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沒有進賬只有支出的賬單,我意識到,財商要從孩子開始培養。

在封城出不了門的這幾個月,看著沒有進賬只有支出的賬單。你是不是也開始變成了啃老族或借貸族?財商已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概念而已。金錢的管理和使用,正確的消費觀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了。


網上看到很多孩子跟父母要錢的搞笑段子。笑一笑之餘,不經想問一下:為什麼人們,總是覺得錢不夠用?現在月光族、借貸族為什麼越來越多,而且年齡越來越小,多少大學生還沒踏入社會就已經負債累累......

看著沒有進賬只有支出的賬單,我意識到,財商要從孩子開始培養。

這些月光族、啃老族、借貸族,他們也許並不是收入低,而是沒有正確的理財觀念。有的人也許擁有著高薪但仍然月光,他們的錢換成了名牌的包、或精緻的高跟鞋、亦或是限量的口紅、限量的球鞋。而有的人領著一般藍領的工資,卻有著存款、有錢可以理財投資。在沒辦法工作的時候,仍能維持自己該有的生活水平。


理財不是你賺多少,而是你能不能將你的錢在有限的資源中做最優的配置。


財務自由,不是你有花不完的錢,而是哪怕你不工作,你仍然可以過富足的生活而不會為了賬單而操心。


財商是孩子的必備技能


在《富爸爸和窮爸爸》一書中,有兩個爸爸,一個高學歷、一個連初中都沒有唸完。兩個都事業成功、勤奮努力、且有豐厚的收入。但是一個陷入財務問題的泥沼中,一個則成了最富有的人。去世後,一個為家人和慈善機構留下了千萬遺產,一個卻只留下了一些待付的賬單。


兩個爸爸都深信教育的力量。但對於錢的教育卻有著不同的見解。一個認為貪財乃萬惡之源。而另一個則說,貧窮才是萬惡之源。


我覺得兩個人說得都沒有錯,錢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讓它有好壞之分的是人。正如一把絕世兵器。善良正義的人用它就是懲奸除惡、替天行道、是神兵利器。奸險可惡的人用它就是助紂為虐 、為虎作倀、自帶魔性。


貪而取之無道,窮而不思進取,都不是我們應有的理財觀念。


看著沒有進賬只有支出的賬單,我意識到,財商要從孩子開始培養。


而正確的觀念對一個人影響巨大。教育孩子正確的三觀的同時,也要教會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念。


P2P接連"爆雷","校園貸"、"現金貸"問題不時湧現,多頭借貸亂象仍舊存在的現今,正確的理財觀念,才是孩子的必備技能。


四川一位女大生通過網上貸款平臺貸款7000元,扣除一些手續費用後到手只有4000元。然而一個沒有經濟來源的大學生如何來償還這筆"鉅款"?而還不了的結局就是陷入了以貸養貸的死循環,最終導致自己揹負了36萬元的虛擬債務。


未來也許還會有很多我們現在尚不可知的誘惑。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以自身應萬變。輸入正確的理財觀念。學習正確合理的賺取與使用金錢。以不變應萬變。


財商的培養從給孩子零用錢開始


孩子的財商要從管理他自己的零用錢開始。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孩子手上沒有錢,當然不知道怎麼去管理和使用自己的金錢。就像畫畫,就算聽再多繪畫的理論,繪畫技巧,不去動筆,你永遠不會畫畫一樣。


財商的管理從給孩子零用錢開始。我們通過給孩子零用錢讓他們慢慢了解,如何去管理和使用自己的金錢。


我們可以每個月或者每週,提供定額的零用錢給孩子。而零用錢的多少可以視每個家庭 的情況而定。


和孩子約定我們會支付必要的開支,但是其他孩子自己想要買的東西要用自己的零用錢支付。


孩子的錢可以自己保管,但買東西前要先問過大人。只要是安全的、健康的東西,就讓他們自己決定買什麼,而不要去幹涉。也不要一直碎碎念"哎呀,買這個有什麼用啊"之類的。既然讓孩子去學習,不管是成功的經驗或者失敗的經驗對他們來說都是學習和進步的過程。


看著沒有進賬只有支出的賬單,我意識到,財商要從孩子開始培養。

稍大一些的孩子,還可以讓他學習一些理財的知識。可以在家庭中進行簡單的理財活動。如讓孩子將錢存在父母這裡,每個月可以有一點利息。讓孩子學會分配金錢。零用錢每個月使用多少、存多少、拿到父母那賺利息的有多少、如果還有想要的玩具是否再給自己預留一個長期目標的賬戶等等。


這樣從生活的點滴中,不就教會了孩子低配版的"資產配置"嗎?。孩子有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自己存錢去買,在瞭解了資源有限的同時,也讓孩子瞭解了什麼是延遲享樂。


曾經看到一篇新聞報道,一位媽媽為了培養孩子的財商。給了10萬元讓孩子炒股,可是都輸掉了。這樣反而有些過猶不及了。就像孩子蹣跚學步,還沒會走路,就讓他跑,當然會跌倒。


我們從小處著手,從零用錢開始,讓孩子慢慢養成正確的理財的觀念。才是財商培養的第一步。


財商的培養要學會適度消費


不僅僅是孩子,就算是我們自己,不也是什麼都想要嗎?女人總覺得衣櫥裡總是差那麼一件衣服。男人總是想要更好的、更高性能的車......孩子也一樣,對於孩子來說,玩具箱裡總差那一個玩具。哪怕只是同款不同顏色。


但是,世界上我們想要的東西太多了,卻並不是每一個都要擁有。要懂得取捨,善用我們已有的資源。適度消費。


我們要分清,到底什麼是喜歡的、什麼是需要的、什麼是適合的。買東西之前先問自己:這是我喜歡的、是我需要的、是適合我的嗎?如果三個問題的回答都是"是",再考慮購買。


引導孩子思考什麼該買什麼不該買,學會理性適度的消費觀念。


曾經有一位學生問巴菲特:"上大學時該怎樣通過理財來實現錢賺錢。"而巴菲特給出的建議是,如非必要,就儘量少用信用卡,避免讓自己陷入信用債務中。他說"如果我在18歲或者20歲時就借了錢,那我可能已經破產"。巴菲特還說,自己經常會收到陷入債務危機的人的求救信。他將這些人分成三類,一是失業者,二是患重病的人,三就是因為信用卡透支而欠下債務的年輕人。


從巴菲特建議年輕人"遠離信用卡"中可以看出,巴菲特主張的是一種適度消費的理念。


看著沒有進賬只有支出的賬單,我意識到,財商要從孩子開始培養。


財商的培養學會判斷價格與價值


簡單的價格與價值的評估。


比如孩子花10塊錢玩投幣的遊戲。可是同樣的10塊錢,可以買一輛小汽車。他是願意用同樣的一筆錢,買3分鐘的遊戲時間,還是買一個可以玩好幾個月玩具呢?


可以告訴孩子,同樣的價格有著不同的價值。但是最後的決定,我們不要幫他做出,讓孩子自己做主。他只需要知道同一個價格有著不同的價值,但對於他來說哪一個更值得,他自己會決定。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利。隨著孩子的長大,可能每次都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吧。


時間的價值。


《屌絲男士》和《煎餅俠》大火的導演大鵬分享過自己很有意思的一個經歷:


"我剛來北京的時候就在郊區有了套房,但我從沒住過。我的公司在長安街的時候,我就住長安街旁邊,當公司搬到五道口的時候,我也搬去了五道口,為的就是比別人多一個機會。當主編需要人的時候,他打電話我第一個到公司,然後我可以把這個事處理得很完美。"


離公司近的房子也許租金不便宜,但你可以很快的到公司,你失去的是金錢,但贏得的是時間,亦或許是一個多出來的機會。郊區的房子租金也許相對便宜,但是你回家的時間成本,你坐車到家後精疲力竭的精神成本。也許就不是價格貴與便宜可以來衡量的了。


時間才是失去了就永遠不會回來的了。時間的價值是用金錢所無法衡量的。


看著沒有進賬只有支出的賬單,我意識到,財商要從孩子開始培養。


鼓勵孩子管理好金錢,也要鼓勵孩子力所能及的付出。


比如家人的生日到了,孩子利用他自己的零用錢的一部分,給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買一張賀卡或者買一朵花。


孩子在用自己的零用錢給家人付出的時候,不僅讓他們學會感恩,也感受到滿滿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