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網文】 劍來:第726章 真無敵(本章分析)

目錄

1、道門三冠的由來

2、大妖“牛刀”

3、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4、術家的學問根本

5、不敢於墨家真正聯手的原因

6、兵家初祖

7、齊靜春之希望,陳平安之囹圄


一、道門三冠的由來

在《劍來》世界中,道老大頭戴如意冠,道老二頭戴魚尾冠,道老三陸沉頭戴蓮花冠,也叫芙蓉冠。


道教三清原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位尊神,而道門三冠也分別為太清魚尾冠、玉清如意冠、上清芙蓉冠(蓮花冠)。


在“三清”之中,位以“玉清元始天尊”為最尊。

找了現實中的道門三冠給大家看看

【細品網文】 劍來:第726章 真無敵(本章分析)

“上清芙蓉冠”,又稱“蓮花冠”


【細品網文】 劍來:第726章 真無敵(本章分析)

“太清魚尾冠”


【細品網文】 劍來:第726章 真無敵(本章分析)

“玉清如意冠”


二、大妖“牛刀”

【細品網文】 劍來:第726章 真無敵(本章分析)

這個王座大妖牛刀很可能就是被道祖打入井底那隻。


出處 第725章 白也真劍仙,劍靈則不然:“只是那個陳清都,脾氣確實犟得沒道理了,傳聞昔年道祖騎牛過關,陳清都都沒正眼瞧,一巴掌將某位王座大妖打回古井底部,陳清都也一樣視而不見。”


牛刀用來幹嘛?殺雞焉用牛刀?所以牛刀當然是用來殺牛的。按照名字,這個大妖的尋仇對象看來是藕花福地觀道觀的觀主。因為觀道觀那位牛鼻子老道的原型,就是老子騎青牛出關時的座下青牛。


出處 第722章 飲者留其名,老夫子要翻書:他化名“牛刀”,名字取的可謂粗鄙至極,他與其餘王座大妖盯著浩然天下,各取所需,不太一樣,他真正的尋仇對象,還在青冥天下,甚至不在那白玉京,而是一個喜歡待在蓮花洞天觀道的“年輕人老傢伙”!


不過喜歡待在蓮花洞天觀道的應該是道祖才對?


出處 第479章 自古飲者最難醉:“我先問你,東海觀道觀的老觀主,是不是一心想要與道祖比拼道法之高下?”陳平安點頭。崔瀺又問,“那你知不知道,為何世人喜歡笑稱道士為臭牛鼻子老道?”


陳平安說道:“因為傳言道祖曾經騎青牛,雲遊各大天下。”


崔瀺輕聲感慨道:“這就是線頭之一。那位老觀主,本就是世間存活最悠久之一,歲數之大,你無法想象。”


陳平安別好養劍葫,雙手揉著臉頰,手心皆是汗水。東海觀道觀老觀主的真實身份,原來如此。


所以開啟桐葉洲鎮妖樓大陣的鐵環,應該就是牛鼻環了。

三、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細品網文】 劍來:第726章 真無敵(本章分析)

這是李白的詩句:“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


總管在本章中提及了五城中的兩城:青翠城、神宵城。


在漢朝東方朔所著《海內十洲記》中,將西王母所住的崑崙山上崑崙宮描寫得極盡奢華:“其一角正東,名曰崑崙宮。其處有積金,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樓十二。


我個人為十二樓和五城的之量也應該出自這裡。


“精之闕光,碧玉之堂,瓊華之室,紫翠丹房,錦雲燭日,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也。”


感覺是因為“紫翠”和“紫氣”之間為了避諱,就改成了“青翠城”,盲猜一下總管後面對剩餘三樓的起名可能有:“碧玉城”、“錦雲城”、“朱霞城”、“瓊華城”

四、術家的學問根本

【細品網文】 劍來:第726章 真無敵(本章分析)

在《劍來》中,總管說此“術”非陰陽家之術,並且說在諸子百家裡術家是墊底的。其實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現實中理論界認為先秦諸子百家中根本沒有“術家”這個說法,而是作為法家的分支“術派”


《劍來》中嘲笑“術家”的根本學問就是術算,打算盤那一套,為“商家”所發揚光大,其實不然。


崔東山曾給陳平安說過一個古老的讖語:“術家得天下。”


若是末法時代,術家得天下的話,我覺得此“術家”就是以先秦諸子百家法家中的“術治”為原型。


戰國時期的法家重要人物,申不害,以“術”著稱。他曾言:“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號,臣如響。君設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詳;君操其柄,臣常其事”


簡單的翻譯一下就是:賢明的君主就像人的身體,而他的臣民就是雙手,君主號召,群臣便要響應。君主設定大的戰略方向,臣子執行下面細枝末節。相當於中央集權。


此“術”就是策略、權術。現在的大驪王朝在國師崔瀺的輔佐下便是“術治”,也就是末法時代的雛形,人人皆在山下。只有在大驪王朝,山上修士才不會高人一等,視山下人為螻蟻草芥。也只有大驪的皇帝才做到了“君若號,臣如響。”


而不是像其他大洲的王朝一般,皇帝只是仙門宗派扶持的傀儡。


我認為這便是“術家遺留下來的學問宗旨,依舊可以憑此得道最多”的原因。


五、不敢於墨家真正聯手的原因


【細品網文】 劍來:第726章 真無敵(本章分析)

誠如貼吧網友“心安鄉”所說,我查閱資料後也覺得崔瀺不敢與墨家真正聯手的原因是墨家的重要理論之一“明鬼”,中學時我們只學了“兼愛”和“非攻”,因為“明鬼”理論不符合現代社會主義思想,所以被摒棄了。


其實儒家和墨家一直不太對路,亞聖孟子就曾言:“楊、墨之言盈天下,天下不歸楊(楊朱學派)則歸墨(墨家)”。並一口咬定兩家宣傳的是邪說。


什麼是“明鬼”?即是認為鬼神不僅存在,而且能對人間的善惡予以賞罰。警醒帝王不得濫殺無辜,告誡世人即使在深溪老林、幽澗無人之所也不能無所顧忌的行事,因為有鬼神在監察。


所以崔瀺擔心與墨家完全聯手後,墨家推崇“明鬼”的思想,會使人族為此消失,徹底淪為新的天庭神靈舊部。


六、兵家初祖


【細品網文】 劍來:第726章 真無敵(本章分析)

兵家初祖死後,屍骸被一分為五,淪為爭搶之物。這段描述的原型很像楚霸王項羽。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


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五人共會其體,皆是。


故分其地為五: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這五人可以說都是無名小卒,最後卻因為分屍項羽,封侯獲賞。和原文中“不一樣死在了他眼中的螻蟻手中?”比較吻合。


另外蚩尤死後也被黃帝五馬分屍,屍骸被拋於天地五極。同時蚩尤也被後世尊為“兵主”。


七、齊靜春之希望,陳平安之囹圄


【細品網文】 劍來:第726章 真無敵(本章分析)

讀到這裡突然生出一絲悲切,陸沉說的挺對,一個懵懂少年,當年又能知道些什麼,事實上還是齊靜春想要如何。


感覺就像父母對子女的殷切希望,一切選擇路數都給你安排好了,有劍主姐姐認主,有文聖老秀才當師父,有阿良做朋友,有左右這樣的師兄。


甚至連寧姚都是當年陸沉一手牽就的因緣。陳平安的父親打碎兒子的本命瓷,就是為了讓其子不用再淪為牽線傀儡,而我們作為上帝視角看到今天,陳平安之人生又何嘗不是處處充滿了被安排的痕跡呢?


總管在文中曾言:“混吃等死,小富即安,飛黃騰達。各有各的緣法,未必有高下之分。”今天這個結果,對陳平安來說就一定是好的嗎?


只不過最終從齊靜春的一點希望,變成了陳平安自己的全部人生。


現實中有多少人是因為父母的一點希望,變成了我們自己的全部人生呢?


讀至此處,心有所慨。絮絮叨叨,不喜勿噴。




本文由“細品網文”原創,今天的分析到這裡就結束了,希望大家喜歡,歡迎各位書友討論、指正。最後希望大家搜索關注我的微姓工種號“細品網文”,您的回覆和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