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來自 哲匠之家

大家都見過古建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古建築的屋頂有很多種樣式,不同的屋頂上的脊又有不同的名字,劉大可老師《中國古建築瓦石營法》中專門有對屋脊的名詞辨析,下來我們看看古建築屋頂上都有哪些脊?它們都叫什麼名字?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正脊

特指屋脊位置時的稱謂,指沿著前後坡屋面相交線所做的脊。正脊往往是沿桁檁方向,且在屋面最高處。不同作法的正脊各自有著不同的名稱,平時多直呼其名,如過壟脊、清水脊等。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垂脊

垂脊特指屋脊位置時的稱謂。凡與正脊或寶頂相交的脊都可統稱為垂脊。廡殿垂脊常稱為廡殿脊。歇山及硬山、懸山垂脊常稱為排山脊。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戧脊

戧脊,又叫做金剛戧脊,俗稱“岔脊”,是歇山屋面上與垂脊相交的脊。由於戧脊是沿角梁方向的脊,所以有人把廡殿垂脊也叫做戧脊,進而把凡是沿角梁方向的脊,如攢尖建築的垂脊、重簷建築的角脊等都說成戧脊。在這其中,又習慣把較短的叫做岔脊,如重簷建築的角脊就被叫做岔脊。事實上,這樣的叫法有些含混,用於黑活屋頂時尚可,但用於琉璃尾頂時就容易出錯。例如:廡殿垂脊如被叫做戧脊的話,脊件就應符合戧脊的作法規矩,由於琉璃戧脊的脊件與垂脊的脊件外形相同而規格較小這樣,實際做成的脊高就降低了。因此,垂脊與戧脊宜嚴格區分,戧脊應作為歇山屋面的專有名稱。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博脊

博脊,歇山屋頂的小紅山與撒頭相交處的脊。當某坡屋面與牆面交接時,往往要沿接縫處儆脊,此時如果具有明顯的正脊特徵可叫做正脊,如果特徵不突出,一般也都統稱為博脊。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圍脊

圍脊,沿著下層簷屋面與木構架(如承椽枋、圍脊板等)相交處所做的脊。圍脊多能頭尾相接呈圍合狀,故俗稱“鎘腰脊”。有人把固脊叫做下簷博脊或重檎博脊,甚至千跪叫做博脊。叫它下簷博脊或重簷博脊已嫌含糊,如也叫博脊就會與真正的博脊相混淆。所以圍脊既然已有了區別於其他脊的名稱,還是明確一些為好。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角脊

角脊,重簷屋面下簷瓦面的坡面轉折處,沿角梁方向所做的脊。也有人把角脊叫做下簷戧脊(岔脊)或重簷戧脊(岔脊),甚至乾脆叫戧脊或岔脊。這些名稱都不如“角脊”清楚、易記。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盝頂正脊

盝頂正脊之所以被叫做正脊,是因為它處在屋頂的最高處,但也有人把它叫做圍脊,這是因為它呈圍合狀,又使用合角吻,所以可說是一脊二名,由於圍脊與正脊外形相似而規格比正脊小,因此如稱之為圍脊,應使用大一樣的圍脊脊件,例如五樣圍脊要改用四樣圍脊,如稱之為正脊,則要使用大一樣的合角吻,這樣才能保證與垂脊相配套。只要注意了這個問題,無論叫正脊還是圍脊都是可以的。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絕脊

寶頂:俗稱“絕脊”,是在攢尖建築瓦面的最高匯合點所做的脊。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大脊

正脊有多種作法,每種作法都有各自的名稱。當正脊兩端做吻獸,脊件層次較多,要區別於其他作法簡單的正脊時,可特稱做大脊。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過壟脊:又叫元寶脊

過壟脊:又叫元寶脊,是筒瓦屋面止脊的一種作法。

其主要特點有兩點:①脊的作法與瓦壟相同,但瓦件都是“羅鍋”狀,形如元寶,這就是元寶脊名稱的來歷。②前後坡瓦面的底瓦壟是相通的,這就是過壟脊名稱的來歷。

過壟脊既可以用]在大式屋面上,也可以用在小式屋面上。當垂脊放置垂獸時,即為大式作法。當垂脊為小式作法(不用垂獸)時,過壟脊也隨之成為小式作法。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鞍子脊

鞍子脊,小式合瓦屋面正脊的常見作法,也是合瓦屋面獨有的正脊作法,因形似馬鞍形而得名。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合瓦過壟脊

小式合瓦屋面正脊之一,實際上是鞍子脊的簡易作法。因前後坡的底瓦壟是相通的(鞍子脊不相通),具備了“過壟”的特徵,所以叫合瓦過壟脊。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牆帽正脊

牆帽正脊,來源於琉璃瓦牆帽,指一種固定的正脊作法。由於牆帽的坡長較短,正脊不宜太高,脊件需簡化,這樣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正脊形式。由於這種作法是琉璃瓦頂牆帽正脊的固定作法,因此被稱做牆帽正脊。當其他部位如牌樓的夾樓正脊,也採用這種作法時,往往仍然習慣稱它為牆帽正脊。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清水脊

小式黑活屋面正脊作法之一,兩端有磚雕“草盤子”和翹起的“蝸子尾”。清水脊是北方建築借鑑南方作法的範例,“清水”一詞即源於南方方言,有清潔美觀、細緻講究之意。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皮條脊

皮條脊,其特點是在當溝以上做一層或兩層瓦條,瓦條之上做一層混磚,混磚之上不再做陡板,直接做眉子,皮條脊實際上是一種小式屋脊,用於大式瓦面可視為“大式小作”手法,多見於大式建築的院牆。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扁擔脊

扁擔脊,種簡易的正脊,屬民間作法,因形似扁擔而得名。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排山脊

歇山、硬山或懸山屋面垂脊的專用稱謂。排山,順山尖而上之意。故歇山、硬山或懸山屋面的垂脊有排山脊之稱。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鈴鐺排山脊

鈴鐺排山脊是排山脊的一種。勾頭、滴水瓦可叫做“鈴鐺瓦”,故使用排山勾滴的排山脊即為鈴鐺排山脊。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披水排山脊

排山脊的一種。排山脊中,將排山勾滴改作披水磚的就是披水排山脊。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羅鍋脊

羅鍋脊,形容垂脊頂部作法的名詞。當正脊為過壟脊或鞍子脊時,前後坡排山脊相交處為一圓弧形,為此,脊件也要隨之加工成“羅鍋”狀,羅鍋脊的說法即由此而來。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捲棚脊

捲棚脊,形容排山脊外形的名詞。捲棚脊是羅鍋脊的同義詞,形容排山脊頂部的圓弧曲捲狀。所以有人叫它“羅鍋捲棚脊”或“捲棚羅鍋脊”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箍頭脊:就是羅鍋脊或捲棚脊

是因形容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而派生出的新詞。

當正脊做成大脊時,前後坡兩條排山脊被正脊吻獸隔開,而當正脊做過壟脊或鞍子脊時,前後坡兩條排山脊在屋頂上相連,因而被形象地形容為“箍頭”,箍頭脊即由此而來。羅鍋或捲棚是形容排山脊的頂部為圓弧狀,箍頭是形容屋面被排山脊箍住了。小式排山脊肯定是箍頭脊作法,大式排山脊要看正脊的作法。做大脊的,排山脊背定不是箍頭脊作法。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一篇文章教你分清古建築22種屋脊

古建築的脊是沿著屋面轉折處或屋面與牆面、樑架相交處。用瓦、磚、灰等材料做成的砌築物。脊兼有防水和裝飾兩種作用。

本文文字來源於:”一代瓦石宗師“劉大可老師《中國古建築瓦石營法》,配圖來源於網絡,文中如發現配圖不準確或文字錯誤,與作者劉大可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