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芽,苏北人早春里的芬芳记忆

图:来自网络

早春里,春风暖暖,阳光艳艳。


屋后的香椿萌动,嫩绿,抽出了新芽。在我儿时的记忆里,30年前的微山湖畔,椿树无处不在,是村民下棋、晒暖、摆古、读闲书的好去处,那是一把绿色的大伞,似一叶温馨的小舟,庄户人的摇篮。


香椿芽,苏北人早春里的芬芳记忆


微山湖畔,屋前屋后,沟边堤旁,家家户户都种椿树。“椿”与“春”谐音,不少孩子取名叫“椿”,或是“椿芽”。象征着春光明媚,春风常驻,家家有椿,户户有余,幸福吉祥。


我老家苏北,苏北的民俗朴素、粗旷、单纯。大口吃肉,黑碗喝酒,崇文尚武,当年刘邦、樊哙,儿时习武,汉皇遗风犹存。


这里称呼也很简单别致,母亲称“娘”,父亲称“达”。每当夕阳西下,炊烟袅袅,整个村落“娘”、“达”喊声一片。


我小时调皮,常常爬到椿树梢头,摸“椿秀才”,误了吃饭。我们这儿吃晚饭,称“喝汤”,其实晚饭,不仅是喝汤,也吃饭就菜。“顺儿——喝汤!”我达高个,魁梧,像院中的椿树一样,粗嗓门,高音量,他一声喊,三村五庄都能听到。


香椿芽,苏北人早春里的芬芳记忆


可就是我听不到。因为光顾玩了,达的声音是耳边风。每当这时,达就到河边的椿树上找我,我透过椿树浓密的树叶,瞧见到达的踪影,我便像猴子一样,哧溜溜地从椿树上滑落下来。椿树的树身平整光滑,时不时的淌些树胶,粘粘的,闻上去,一股椿树味,香中带点臭味,怪怪的。


香椿芽,是当地春天的一道名菜,美食。娘将我从椿树上摘下的香椿芽,先在清水里过一下,淘一淘,然后切碎,放在箩筐里凉一凉,切好葱姜,磕上一两个鸡蛋,将鸡蛋打破,用筷子搅拌,筷子一挑,那青、那黄,青是青,黄是黄,好看极了。这叫葱花、鸡蛋炒香椿,味道鲜嫩可口。


香椿芽,苏北人早春里的芬芳记忆


有人不爱吃,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别味”,不过,我爱吃,娘、达爱吃,全家人都爱吃。不管什么时候谈起香椿芽,都能够找到芬芳的记忆。现在打一咯,还能闻到几十年前的香椿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