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慌了嗎?

最近,你慌了嗎?

主播| 小歐

最近,你慌了吗?

最近,全球資本市場都開啟了“過山車”模式,不論是漲勢中斷開啟大幅震盪的A股,還是活久見的全球股市連環熔斷,都著實讓投資者體驗了一把瘋狂的感覺。

當然,心肝亂顫之餘,基民們的各種疑問也層出不窮。今天,我精選了近期被問到最多的幾個問題,在這裡和大家一一分享~

最近,你慌了吗?

近期市場持續下跌,不少基民的收益都被抹去了大半,所以我非常能理解大家想要贖回保住僅存 “勝利果實”的心理。但是,我

並不建議大家基於對市場短期走勢的判斷贖回

為什麼呢?

近期市場的下跌,有外部疫情引發全球資本市場恐慌的催化,也有很多基本面差但前期因市場情緒而跟漲的公司泡沫被刺破的因素。短期來看,市場利空主要來自於投資者情緒的波動和一些前期炒作概念的公司現出原形;利好則主要來自於中國和全球的寬鬆政策,且目前尚未看到終結跡象。因而,短期A股可能維持寬幅震盪行情,不會有全面大牛市,也沒有持續大跌的風險

市場在經歷本輪調整後,有望持續展現動力。中長期來看,隨著中國不斷擴大金融市場準入、外資流入逐漸加快步伐,

A股市場將愈發成熟,長期向上的可能性較大。5G、新能源汽車、醫藥等板塊存在較好的投資機會

因此,建議大家不要太受當前市場恐慌情緒的干擾而貿然贖回,這樣很容易錯失突然開始的上漲或結構性行情。當然,如果你所持有的基金出現了“重大變化”,比如基金經理更換、基金規模過快增長等;或者買入基金時本身就制定了階段性止盈策略,現在到達了止盈點,那麼是可以考慮贖回的。

最近,你慌了吗?

這個問題和上一個問題本質上其實都是在問現在要不要贖回,我的回答相信大家也心中有數啦。總之,“一跌就跑”是投資中的大忌,不僅會讓短期賬面浮虧變成實在的資金損失,還容易錯過基金後續的上漲。

最近,你慌了吗?

相反,選擇相信基金經理的主動管理能力,忽視市場短期漲跌和損失厭惡心理的干擾,堅持長期持有,結果往往不會讓你失望。

最近,你慌了吗?

近期科技股一改前期上漲勢頭,回調明顯。表面上看,是疫情引發了科技股的下跌。但其實,不管有沒有疫情,科技股的階段性下跌大概率都會出現,只是早或晚的問題。

因為短期以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和半導體為龍頭的科技股,已經出現了“交易擁擠”的現象,不少基本面較差的公司也實現了不該享有的漲幅。

但換個角度來看,目前的下跌可能是好事,可以使好公司的價值更加凸顯,同時刺破泡沫。中長期來看,本輪科技週期仍處於爆發前期,市場在經歷充分調整後,科技板塊依舊有望表現強勁,成為超額收益主要來源

所以,買入了科技基金的小夥伴不要過於驚慌,目前的調整大概率只是暫時的

。另外,從基金投資的角度來看,由於科技基金一般波動較大,不建議大家配置過高倉位,更推薦以定投或分批買入的方式進行佈局,平抑波動。

最近,你慌了吗?

最後我想說,面對疫情、面對大幅波動的市場,恐懼和驚慌都是難免的。但越是在這樣煎熬的時刻,我們越要保持頭腦冷靜,理性決策。

不論是加倉還是減倉、佈局還是避險,都要是基於自身的投資需求投資紀律而非對市場的短期判斷情緒干擾。因為恐慌之下順應本能做出的決策,往往會讓我們得不償失。遠的不說,春節後開盤首日贖回的那些人,就是最好的案例。

投資路上無人不煎熬,寂靜蟄伏,才能靜待花開。

與君共勉。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應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者獲取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第1期:是誰,“偷走”了我老媽的收益?第2期:對不起,這隻基金只讓你賺到了6%!第3期:醒醒吧,這樣可不是啥好基金第4期:養基太難?多半因為這事沒整明白!第5期:好好的基金,我咋一買就跌!第6期:數據告訴你,基金投資到底該不該擇時?第7期:都3000點以下了,我還能買基金嗎?第8期:多拿無益,同時持有幾隻基金最合適?第9期:

買基金不賺錢,竟是DNA惹的禍!第10期:基金都漲這麼高了,我還能買嗎?第11期:基金公司的人都在買些啥基金?

第12期:醫藥基金現在還能買嗎?

第13期:同樣是定投,為啥別人的收益比你高?

第14期:百萬基民數據大起底,哪些“神操作”才能賺錢?

第15期:那些2800點以下進場的人,後來怎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