的也好甜,咱們也交換交換,分享分享吧!”這樣的小瞬間,不但能讓孩子收穫親子的快樂,更能感受到分享的美好。

比如,孩子過生日,隔壁的小哥哥送給他一個玩具車,我就提醒他感受當下:“軒軒哥哥送你玩具車,你現在感覺怎麼樣呀?”

“我感覺很開心!”

“哇,你感覺很開心啊!那下個月軒軒哥哥生日,咱們是不是也應該送他一個禮物,讓他也開心開心呀?”

“是!我要送他一輛漂亮的坦克車。”他高興地手舞足蹈。

“哇,看到你有這麼好的朋友,媽媽真為你感到高興。我想是因為你樂於分享,所以大家都喜歡和你交朋友呢。”


寫在最後:

家長陪伴孩子順利度過物權敏感期,不必焦慮,不能心急,畢竟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上述方法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對你有幫助。

歡迎給我留言,說說你的育兒趣事及方法。


愫說育兒


我家小弟弟,就是小氣,拿東西還要拿大份的。知道我爸(二伯)疼他,我家裡又是會給人抓藥的,所以經常有糖果餅乾之類的。他每天想吃東西了看到爸爸在家,就會過來找老爸,每次給一顆糖還不行,一定要兩顆以上,餅乾都是一整包。然後春節我回家,我和他分享我的東西吃了,但是他有吃的從來不給我吃,後邊我發現他對誰都這樣,大人寵著他就覺得無所謂,可是我不行。

後邊我就開始搶了[捂臉]真的,上手就直接搶,開始一槍就哭,後邊被搶多了,好像知道我不好惹,所以我手裡有東西也不敢輕易和我要,我爸爸有東西吃,我拿過來他也不敢輕易來拿。

再後來,被我弄多了,就開始知道分享了,有餅乾會給我,有時候是交換,後邊就是剝瓜子都會和我分享,我也不怕髒,給我什麼我就吃什麼。

說到底就是孩子小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大人的原因,小孩子很聰明,他知道你不會要他的,或者你拿了你不玩不吃,下回他就不給你了,就會變的小氣。當然我搶他的也不對,但是這是開始治他的唯一辦法(在我眼裡),你只有讓他知道這個東西你也需要,你不是在騙他,他意識到了,才會知道和你分享。當然拿到他得東西你不能是假裝說吃說玩,要不然以後他還會小氣。



玉玉玉魚魚魚


我也不知道怎麼說,我女兒也是這樣。。。也不是很小氣了,但是就是感覺不好。我媽媽她姐姐的外孫,那個小傢伙我是服的,從來都不霸佔,可以把手裡的所有玩具吃的給其他盆友,然後有點委屈的告訴爸爸,然後爸爸就說給他在買。這讓我很吃驚,我到現在就見了這麼一個小孩能有這種,,,這種,,,,額,,,,高大上的品格。。。。小男孩也特別愛玩遊戲,還能和我一起雞雞。。。。[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重要的是他才不到8歲。。。。。


夢魘151353547


這是孩子的成長過程,孩子還分不清你的我的,他一直都認為都是他的,所以不要過分強調。

我們幼兒園也有個小朋友,只要是他喜歡的,就搶人家的,不給就哭,後來老師帶他到別的班看小朋友玩遊戲,和大班的小朋友一起搭房子,小朋友一起把房子搭起來,最後讓他把他手裡的三角形積木搭上去做房頂,他搭上後小朋友一起歡呼,慢慢的他就學會了分享。


春華秋實284761848


我兒子從兩歲多我就告訴他吃東西先給爸爸媽媽,完了再自己吃[大笑]他也不願意反正他吃什麼我都要,有幾次給要的他:媽媽這東西太少了你別要了[大笑][大笑]我說不行,最後還是給了。我從來不給孩子單獨做好吃的,都是大家一起吃,孩子如果把菜盤往他那邊拉,我告訴他這樣不可以,這是大家吃的。他再喜歡吃的東西我都不會讓他自己吃完,沒吃夠下頓再做也不能這次讓他一個人吃。現在六歲了可大方了,吃東西誰都給[捂臉]有時候老師給他零食,他回家拿零食給老師,我跟我兒子說:這樣做對,這是禮尚往來[笑哭]。


用心感悟人生1975


挺好噠,說明很護短,知道珍惜自己的東西。我兒子也是,通常我會用別的吸引他,或者跟他交換,直到他滿意我也滿意,實在不行,我會誇他真棒,知道寶貝自己的東西了,等下次他想要我的東西就會告訴他,媽媽很棒,這是媽媽的,媽媽不能給你,如果你要媽媽的,是不是可以拿你的XXX來換呢?孩子會理解的。


biubiubiu藍牙模式


我兒子以前也小氣,我帶他出去跟小朋友玩兒,他發現別的小朋友手裡有他喜歡的玩具,跟小朋友要,小朋友不讓玩兒!然後我叫他拿自己的玩具跟小朋友換著玩兒試試!!他去試了,然後小朋友很高興的跟他交換了!!他發現這樣挺好,後來就很大方了~


若水2358


很簡單,買一個孩子喜歡的玩具告訴孩子:這是你很喜歡的東西,如果他想玩就不給,並且無論怎樣苦惱哭鬧就不要給,等到他情緒穩定了你佯裝玩玩具很開心^_^趁機問問是不是很想要玩?然後就告訴孩子我們可以一起分享玩具,順便也告訴孩子此時此刻是不是很開心,看吧這就是你把東西分享給別人帶來開心和快樂,同時也收穫了一個好朋友。以後小朋友也會因為你的分享會把自己心愛的東西拿來給一起玩呢!這是多美好的事情啊!我兒子就是這樣成功學會了分享。這是我家的孩子但是也要因人而異。


繪你傾顏城


現在父母普遍都會碰到這個問題,跟孩子無關,你也沒錯!是社會的問題,獨生家庭,萬千寵愛集於一身,是我們自覺不自覺養成的“壞習慣”,後天只能盡力去影響改變他,可通過以下方式去影響改變孩子學會分享。

通過日常的言語、行動去影響孩子!日常生活中,我們自覺的養成互相分享的習慣,特別當著孩子的面首先學會父母間的分享,而且要很明確讓孩子知道分享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在日常小朋友之間的玩耍過程中,時刻頻繁提醒孩子要謙讓別的小朋友,並且將好吃的、好玩的與小朋友分享。並且給小朋友們講朋友之間分享的故事,並且鼓勵他們之間玩互相分享的小遊戲,對首先參與遊戲的小朋友進行獎勵。從而培養孩子在小朋友之間懂得主動分享!最後鼓勵他學會與大人分享,比如讓他給父母爺爺奶奶講一段他喜歡的小故事,父母在聽故事時要多於孩子互動,最後要讓孩子感覺到你們因為他的故事分享讓你們很快樂!

針對的看一些關於謙讓,互幫互助分享類的書籍和電影,給孩子明確指出那些是人與人之間的分享和謙讓,並且持之以恆!

懂得分享對於一個習慣已養成的孩子來講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不能大聲呵斥、訓罵,讓孩子內心慢慢改變,逐漸學會分享並能感覺到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