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这几个"坏习惯"别惯着,该打就得打,六岁之前给他立规矩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而孩童时期就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间,这个阶段培养好的习惯就能成就孩子,但同时也是最容易形成坏习惯的阶段,父母一定要注意引导,假如发现孩子有以下几个毛病,千万别惯着,该打就得打,六岁之前再不管就晚了。

孩子有这几个

1.不如心意就闹事

其实作为家长,应该对这样的场景习以为常了:孩子看见某个喜欢的玩具,家长不肯买,孩子就大哭大闹了,有的甚至直接在地上撒泼打滚。有些家长看见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就心疼了,立马满足孩子;也有家长因为在公共场合面子下不来,而顺孩子的意;当然也有暴躁的家长当街教训孩子的......

孩子有这几个

2.不尊重长辈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里边老人经常对孩子娇生惯养,再加上的所谓的"隔代亲"问题,导致孩子觉得自己在长辈面前,就能为所欲为。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毫无顾忌出口成脏,根本不体谅和体会长辈的感受。

孩子有这几个

3.不守规则

18年的"公交车上玩闹男孩被背摔踩头"的视频刷爆网络,小男孩因伸脚轻蹭一青年男子,而被该男子一把抡起重重摔在地上,并在头部连踹三脚。想这类悲剧原来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小男孩从小就建立了规则意识,那他就不会在公共场合喧哗玩闹、不会去踢人激怒他人;而青年男子如果从小就有规则意识,也不会控制不住情绪暴力伤人。

我们所处的社会本就是一个有规则的社会,正是因为有序的规则才让大家的生活正常的运转,才让大家感受到安全和公平,一个人若是没有规则意识,在外必定会磕碰得头破血流,更谈不上前途和未来了。

孩子有这几个

4.会刻意说谎

孩子说谎的问题时普遍存在的,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们自主意识形成的阶段,有自己的小心思,做错了事,就喜欢说谎,掩盖自己的错误。对于这种情况,宝妈们一定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否则孩子长大,这种习惯只会更严重。

孩子有这几个

5.坏脾气易怒

好多父母和老一辈的人在教育孩子时,还用以前惯用的一些哄孩子的方法来教育。比如孩子绊倒了,就打石头,打桌子。孩子一受委屈,就把错误归在别人身上。久而久之,孩子只要稍微不顺心,就对身边的人大打出手,假如父母不制止,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孩子有这几个

像6岁前的孩子,家长务必要让他们知道这几点:不能有粗俗、粗野的行为:如有纷争时打骂他人是不可以的;不能随意打扰他人:如公共场合不能喧闹;谁先拿到物品就先使用,后面的人须排队等候: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先来后到规则);不拿别人的东西,也要保护好自己的东西:培养孩子的物权规则;做错事要道歉,也有权利要求别人道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遇事不逃避。

家长也要明白,有时候该打就打,让孩子长记性。否则等孩子长大啦,只会越来越任性,想要纠正,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弄不好孩子就叛逆犯错。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3-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孩子有这几个

贝塔小时候就看了不少的绘本,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

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孩子有这几个

这套书一共有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诚实守信、不乱发脾气、自我保护、克服恐惧、团结友爱、知书达礼、分享快乐、我能行、形成好习惯

孩子有这几个

10册不过是69.9元,还可扫码畅听,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后,已经很累了,想给孩子讲故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孩子有这几个

3-6岁是孩子形成习惯的关键期,若不注意引导,坏习惯极易养成,坏习惯一但定型可就很难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这些坏习惯,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温和而坚持”的改正过来!

下方可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