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為什麼不稱帝?

白囟


曾國藩根本沒有想過稱帝,只是利用湘軍鎮壓太平軍,以達到他功成名就的目的。

曾國藩以科舉考試進入仕途,在古代儒士都是以深受傳統的“ 內聖外王”、“治國平天下”的儒家價值理想薰陶,有著強烈的事功心理。

曾國藩組建湘軍30多萬,清廷想利用湘軍鎮壓太平軍,來穩固其統治,同時猜忌、防範和牽制湘軍,以免威脅到清廷。

如果曾國藩僅憑擁軍30多萬,是不可能稱帝的。最後曾國藩為了自保,裁減湘軍。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曾國藩受儒教思想影響

在封建社會里,儒士都有著強烈的功名慾望。想憑藉自己的學問進入仕途,忠君愛國為前提。極於表現自己,建功立業,成就帝王之師,光宗耀祖為使命,是他們的最高理想。

曾國藩出生於寒微之家,受到家庭影響頗深,祖輩讀書識字的不多,教育子孫後輩“大以不學為恥”。希望以讀書獲取功名,以壯門眉。

曾國藩處於內憂外患的動盪年代,進入仕途以後,抱著極的願望,澄清天下,挽救衰世,中興朝廷為已任。以曾國藩為首的儒士群體,胸懷大志,抱著憑湘軍鎮壓太平軍為突破口,建功立業,還一個太平盛世。

曾國藩以忠誠為基點,保持儒士的優良傳統,來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太平天國失敗後,上表朝廷,裁減湘軍,自剪羽翼,以保晚節。《清史稿》記載“國藩事功,本於學問”,從此可以看出,他對朝廷忠誠不二,自己只是做學問的文化人。

二、朝廷對湘軍的利用與制約

太軍天國接連取勝,清廷的八旗綠營軍連連失敗。在沒辦法的情況,要求曾國藩組建民團,來鎮壓太平軍,同時朝廷防範與節制湘軍,以免威脅到朝廷。當時組建湘軍,其實屬於地方武裝,沒有規劃為國家兵制。

在道光皇帝給曾國藩下詣:“前任丁憂侍郎曾國藩隸籍湘鄉,聞其在籍,其於地方人情自必熟悉,著該撫(張亮基)傳旨,令其幫同辦理本省團練鄉民、搜查土匪諸事務,伊必盡力,不負委託。”

當時清廷都沒有重視太平國,以匪來清剿來目的,沒有想到後來太平軍實力太過強大,使清廷的八旗軍接連失敗,無法抗衡。

曾國藩在長沙練兵時,遭到綠營軍和地方官的排擠,實際上是滿人對漢人的猜忌。操兵結束後,出征討伐,咸豐皇帝心存戒備:“文宗以國藩一人兼統水陸軍,心憂之,特詔貴州提督布克慎自黃州還, 赴其水營, 詔(湖廣)總督臺湧會其師”。曾國藩從練兵到出征,一直受到朝廷防範和節制。如果曾國藩越雷池一步,小命都不保,哪裡還有心思,起兵稱帝的想法。

朝廷對曾國藩採取的措施是“又拉又打”,一方面太平軍進軍迅速,綠營軍潰敗,另一面想借助曾國藩來鎮壓太平軍。

曾國藩在江西的一年多,舉步維艱,處處受到牽制,工作非常不順利,“曾文正以客軍羈江西,外逼石達開,韋昌輝諸劇寇,內與地方官相抵牛吾,其艱危窘辱,殆非人所堪。”

曾國藩為了籌措軍糧,處處碰壁,使他心灰意冷。於是他借父親的死,請辭回家丁憂。

曾國藩回閒置了一年左右,重新回到湘軍任職。他的處境才逐步改善,這是因為,咸豐帝已經看出, 湘軍是鎮壓太平天國、保住大清江山的主幹力量,不加利用,是達不到目的。

太平軍失敗後,曾國藩擁有湘軍三十多萬,朝廷的大臣開始彈劾,特別對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進行打壓,以曾國荃縱容湘軍在天京殺人搶奪為由。曾國藩意識到“兔死狗烹”危險。立即上報朝廷,裁減湘軍,並自請湘軍將領掛空閒職位,最後來得到慈禧太后對他的表彰。


史學長空


《甄嬛傳》裡有一句話說的很好,“當皇帝未必是天下第一得意事。”古往今來,不得善終的皇帝要比壽終正寢的皇帝多很多,以至於有人還推導出了皇帝是高位職業的說法。曾國藩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聰明人,用他自己的說法““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所以,他沒有在戰爭勝利之後志得意滿,狂傲自大,篡位自立,而是採取了最正確的方式保全了一世富貴和子孫平安。

從當時的情況看來,曾國藩的決定是正確的。他稱帝自立第一沒必要,第二沒能力。

首先,當時的曾國藩已經是坐擁四省的大權,勢力輻射範圍達到了整個江南,職權相當於清朝的兩個總督。可以說的上是位極人臣,權勢熏天。但是他的頭腦是清醒的。他親身經歷了太平天國的始末,縱使文有馮雲山,武有楊秀清的洪秀全也只能落得個慘淡收場,他如果舉兵謀反真的能夠做的比他們好嗎?滿清不是南明,心思縝密的慈禧太后也不是南宋的謝太后。他當時已經是漢臣之中的第一把交椅,如果他不謀反榮華富貴唾手可得,可是一旦起兵謀反這些東西會瞬間化為烏有,父母妻兒還會受到滅頂之災。太平天國荼毒江南百姓、滅絕孔家賢聖,他正是以保衛鄉梓,守護名教的口號才聚集起來了湘軍數十萬精銳,可是他如果起兵反叛,這些人會不會跟隨他就難說了。而且以臣叛君是儒家的第一戒條,他如果這麼做必然會喪盡天下讀書人的支持,他的後方就堪虞了。所以說,他起兵稱帝根本沒必要。

此外,曾國藩的軍事水平實際不高,是屢敗屢戰的拖字訣才讓他等到了太平天國內訌,才讓他有了可乘之機。有人統計過,他親自指揮的戰役成功率微乎其微,幾乎每次都是大敗而回。但是他在後方戰略規劃的卻往往能取得勝利。這也讓曾國藩明白他只能為帥,不能為將。而且,從太平天國的經驗教訓中他也認識到滿清雖然昏庸但還不是日薄西山,還有很多人支持著它。慈禧太后上臺後,湘軍的很大一部分後援糧草和武器輜重都是要經過地方政府之手才能夠到達湘軍的手上。慈禧太后也因此抓住了湘軍和淮軍的生命線,以至於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藩都要為了後勤糧餉向太后低頭。江南又經歷了太平軍的洗劫,根本無法作為大本營,在這樣的境況下,曾國藩也沒有能力造反。

最後,到了清末滿漢之間的華夷之辯實際上已經沒有多少人關注,廣大的漢人士大夫已經把尊孔的大清視為本朝,已經與之融為一體,所以,恢復漢人江山對於他們並沒有什麼鼓動力。加上曾國藩身邊還有一個野心勃勃的弟弟曾國荃,曾國藩也擔心自己會成為第二個宋太祖,所以還不如守住了現有的富貴,搏一個忠君護國的美名來得實在。


經典守望者


曾國藩作為晚清重臣,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了地方武裝,也就是湘軍。並被清廷委以重任,當時就有許多部下委婉的想讓他自立。他寫下了倚天照海花無數,落水高山心自知,這兩句話。成為帝王可能是許多權臣的想法,作為擁有軍隊和實力的人,為什麼不稱帝呢?讓筆者分析一下:

首先,曾國藩是個謹慎的人,不會盲目做出稱帝這樣的大事。雖然湘軍擁有一定的兵力,但同時發展的地方團練還有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等。而且湘軍雖然是曾國藩一手創建的,但也不是鐵板一塊,內部的其他派系也不一定會支持他。一旦冒然稱帝,這些軍隊和將領都不一定跟他一心,到時候,他就是清朝版的袁術,眾叛親離被殺。

其次,作為讀書人,曾國藩忠君思想濃厚。雖然曾國藩是湘軍的主要將領,但不可忽視的是曾國藩是個讀書人。他才回到家鄉組織團練,更多的在學業和仕途上不順。深受忠君思想影響的曾國藩不會冒然現在稱帝。

第三,前車之鑑讓曾國藩不敢為。吳三桂可能和曾國藩是兩個完全不搭邊的人,但是吳三桂和曾國藩一樣都是漢臣,都掌握大量的軍隊,具備獨霸一方的實力。吳三桂因為削藩想稱帝,最後失敗。而同樣在南方有做大可能的曾國藩如果稱帝,在許多方面都將面臨吳三桂的處境,作為清朝的臣子反清,會被完全封建化的百姓視為叛逆,很難獲得支持。而吳三桂作為曾經的明朝臣子,還有反清的理由。而曾國藩時期已經是清朝統治200多年,曾國藩很難取得成功。

第四,清朝雖已衰落,但並非完全不行了。清朝對外戰敗始於道光年間的鴉片戰爭,到道光兒子咸豐年間局勢惡化,但後來又出現了所謂的同光中興,在甲午戰前局勢還算平穩。雖然曾國藩掌握大量的地方武裝,但清朝在北方地區還是有大量軍隊存在,加上蒙古騎兵,軍事力量也不是湘軍可以比的。曾國藩想要稱帝難度很大。

第五,可能的外國干涉,讓曾國藩不敢輕舉妄動。近代以來,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事務干涉過多,包括太平天國運動。而當時清廷算是中國的合法政府,也能夠滿足列強在中國獲取利益的需要。因此在曾國藩和清廷之間選擇,列強大概率的會支持清廷。一旦列強幹涉,曾國藩的湘軍很難應付。

曾國藩素來謹慎,在稱帝沒有較大把握的情況下,他不會也不敢冒然行動。一旦錯走一步,很有可能滿門抄斬。親自把太平軍將領送上斷頭臺額曾國藩,自然不希望自己成為下一個上斷頭臺的人。


舍我談歷史


客觀上,曾國藩沒有稱帝的可能,一旦貿然稱帝,必然身敗名裂。

首先,曾國藩麾下眾將並非鐵板一塊,湘軍內部也存在諸多派系,諸如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勇等,都與曾國藩不是一條心。如果曾國藩稱帝,難保清廷不會拉攏其他勢力去剿滅曾國藩,一旦群起而攻之,到時候曾國藩就是第二個袁術。



第二,南方形勢尚不穩定,太平軍餘孽仍在江西、浙江、福建、廣東等數省肆虐,曾國藩還要率軍南下剿賊。除此之外,北方還有捻軍勢力存在,一旦曾國藩稱帝,面對如此混亂的局勢,勢必騎虎難下。

第三,江南地區雖然富庶,但多年遭到戰火摧殘,已不復當年之繁華。曾國藩如果稱帝,按照當時的局勢,勢必要整軍備戰,而當時江南地區貧弱,不具備相應的物質條件去支持曾國藩造反。



第四,列強未必支持曾國藩。列強最終目的是在中國獲得不菲的商業利益,所以他們不希望中國陷入混亂和戰火。當時太平天國基本上走向覆滅,清廷控制了局勢,如果曾國藩選擇稱帝,中國仍要延續一段時間的戰亂,那麼這對於列強的利益自然是不利的。一旦清廷借師助剿,曾國藩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而從主觀上,曾國藩是典型的儒家士大夫,有事功之念,卻無謀反之想,所以他自始至終沒有過稱帝的念頭。



於是,在剿滅太平軍後,曾國藩老老實實地裁軍交權,最終保全自身,得以善終。


達摩說


第一、是他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使然,他深受晚清理學大師唐鑑的影響,起兵的目的相當明確:保護地主階級的利益;保衛清政府。其個人追求是做一箇中興之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

第二、是稱帝條件不具備。南有曾國藩,北有僧格林沁,這兩人被清王朝倚為肱股之臣。當時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最受器重,擁有一支以強大的騎兵為主的龐大隊伍,不同於八旗兵,戰鬥力極強,而且部署在中原河南腹地,虎視東南,也使曾國藩不敢輕舉妄動。

第三、曾國藩起兵是以忠君保國號召,一旦稱帝,實屬不忠不義,大逆不道,人心必失。


浩哥看歷史


回答這個問題,我從曾父曾麟書的家庭教育和曾國藩本人的成長道路,2個切入點3個方面來分析,他絕對不會稱帝的理由。

一、曾麟書“忠君愛國”的教育觀

我們都知道。古語云“子不教,父之過”,一個人的成長成才,父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曾麟書的教育觀念,是以“忠君愛國”為主體的教育觀。

曾麟書從小就教育子女要忠於朝廷、報銷國家。他不僅教育孩子,自己也是這樣做的。當時太平天國運動已經蔓延到湖南。曾麟書先後送出4個兒子上陣平定太平天國,自己也親自偵察、打擊當地的太平天國勢力。

當時曾國藩非常擔心家鄉的戰況,表示想回家探望,而曾麟書卻回信,“謂中年時竭,力做好官,即是為孝。爾年四十一歲,正是做官之時,為朝廷出力以,盡已職,以答皇恩,揚名顯親。”

從書信中看到,曾父把“忠”和“孝”捆綁在一起,提醒曾國藩要做好官。而曾國藩也說“父親每次家書,皆教我盡忠報國,不必繫念家事。”因此曾國藩不可能違背父親的教誨去稱帝。

如果自己稱帝,他就成了“不忠不孝”之人。

二、曾國藩較為順利的仕途

曾麟書是個秀才,在家塾中當老師。因此曾國藩從小就受正統的儒家教育,從而一步一步踏上仕途。曾國藩的科舉道路非常順利,23歲中秀才,列第17名;24歲中舉人,列第36名;28歲中進士,殿試三甲第42名。

28歲能進入仕途當官,對於古代讀書人來說,可以說光宗耀祖。范進中舉時已經50多歲了,高興的幾近瘋癲。曾國藩又不同於黃巢,科舉屢次失敗後,所做“菊花詩”要殺回長安。

可以說他是科舉制度的受益者,從內心上講,曾國藩並沒有充分的理由去稱帝。

三、曾國藩要為家族去考慮

一個人不僅僅代表他自己,更代表著他的家庭,或者他的家族。我們都知道,曾氏家族在近代可以說首屈一指的大家族。從晚清,到21世紀初期,曾氏家族有名望之人有240多人。

之所以會出這麼多優秀的人才。與曾麟書為開端的家風形成有著密切關係。假如曾國藩真的有自己稱帝的想法,他就不能不考慮,這件事對他的父親和他的8個兄妹,以及後代的深遠影響。

曾國藩有他的歷史侷限性,不可能站在今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如果稱帝,他的家族將會因此蒙羞,會被扣上不忠的帽子,因此曾國藩不會稱帝。


小藍讀史


曾國藩不稱帝的原因具體如下:1.是接管滿清政權需要一套班底,曾國藩沒有;2.是需要強大的軍隊,曾國藩的湘軍數量不足,曾國藩有沒有實力稱帝,從看得見的實力比較;3.是滿清在北方的統治要比南方牢固,曾無法得到北方人的支持,這也是當年孫大炮不得不讓位於袁世凱的原因之一;4.是一旦曾國藩稱帝,左,李等人不會希望看的這樣的局面,從主的阻礙,可想而知;5.最根本的原因,是曾國藩從來沒打算稱帝。曾國藩不僅是儒學大師,而且曾在政壇摸爬滾打幾十年,知道除非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具,否則稱帝肯定是一件得不償失甚至身敗名裂的事情。袁世凱不懂這個道理,冒冒失失的稱了帝,結果招來了千古罵名。

轉發的。



許童童


曾國藩沒有實力稱帝,若強勢稱帝必定玩完!

先不說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相比,實力差距明顯。

只說曾國藩本人情況。曾國藩通過剿滅太平天國運動,保全了清王朝統治,成為一方大員。

在軍事上,曾國藩的實力已經超過清王朝本身,具有推翻王朝甚至自立為王的基本實力,但曾國藩若真的割據一方,強行稱帝,必定成為眾矢之的,各地會以“忠君保國”為由,趁機騎兵滅曾,拿下湘軍,擴充自家實力和底盤。面對聯軍,曾國藩的湘軍是沒有抵抗實力的。

在地位上,曾國藩資格不夠,他是漢人並非不是滿族皇室出身,在大清內部沒有支撐他稱帝的基礎,不會有強而有力的內部友軍支撐。

另外,曾國藩本質上是傳統的,他有強烈的忠君報國思想,要保衛權貴和地主階級利益,不是民眾的代言人,如若稱帝,對各界各方都不是一件好事,他自己的性命也不會久矣。


孤本集


在曾國藩創立湘軍的過程中,曾經有四次被人勸說做皇帝:王闓運兩次、左中堂一次、水師統領一次。但是曾國藩都沒有造反,為什麼?雖有名士相勸,但曾國藩主觀上並沒有要當皇帝的想法。曾國藩從一個艱苦立學的農家子弟到京城高官,其被提拔之快,在滿清歷代都不多見,這顯然與皇家的特殊重用密不可分。因此他對滿清皇朝,心存感激。曾國藩的晚年接受了道家的思想。道家有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功成身退。打下南京以後,曾國藩腦子裡想的就是如何功成身退,而不是怎樣造反。他在勸他的弟弟回家的時候,送給他弟弟很多詩,詩的內容全部貫穿著一個內容,即功成身退。

唐浩明認為,從客觀原因分析,假如曾國藩真的造反了,不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原因有四個方面:一,曾氏客觀上不具備爭奪帝位的實力,雖然他創立的湘軍一時風光無量,他也官至直隸兩江的最高行政長官,但他更清晰地看到,其嫡系打下南京後便徹底腐敗,不可再用,而另一支嫡系水師,在未來的北方戰場上,因缺乏河流可用也失去了優勢。第二,湘軍內部有強大的反對力量。比如左中堂的楚軍。第三,朝廷的防範部署。湘軍的這支部隊,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滿人的朝廷就對它又用又疑。在它打下南京後,對它的防範就更加加強了。第四,大清王朝最得力的部隊——蒙古親王增格林沁在打下南京後由北方迅速南下,他的目標就是盯住南京城。因此,曾國藩不造反也有他清醒、老道、謹慎的一面,他一定看到了這樣一個未來的局面。比那些頭腦發瘋的以他弟弟為代表勸他稱帝的人們,曾國藩更顯得頭腦清醒、目標遠大,正因為這樣,他不想造反。

唐浩明說,曾國藩的人生歷程包括三個層面,第一層是平凡而順遂,第二層是在快樂中度過,第三層是有事業、有成就、能給子孫後代留下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天資不高且出身寒門的曾國藩正是憑藉著自己的文化底蘊、道德原則和政治智慧在人生功名道路上做了一次智慧的選擇。



緣禦寒


曾國藩為什麼不稱帝?

我想你是從在鎮壓太平天國當中,曾國藩所率領的湘軍,十分強勢的角度來提出這個問題的,曾國藩確實十分的厲害,功勞也很大鎮壓太平天國,主辦洋務,治理兩江,可以說都是十分成功大。但我認為他是不會稱帝的有以下原因

1.忠君思想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自明清以來,八股取士,文字獄,東廠西廠等特務機構,密摺奏事等做法,強烈的束縛力中國文人們的思想,以至於它們並不敢生出異心,曾國藩甚至專門寫了《曾國藩家書》來表明自己的忠誠

2.實力不夠

在中國古代,如果一個官員達到了實力滔天的地步,即使自己不想,手下也會逼迫他加冕稱帝,但是曾國藩僅僅有一個湘軍幾座兵工廠而已,與他同等實力的還有李鴻章,張之洞等,他的實力並不突出,而且清王朝的實力也不容小覷

3.存亡危機

清政府面臨存亡危機,如果這時候反叛,必定會為後代所恥笑,罵名也會傳千古,這是他不想看到的。而且曾國藩也是敏銳的感覺到,清政府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清政府真正的敵人是西方列強,而自己若果稱帝根本就無法和西方的列強抗衡,自己也頂多是一個傀儡而已。

5.共和觀念

幾十年與列強的角逐中,深感中國的問題是出現在制度上,甚至想要改變制度的君主立憲都被抵制,曾國藩更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貿然稱帝。

綜上,曾國藩是不可能稱帝的。不僅是因為自己不想,客觀的條件也不允許自己這麼做。而曾國藩也不會自取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