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三聚焦”提升鄉村振興質量

近年來,福泉市焦點不散、靶心不變,凝心聚力、眾志成城,緊盯全市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和重點工作任務,在組織建設、產業發展、農村治理創新等方面聚焦發力,各項工作呈現良好態勢。

聚焦組織建設,築牢基層堡壘。“一村一策”精準制定整頓方案、“六個一”工作措施抓實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提升,強化村黨組織政治功能,建立村級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和村幹部背景審查制度,推進“頭雁”隊伍全面過硬,穩步推進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比例達38.98%。制定出臺《福泉市村(居)兩委幹部從嚴選任管理的指導意見》,明確不宜作為村(居)“兩委”幹部的10種情形以及應按程序罷免的10種情形,給村幹部“立規矩”,推進村級組織隊伍整體優化提升,提升基層戰鬥堡壘組織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切實加強黨對鄉村振興各項工作的領導。

聚焦產業發展,激活攻堅動力。印發《福泉市推行“村社合一”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實施方案》和《關於全面推行農業產業革命“四雙”模式決勝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加大在村民小組、產業鏈、合作社、龍頭企業等建立黨組織力度,優化組織設置方式,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把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到脫貧攻堅作戰體系各方面,覆蓋到產業、就業鏈全過程。著力推進股份經濟合作社建設,持續推進村“兩委”班子成員和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管理人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實現“村社合一”,向上爭取1000萬資金推進“村社合一”發展壯大,村級組織 “造血”功能得到提升。推進先進村結對幫扶貧困村,按照黨的政策宣傳情況、領導班子建設情況、村級產業發展情況、集體經濟積累情況、群眾評價反映情況6個方面,對全市原60個行政村進行摸排和分析研判,按照30%左右比例確定18個村為先進村,13個村為需幫扶貧困村,採取一幫一模式、二幫一模式結成幫扶對子帶動發展。

聚焦農村治理,推動農村發展。印發《福泉市深化“五改五化五引導五教育”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確定17項重點任務,逐步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大力弘揚鄉風文明、推動有效治理。實施村(居)“四化”建設,籌措資金2670萬餘元完成第一批16個標準化村級活動陣地建設,拓展服務功能,讓村級活動場所成為凝聚黨心民心的綜合平臺,堡壘形象更為鮮明。大幅提升村幹部報酬和養老保障水平,上線村幹部報酬發放系統,村幹部月報酬最低達3120元,最高達5400元以上,“能人治村”吸引力逐步增強。強化村級管理制度頂層設計,以“百寨示範、千寨推動”全面探索實踐“三組兩榜一規一訓一場一所兩集中”和村組工作項目化“三議”治理機制,構建“黨建引領為核心、群眾自治為載體、社會聯動為補充”治理體系。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地基層黨建體系建設,著力解決搬遷群眾就業、就學、就醫和社會保障等難點問題,提升公共服務和社區治理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