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哪部国产的电影可以在全球电影比赛中拿奖?

玉树中公教育


我想题主这个排名应该不是让我们给出国际电影节的排名,毕竟有好多国际电影节,排名太多,题主应该是想要一些能在国际电影节上出名的中国好电影吧?以下为大家介绍一些出现在国际电影节上的中国电影。

首先是张艺谋导演的电影。1991年,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银狮奖。一年后,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获得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女主角巩俐获得最佳女演员奖。巩俐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国际电影节影后。

1999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再次获得金狮大奖,威尼斯可谓张艺谋的“福地”,两尊金狮,一尊银狮,巩俐最佳女演员……张艺谋成为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最多的导演之一。

此外在国际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上,还有许多大家熟悉的电影。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虽然影片本身没有获奖,却造就了华人影坛第一位威尼斯影帝——夏雨。当时夏雨还不满21周岁。

此外还有戛纳电影节。最著名的中国电影应该就是霸王别姬了。

1993年,第46届戛纳电影节上,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惊艳世界,一举夺得金棕榈大奖。那届戛纳电影节上,台湾导演侯孝贤的《戏梦人生》还获得了评委会奖。

《霸王别姬》在戛纳,还流传着一个说法:当年张国荣仅以一票之差落选最佳男演员,因为一位意大利评委给他投了“最佳女演员”一票。


晓飞讲电影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国内还是有不少好作品都在国际上拿过大奖。例如1993点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就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奖;王家卫执导的《春光乍泄》获得7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梁朝伟和和葛优分别凭借《光样年华》和《活着》获得戛纳影帝称呼。而2014年廖凡凭借《白日焰火》斩获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男演员奖。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中国还是有非常多的优秀的作品等待我们去挖掘的。现在回归楼主的问题,我觉得有一部作品在国际电影中应该有一席之地。《hello,树先生》这部电影,当初本来打算当喜剧看的,看了才发现它其实就是鲁迅笔下的血淋淋的“药馒头”。这部电影不像《小武》太直白,也不像《让子弹飞》般太隐晦,在艺术处理上比以上两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中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提现:

一、现实主义

影片中展示出了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原生家庭的问题,底层人民生活的问题,人世间的世态炎凉。其中做为树的同龄人,从小和他一起的发小,却从来没有真正尊重过他,剧中在村中喝酒席那段,树借着酒劲和二猪争论起他占地的事情,可是二猪不仅没有认错,反而在屋里逼着树下跪。而身边的那些发小朋友竟没有一个上前帮忙的,树跪下说“刚才外面人多”。这时有一行泪从树的眼角流下,树在这里不仅丢了面子,也丢了里子,此时的他活的及卑微有悲凉。所以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树的情感很压抑,他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的感觉,能够穿透屏幕,直达人心。

二、艺术表现手法

《hello,树先生》的后半段是通过树的梦境或者说幻想来展现的。这使得整部电影带有浓重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而魔幻现实主义当中最重要的不是魔幻,而是现实。在电影中,导演利用树的现实与幻想的交叉镜头,亦真亦假,让观众感受到树的内心奢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树生活的心酸。这种镜头的安排不仅体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性,也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思考与感悟。并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现实的东西,看到了树的悲哀与无奈。而最后的红色幕布,更是一种艺术的升华,一种冥冥之中的宿命感轰然袭来。

三、人物形象的塑造

对于处于一个正常和疯癫的边缘状态的人物形象,如何能够将那种似疯非疯的状态很好的诠释出来,是非常考验一个演员的演技的。不得不说的是,王宝强确实将树先生这一角色塑造的非常生动形象,活灵活现,没有任何的表演痕迹。而人们对于《hello,树先生》的高度评价,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王宝强的精湛演技。

对于《hello,树先生》这部影片,我们可以从树先生身上看到自己的身影,因为树先生体现出了这个社会当中底层人的无奈,而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树先生是,我们也是,所以我们相同,以至于多年后我们才看懂这部电影。而《hello,树先生》也正好佐证了“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沉淀下来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这句话”。

如此好的作品我还是觉得应该推荐出去,让更多的人能够鉴赏。







宝娃爱电影


贾樟柯我可以这个词,不知道说了几次。

德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称他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是影评人和国际电影节的“宠儿”,得奖提名数不胜数,风评极好。

《天注定》《三峡好人》《江湖儿女》《山河故人》,在每个影迷心中,这些片必定有姓名。

而这次的新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国内很少见的文学纪录片。

数十位作家参与,描述作家与70年中国的往事。

主演,贾平凹 、余华 、梁鸿 、苏童 、莫言。

你品品,你细品。

5次国家级文学奖,代表作有《废都》 《秦腔》的贾平凹。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余华。

被张艺谋策划改编成《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妻妾成群》作者苏童。

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这配置。

说到贾樟柯,还有一部《不浪漫》得提一下。

导演《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程耳。

主演,贾樟柯。

对的主演。

上映日期2020年5月份。



我可是小脑虎


我相信,《战狼2》这部电影大家都应该熟悉吧!

《战狼2》主要讲述了一位虽然脱下军装,却依然是一腔热血的战士——冷锋在非洲的遭遇。

冷锋原本是战狼中队的一名战士,却因为自己的冲动而被开除军籍。冷锋本是要找杀害龙小云的凶手来到了非洲,但是却突然被卷入一场非洲国家的叛乱。

残忍的红巾军和雇佣兵联合起来,打破了非洲的和平。震耳欲聋的炸弹声和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一直流向非洲,使冷锋严重地感染了传染病,但仍然坚持了下来。看到这里,我想到了那一次:我正在做一道数学题,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就把那道题扔下了不管了,直到现在,那道题我还不会做。看看作文https://Www.ZuoWEn8.Com/人家冷锋,在战争中都那么顽强,那种持之以恒、无艰不催、知难而进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冷锋拿起枪,向敌人以及向全世界人民发出倡议: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就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上所讲:当你在海外遇到危险,请不要放弃,记住在你身后有个强大的祖国。听了这两句话,我的心怦然一震,顺间明白了一个道理:“每当我们遇到危险,都不要放弃。”

激战完之后不久,全部幸存下来的非洲人民,欢呼起来:“胜利了!胜利了!”

《战狼2》所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作为中国人民应有的一腔爱国热血!让我们每一个都拥有这一腔热血,为伟大的中国梦实现而努力吧!





凯莎拉蒂


你好,我是小康带你看电影,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国产电影在全球比赛中拿奖还是挺有难度的!那除非是有很高的票房或者很好的口碑才可以的!

我认为我们国产的电影可以在全球比赛中拿奖的是吴京主演兼导演的电影《战狼2》

原因1,本部电影首先是功夫巨星吴京主演的战狼系列的第二部电影,里面的动作戏份真的是相当的精彩刺激,而且吴京的功夫大戏也是深受动作电影爱好者的好评!

原因2,这部电影里面展示的我们中国军人在外国混战时却不会轻易放弃我们中国人们的爱国情怀,把我们中国人们团结一致的精神演绎的淋漓尽致!

原因3,这部电影不仅好评高,而且票房也高,有高达50多亿的票房,真的无论是哪方面都是有可能在全球电影比赛中获得奖项的!

小伙伴们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评论反驳哦!😊😊


小康带您看电影


1、《霸王别姬》是汤臣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艺片,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

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199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上映,此后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并且打破中国内地文艺片在美国的票房纪录 。1993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

2、《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由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何赛飞、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该片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该片在北美上映,以260万美元的票房创下当时华语电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纪录。1991年,该片获得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1992年,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3、《一个都不能少》是1999年上映的一部剧情片,根据施祥生小说《天上有个太阳》改编,由导演张艺谋拍摄。该片使用一班非专业演员制作一出像纪录片的电影,故事主题是关于农村、贫穷及文盲的问题,在该片中张艺谋保留了演员本身的名字。本片获得十项国际电影奖项,包括金鸡奖、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4、1987年,在加拿大第1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大阅兵》获评委奖。

5、《红高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文艺片,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于1987年在中国上映。影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的故事。1988年,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


独活I刷剧I


中国国产电影火不火主要和票房挂钩,而在国外对电影是否能获奖是对电影的艺术价值,拍摄等等方面的来判定的。

1、中国电影的上映审核和国外不同。中国对电影的审核分为可播出,修改后才能播出和禁播。中国的审核标准:

一、主题:不可偏离国情

标准:一部影片的主题应该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不能跟国情脱离太远。即便是商业电影必然涉及的正反对立元素,也绝不可以搞出邪能胜正这样的主题,这似乎会引起观影不适。

二、血腥:不能拍特写 标准:究竟什么样的血腥场面才叫尺度范围内?电影局在审查时也会犯难,但会有一些模糊的标准,比如最好拍全景,不要有血淋淋的特写。

三、鬼戏:只可心中有鬼 标准:所谓“鬼片”其实无鬼已经成了所有内地恐怖片的共识。但“鬼”又实乃制造恐怖氛围的绝佳工具。于是,基本上所有惊悚恐怖片导演都学会了这件事,那就是只在心中有鬼。

四、涉警:须模糊作案细节 标准:我国的涉警作品,在交给电影局审查之前,还得先通过公安部这一关,需要获得公安部的批文方可拍摄和上映。相较于其他电影,涉警戏的审查细致到案件在哪一个地区、哪一个时间段发生,甚至办案手段是否符合国内情况等等。

因为一些电影在国内并不受欢迎而且会受到限制。所以一些导演在电影投放时就会选择海外市场。

而国外是按照限制来划分的。比如英国 英国电影分级制度 “U”级:普通级——适合所有观众。在此级节目中只能偶尔使用“damn”(该死)、“hell”(见鬼、混蛋)这类轻微的咒骂语言,极少使用其他温和的咒骂语言; “Uc”级:特别适合儿童观看; “PG”级:家长指导级; “12”级:适合12岁以上及成人观看; “15”级:适合15岁以上及成人观看; “18”级:适合18岁以上及成人观看。所以一些国内不能播出的电影可能在国外就能获奖,比如《十七岁的单车》。

2、电影类型和电影受众。电影是一种大众文化商品,其首要功能是娱乐。观众通过从电影影像和故事中获得某种心理上的替代性满足来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以放松情绪和实现精神的愉悦。一般票房高的商业电影,符合大众口味,但电影艺术价值就不一定高。当然也有可能有新鲜这个成分。

而在中国的电影受众主要以年轻人为主,而去影院看电影也主要是抱着娱乐的心态。当一部电影成为热点话题时,它就具备了满足人们社会交流的功能,成为大家生活中茶余饭后的谈资,而那些还未关注该电影的人因为无法产生共同话题便会有一种交际危机感,因此有些观众哪怕对电影本身的内容不感兴趣,但为了获得谈资解除社交危机,获得社交互动的满足感,他们也会走进影院贡献票房,成为票房飙升的助力。所以一些艺术价值高的电影可能并不能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而影院会根据售票来安排影片场次。当某部影票受众不多时,场次就会减少或者下映。票房自然也不会高。


深刻电影


最近看的电影有很多,但我还是喜欢爱情片《少年的你》和灾难片《中国机长》,这两部内容有独特性、贴近生活。

当然,还有很多电影虽然不适合我,但适合大众好评及票房很高的影片有很多,可以点开图片查看。

这些影片中,有很多国产电影可以在全球电影中拿奖。


泡泡影视屋


《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巅峰,这部作品是唯一一部获得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大奖的华语片。影片感情强烈,情节曲折,充满生生死死的戏剧冲突,电影邀请几位大明星主演,具备充分的商业元素,但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被认为是“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霸王别姬》用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其艺人的生活,有着人性的思考和人生存状态的表述,更通过几十年的时事风云,透射出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


心随影动放映室


近日,有消息确认内地选送电影《哪吒之魔童传奇》,角逐202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是包括港台在内的中国电影首次选送动画作品。

回首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内地曾有五部影片获得奥斯卡提名,且影片导演皆为张艺谋,而如今,有人却说华语电影,距离奥斯卡越来越远了。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质疑呢?

让我们一起回顾千禧年至今送审奥斯卡的华语电影,也许从中我们能够找到答案。

2019年《哪吒之魔童传奇》

影片改编自中国神话小说,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经历的故事。

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助周伐纣时可堪大用。

而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元始天尊启动了天劫咒语,3年后天雷将会降临,摧毁魔丸。

太乙受命将灵珠托生于陈塘关李靖家的儿子哪吒身上。然而阴差阳错,灵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哪吒的“命运”也因此被改写。

导演饺子对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影片中单是江山社稷图四人抢笔的戏,就用了4个月的时间。

全片1318个特效镜头,需要一版一版调整,花了五个多月做的特效镜头,达不到满意的效果,砍了。

饺子说,哪吒的黑眼圈的灵感,源自于同事加班后的样子。对每一个细节的严格要求,才成就了如此高评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