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力斌:有一種力量叫北漂

本期嘉賓:師力斌

師力斌:有一種力量叫北漂

師力斌,筆名晉力,詩人,評論家,文學博士,《北京文學》副主編。1991年畢業於山西大學政治學系,200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1993年開始發表詩歌,曾獲全國首屆新田園詩大賽、巨龍杯首屆高校詩歌大賽、第三屆名廣杯詩歌大獎等獎項。作品入選《詩歌北大》《中國當代實力詩人作品展》《中國詩歌民刊年選》《當代新現實主義詩歌年選》等多種選本。主要從事文學評論和文化研究,著有《逐鹿春晚——當代中國大眾文化和領導權問題》《杜甫與新詩》,評論散見於《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環球時報》《中國文藝評論》《藝術評論》《文藝理論與批評》《詩探索》《山花》等刊物。編有《全球華語小說大系 海外華人卷》(張頤武主編)、《北漂詩篇》三卷(與安琪合編)、《後窗“四人談”――北京文學評論集》(參編)。


《我是歌手》

師力斌

多少年來,我是個歌手

你們沒有聽過我的歌曲

筒子樓的水房聽過

四環路的立交橋聽過

今天,我唱給通州的景觀麥地

把它當成全球觀眾

那蜿蜒秀立的白楊林,是我的樂隊

那白鶴亮翅的噴水機,是我的音符

那蠢蠢欲動的麥壟,是我熱愛的春的旋律

曾有一瞬,飛機的長鳴從胸間呼嘯而出

一列高鐵在牙縫裡奔馳

一百頭狼的獠牙,劃過馬路牙子

唱短暫的喜悅和經年壓抑

唱黃昏裡徘徊,感傷,胸懷祖國的莫名憂慮

柳枝泛青的某個剎那,還曾感動自己

可是,這可笑的,幼稚的,小資產階級的

個人情緒,瞬間淹沒在

通馬路浩大喧囂的車流裡


“《我是歌手》是我壓抑的內心在歌唱。”

我們在他的詩中不難看出某種壓抑,而這種壓抑含有北漂的情愫嗎?這個答案屬於或許。

師力斌曾在《北漂詩篇》的序言中寫道——

《北漂詩篇》是我們窺見北漂群體創造力的新頁面。這個群體的文化創造長期處於一種無名狀態,沉在水下。這三部書僅僅是北漂群體文化創造的冰山一角,卻讓我看到了一個廣闊的精神世界。它的豐富性遠超我的想象。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會以為這個群體都是消極、陰暗、牢騷、抱怨的情緒,一旦你點開這個頁面,便會同我一樣,驚訝於他們的堅強、自信、勤勞、樂觀。

   ——師力斌

“已經是第三次給《北漂詩篇》寫序,但仍然有說不完的話。北漂詩人群體太龐大了,可能要算文學史上最龐大的詩人群之一,比現代以來的新月派、七月派、現代詩派、白洋淀詩群等眾多群體可能都要大。它是一個不斷生長的群體。源源不斷的新人來到北京,進入我們的視野,因此就有源源不斷的話想說。主編安琪說她都快成了北漂詩人的大姐了,這樣貼心的話在詩歌編撰史上恐怕也不多見。特別是王昕朋先生和他領導的中國言實出版社,大手筆連續第三年出版《北漂詩篇》,促成了這一獨特的品牌詩歌選本,可見王先生對北漂群體的格外關注。可謂偏愛有加,功德無量。就我個人而言,前兩本書說過的話不再重複,只表達一個意思,那就是,一本書就是一個廣闊天地。正是這紙上的廣闊,強烈地吸引安琪和我,召喚我們內心的使命感。

關注北漂是新時代的一種文化責任。北漂是弱勢群體,北漂詩人是弱勢詩人,但關注北漂詩歌,不是文化扶貧,恰恰相反,是文化發現,是發現新時代的新文化。因為,他們寫下的詩句絢爛奪目,記錄的生活獨一無二,創造的文化豐富多彩。

北京之所以大,北京文化之所以如汪洋大海,即是因為它的包容。

我驚訝於北漂詩人們提供的文化價值。窮困者有時比發達者在精神上更加富有……我不得不為這個群體點贊。當你一個個看下去,就會明白,這個群體不僅無定,還很堅定,不僅是一個物質創造的群體,也是一個精神創造的群體。古老的《詩經》許多詩作出於草根,21 世紀的北京詩歌許多出於北漂。源源不斷、生機勃勃的北漂詩歌,可以看成是生機勃勃的北京文學的重要力量,也是生機勃勃的北京文化的重要力量。

……在這個名人霸屏的時代,北漂是潛水的、無名的,我們卻可能通過三部詩選這個小小的頁面,窺見他們的面貌。這些詩句提供的,不僅是文字,還是面相,還是生命體驗,十分廣闊的生命體驗。正因此,我願將這本書與《北漂詩篇》2017 年卷、2018 年卷一起,視為新時代北京文化的廣闊天地。

每一首都具體鮮活生動,讓我感覺,這本詩集就是北漂一族的靈魂聚集,詩句就是詩人們的肉身。是的,生命體驗對於詩歌來說太重要了。一首詩如果沒有生命體驗,它就很可能沒有感染力。百年來,關於詩是什麼,詩怎樣寫,我們已說過太多,然而,理論上的推演論證分析,一切概念說法主張,最終都抵不過生命書寫。

這些詩向我傳達的,不是一個人自言自語的,而是一大群人喧譁騷動的;不是時光安穩神閒氣定的,而是世事變幻捉摸不定的;不是停駐靜思小憩的,而是流動顛簸糾結的;不是高高在上顯而易見的,而是深深潛藏在城市之流底部不易察覺的;不是飽暖安逸無所用心的,而是掙扎打拼嘔心瀝血的;不是一個人能寫出來的,而是千百個人極度膨脹的、多面的、紛繁複雜的群體體驗和心理狀態,是這一個,也是那一群。簡言之,既是一個個個體的心理告白,也是一個獨特社會群體的心理呈現。全世界恐怕也找不到比北漂更復雜的群體感受了。

北漂一族尋找,打拼,忍受,期冀,輾轉,流離,創造,失敗,呼喊,嘆息,他們寫出了活生生的、五花八門的生命體驗,呈現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百般艱難,千般苦楚,和一點點稍縱即逝的欣慰,以及太多具體而微的體驗。在生命的意義上,優秀的詩歌本質是一樣的。偉大的詩人杜甫又何嘗不是顛沛流離的京漂、草根、房奴或打工者?在閱讀的許多個瞬間,我在北漂的書寫裡找到了沒房住的杜甫,遠離愛人的杜甫,拼命工作的杜甫,缺衣少暖的杜甫,失意的杜甫,終夜徘徊的杜甫,醉酒的杜甫,翹首期盼朋友到來的杜甫,女杜甫,失去父母的杜甫,流落他鄉的杜甫,愛花的杜甫,恨鳥的杜甫,悲喜交加的杜甫,悔恨一生的杜甫??一百個杜甫在這裡與我相遇。

不見面也罷,只要靈魂相遇,詩句就是他們的肉身。

北漂一族在艱難世事中珍藏的愛與信念是最打動我的部分。”

趙昕有約:您在跨界常常遊刃有餘,卻又說自己是一個分裂的人,為什麼?

師力斌:不分裂怎麼跨界。想跨,必然分裂,只是裂得大與小問題。遊忍有餘是你鼓勵我,自己感覺就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業無專精。越來越認識到,在堂和旁觀的感覺不一樣。特別羨慕一輩子就幹一件事的人。

趙昕有約:請您講講這一刻的您,回望山西太行山,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感。

師力斌:太行山高高在上,我葡伏在山腳下。

趙昕有約:您怎麼看待“我活在現在,也活在過去。”

師力斌:這問題特別好。年輕時會覺得是個假問題,現在越來越覺得,我常常活在過去。比如,動不動就想到父母在世的樣子,想到老屋後的百草園,比魯迅的要多出十幾種果樹。

趙昕有約:如果用一個詞概括杜甫,那會是什麼?

師力斌:只能是“杜甫”。為了弄清這個詞的含義,我花了六年多時間,寫了一本書,但感覺剛跳進汪洋大海。

“人們大都對好詩標準持機會主義的態度,或者玩弄詭辯論。我之前也是其中的一員。但四十歲以後,堅定地認為,杜甫就是好詩的標準。我在研究杜甫的長篇文章中,將杜甫的詩歌標準分解為這樣五個方面:宇宙意識,家國情懷,人道主義,草根情結,高度技巧,這五方面或者其中幾個方面的完美結合,就是好詩。”

趙昕有約:您研究大眾文化的《逐鹿春晚》收穫了一大批粉絲,請您談談春晚吧。

師力斌:春晚是國家級的電視娛樂節目,受眾和影響舉世無雙,但和杜甫比起來,我更愛杜甫,因為後者具備強烈的人格魅力。詩歌春晚特別有創意,屬於春晚譜系裡的專業類春晚,將詩歌與新媒體嫁接,是詩歌走向大眾的一個新平臺。特別希望它出新出彩,越辦越好。

趙昕有約:您認為自己“並不是一個有趣的人”,這樣的情緒會影響到周圍的人嗎?

師力斌:會啊,所以就害怕吃飯冷場。比如跟張三李四等剛認識的朋友吃飯,別人談笑風生,我就不知道該說什麼。埋頭吃也不對,不吃也不對。

趙昕有約:您曾說,堅持寫詩可能是痛苦,而每天記錄詩的靈感,很輕鬆,也很幸福,請談談詩歌在您生活裡的重要性。

師力斌:詩對我來說太重要了,每天不寫詩,就像沒活過這一天一樣。時不時到微信上去找好詩,讀到好詩,如飲狂泉,如發口罩。

趙昕有約:黃昏之時,走在路上,頓生漂泊之感,現在還會有這樣的感覺嗎?

師力斌:偶爾還會有,因為北京太大,自己只是個過客。我發現,只有佔有的東西,你才有歸屬感,才想讚美。當然,除了大自然。日月花草不必擁有,雪山站在那裡,就跟它親。

趙昕有約:《北漂詩篇》是詩歌重要,還是要強調的北漂情結更重要?

師力斌:很難區分,因為,所有我感悟的北漂情結,都是通過《北漂詩篇》獲得的,比如,對出租屋的感悟,是通過劉浪的《因為狹小》。

趙昕有約:您怎麼看待詩人的壓抑情緒和內心湧動的幸福。

師力斌:越壓抑,越幸福。只是,最好不要引向自殺的那種。

趙昕有約:為什麼越壓抑,越幸福?

師力斌:這跟登山可能一樣吧,越高,登上去快感越強烈。

趙昕有約:您怎麼看待做一個真實的人。

師力斌:真實的人如果去裝,會很難受的。虛偽的人如果去真,估計也很難受。所以,天生是什麼,就是什麼吧。

趙昕有約:青春一晃而過,您的青春有遺憾嗎?這可能是一個很傷感的問題,因為,當我們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已經老了。

師力斌:這個問題也很精彩。有啊,太多了。比如,當時對情感的問題一塌糊塗,每天想的最多的是英雄崇拜,遠方,拼命讀名人傳,想離父母遠點。現在倒好,父母永遠遠了。想對有情人好點,已經沒有顏值,招人煩。

趙昕有約:您認為是漂泊更歷練詩人的底蘊還是穩定的工作,安逸的享受更讓詩人情感迸發?現在的您生活如此優質,詩作的味道會不會不是您想要的最初的感覺?

師力斌:一般的詩無所謂,但對於偉大的詩歌,從我有限的閱讀來看,還是出於漂泊者。李白、杜甫、艾青、余光中、北島都是漂泊者,儘管白居易也寫出了不錯的詩。至於我,就是個普通百姓,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寫出的千把首詩也就是私人日記而已。

趙昕有約:詩人很多不滿現實,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對於他們的狀態,您最想說的是什麼?

師力斌:這個問題有好幾個大坑,咱們回頭私聊。

趙昕有約:現在有些詩人把漂泊的終點從北京轉移到了……比如雲南,或許漂泊的情緒都是一個情緒,只不過那座城市的意義不一樣了。

師力斌:到雲南旅遊過,遇上了寒流,差點凍感冒,但沒去漂過,說不出會是什麼感覺。想象中,感覺肯定不一樣,看看于堅、王單單等雲南詩人的詩,感覺那地方比北京空曠些。

趙昕有約:您最喜歡自己的哪一首詩作?

師力斌:喜歡的其實不止一首,比如《表情包賦》《櫻桃》也很喜歡。鑑於只有一個名額,就選《中科院力學所微雨中撿棗》。

《中科院力學所微雨中撿棗》

----教師節偶遇

師力斌

真正統治這個世界的是

意外,它比庸常還多見

今天上午,忙於賺錢的全球並不知道

有甜蜜掉落大地

一層頭破血流的紅棗

平鋪在京城的水泥地面

殘缺不全的紅色肉體,既是土著

又是從天而降的難民

你恰好路過

像面對電視畫面裡的歐洲邊境

前來越境的人群紛亂如蟻

罪魁禍首的來歷卻一向不明

每一種生命都有歸宿

但如此密集地碰到你,肯定是天啟

啊,你這四十五歲的幸福孩子

順手把它們撿起,卻無法遞給飢餓的兄弟

2015.9.10


趙昕有約:現實總是殘酷的,而美好短暫。如何讓詩歌給人以信念,這種信念的持續需要什麼來支撐。

師力斌:感覺我們在談信仰問題,熱愛詩歌的人,自然會有執著的信念。於我而言,就是不斷領略偉大的詩歌。

趙昕有約:每天要看書到很晚吧?不看書的時候都做什麼呢?說一件您認為最有趣的事情吧!

師力斌:多謝這麼體貼的問題。不看書,就練練毛筆字。

書法成了師力斌生活裡另一個愛好,他在書法裡看見自己,感受生活。

趙昕有約:如果現在讓您選擇理想的生活方式,會是一個什麼樣子的。

師力斌:能活著就已經是很幸福的事,生活其實無法選擇,就像新冠病毒不請自來一樣。總會有強大的意外改變生活。這也正是我喜歡那首《中科院力學所微雨中撿棗》的緣故。

趙昕有約:請您講講童年裡最有趣,或者說影響您一生的一件事。

師力斌:鬥草。那天跟孩子講起此事,她就很好奇。我說是的,鬥草。北京人鬥蟋蟀,長安鬥雞,西班牙鬥牛,但我們晉東南農村的孩子鬥草。原材料都是綠色環保的,到村邊野地裡,隨處拔一叢特殊的草,叫不來名字,草莖自然分叉,拉開像個雙腳圓規,長約十釐米左右。地上用兩個釘子,繃緊一根細線,兩名鬥伴,各據線的一端,各自的草騎放在線上,草頭相對,各自用一塊瓦片摩擦自己的釘子,草便會前行,相遇後,誰的草落地,誰輸。這個遊戲你回去可以一試。還有很多遊戲,就不說了。童年的遊戲大多為體力活,在田野裡和小夥伴們瘋跑,感覺比現在的孩子盯著手機看,有趣得多。

這是一幅多麼恬淡的畫面,我想,這是一個詩人最美的時刻,因為,那一刻,他把他的純粹和美好種在了生命裡,直到生根發芽,再選一條最壯的經脈送給孩子——這是最好的禮物。

趙昕有約:師老師,謝謝您百忙之中接受“趙昕有約”的訪談,我們熱愛詩歌,關注北漂詩歌群。

師力斌:謝謝你給了我這次機會,以及你的精心準備。願北漂詩歌帶給更多人力量!

《櫻桃》

師力斌

一顆心變成百顆心

一捧紅表達上萬畝果林

世界粗製濫造

你如此精緻,像修煉了千年

當我用牙齒咬你

你就用羞澀吃我

呵,你滑膩的臉,愛的王后

這人世間我舍不下的,小小果實

我嬌慣你,把你放在白瓷碗的水中

讓你佔據愛情的長河

2017.6.17

《表情包賦》

師力斌

從未計算過

你帶給我多少快樂呢

光顧比朋友頻繁

安撫比親人及時

表達比語言形象

連憤怒都像小天使

你越襯托我活得不如意,越喜愛你呢

命運不確定,你確定

世界不幽默,你幽默

社會不好玩,你好玩

人際不單純,你單純

你集中了微縮的卓別林

善良的趙本山

喜洋洋的周立波

萌萌達的郭德剛

你變成老虎,還是兔子

變成蛇還是兔子

變成海盜,槍手,金剛,總統,軍人,警察,大嘴明星,恐怖分子,腐敗官員,還是兔子

獻花的兔子

牽手的兔子

緊緊擁抱的兔子

並排入睡的兔子

吃生日蛋糕的兔子

撅起光潔的屁股跳搖擺舞的兔子

坐在馬桶上掀起花短褲怡然自得的兔子

溫馨的兔子啊,你活得越滋潤,我越不嫉妒你啊理想中的兔子

天光暗淡時,你陽光普照

囊中羞澀時,你拋灑金幣

孤單寂寞時,你搔我的臉頰

笑不出來時,你露齒大笑

想哭又不能哭時,你

像孩子那樣淚如雨下

冬天寒冷,你仍玫瑰花開

春風不抱我,你

抱我於春風萬里

2018.12.20

師力斌:為什麼要為北漂發聲編書,因為這是一群被遮蔽的弱勢群體。讀完那些詩句,我訴說的衝動無法自抑,我對這些大部分都陌生的北漂詩人的尊敬和喜愛無法自抑,頻頻共鳴於他們的生命體驗和靈魂呼喊。我深切地感到,我需要去做的,僅僅是將這些豐富斑駁鮮活的生命書寫羅列出來。

總之,北漂有好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