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衛”的東方之行,詳解蘇-27戰鬥機來華始末

“我愛祖國的藍天,晴空萬里,陽光燦爛”閆肅老先生創作的那首《我愛祖國的藍天》伴隨著電影《中國機長》再次傳到每個國人的耳畔。今天神州大地,鷹擊長空,鵬程萬里,各種型號的戰鬥機展翅翱翔,你追我趕。它們是我國防空力量的核心和主力,他們保障了我國的領空安全,他們是我們建設一隻現代化軍隊的底氣所在,提到我國戰鬥機的發展歷程,就不能不提到一款經典機型——蘇-27戰鬥機,它的引進對我國空軍現代化建設影響深遠,甚至可以說它是我國戰鬥機現代化的一個開端。

九十年代亞洲進入三代機時代,我國面臨的空中威脅不斷加大


“側衛”的東方之行,詳解蘇-27戰鬥機來華始末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東亞地區開始邁入第三代戰鬥機時代,拉起一波軍備競賽,我國周邊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始大規模換裝第三代戰鬥機並逐步淘汰二代機,給我國的本土防空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鄰國日本開始裝備F-15J型戰鬥機,其自主研發的F-2戰鬥機(裝備了西方第一款級載相控陣雷達J/APG-1)也即將投產,韓國已經開始裝備美製F-16“隼”式戰鬥機並且計劃引起生產線自行進行組裝。更加眾所周知的是對岸開發的IDE“經國號”戰鬥機(有人把它譽為亞洲人的第一款三代機),購買美軍F-16C/D戰機的談判也談的差不多了,對岸還看中了法國幻影2000-5戰機的超視距打擊能力(其搭載的RDY雷達和計算機在九十年代是強悍的存在)。

“側衛”的東方之行,詳解蘇-27戰鬥機來華始末

幻影2000-5的座艙電子設備放在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也絲毫不感覺落伍。


面臨著周邊這樣一種“百花齊放”“你追我趕”的軍備大環境,如果不迎難而上,不奮起的追趕,還在幻想著用老殲-7拼刺刀用老殲-8那套高速截擊理論出奇制勝,這不是開了玩笑嘛!一步趕不上就會步步趕不上,如果被一浪接過一浪的拍在沙灘上,將會在未來的空戰中處於全面落後的不利局面,好在軍方的有識之士很早就有了清醒的認識,也在努力尋求三代機的賣家改變面臨的不利局面,而此時已病入膏肓急需要物資供應的蘇聯和我們的需求正好珠聯璧合。

蘇聯人原本不想賣,能喝酒起了大作用


“側衛”的東方之行,詳解蘇-27戰鬥機來華始末

米格-29是個小短腿,適合無縱身的小國,不符合疆域廣袤的中國。


起初蘇聯打算向我們推銷的是米格-29戰鬥機,米格-29本就是蘇聯計劃的出口型戰鬥機,前蘇聯PFI“輕型前線戰鬥機計劃”的產物,搭載了N-193“黑縫”脈衝多普勒雷達,作為一款前線戰鬥機,皮實耐用對機場保障設施的要求很低,用雙發的輕型機近距離空戰的機動性也是絕佳的,但它的缺陷一樣很突出,最遠航程不過1400公里,作戰半徑也就300公里到400公里的樣子,“機場保衛者”的大名就是這麼來的。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前線戰鬥機是戰時的消耗品,要求可以短時間內大批量生產,它的定位就是給低端戰時消耗產品,再者應對歐洲地區前線作戰也不需要太大的航程。

“側衛”的東方之行,詳解蘇-27戰鬥機來華始末

中國國土廣袤,幅員遼闊,我們需要的是長航程的重型機,這一點我們派去的專家頭腦很清楚。我們很清楚,蘇-27是壓箱底的東西,蘇聯人自然是不情願賣的,所以我們就投其所好,跟他喝酒套近乎,酒桌上拉關係!(看來能喝酒也不見得就是個壞事)中方談判代表林虎將軍調來一位深不見底的干將跟老毛子拼酒,“伏特加”下肚如喝涼水,喝趴下了出席的17名蘇聯軍官,為我們順利拿下訂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蘇-27來華,對我國國防工業影響深遠


“側衛”的東方之行,詳解蘇-27戰鬥機來華始末

1991年5月,中國《航空知識》雜誌社刊登了一幅蘇-27在五星紅旗後照片作為封面,西方世界還被矇在鼓裡。

1990年11月1日,中蘇簽署了《中蘇政府間軍事合作混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紀要》,12月28日,中國購買24架蘇-27SK戰鬥機和27架蘇-27UB(雙座型教練機)。蘇聯解體後葉利欽總統繼續履行協議。後來又經過了多輪談判桌上的較量,96年中國引進了生產線,開始自行組裝蘇-27(或者可以叫殲-11了),後來神州大地上就滿是“側衛”的身影了,從蘇-27SK到殲-11A,後來的殲11-B/C,殲-15“飛鯊”艦載機,殲-16多用途戰鬥機。從機械掃描雷達到新型相控陣雷達,從機械儀表到大塊液晶顯示屏,從引進的俄製R-27/73導彈到PL(霹靂)系列國產空空導彈……我國實現了從引起到模仿,到再突破與創新,但這一切依靠的都是最初蘇-27那個優秀的平臺。

“側衛”的東方之行,詳解蘇-27戰鬥機來華始末

巴倫支海手術刀,蘇-27劃破挪威P3B巡邏機的發動機,一戰成名。


強勁的發動機,修長的線條,高聳的胸膛,就像個有血性的解放軍戰士,開起中國空軍第三代戰鬥機的大門的鑰匙,推動我國戰鬥機發展再次跟上世界先進水平。

蘇-27引進背後的趣事,狗皮大衣的故事


“側衛”的東方之行,詳解蘇-27戰鬥機來華始末

蘇聯人排隊購買生活必需品,可以看到貨架已經空了。

當時的蘇聯已經病入膏肓,日用物資嚴重匱乏,經濟困難,我國一時也拿不出這麼多的外匯,所以雙方的部分款項採取了以物易物的手段,蘇聯人要三件東西:毛毯,暖水瓶,裘皮大衣(即狗皮大衣)。據說為了這一萬件狗皮大衣,捕殺掉了山東、河南、安徽三省所有的狗,當地一度鬧了“狗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