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和小程序開店,實體商家怎麼選?

很多人在疫情期間會想起2003年的阿里巴巴。憑藉強大的組織和執行能力,阿里熬過了非典,並在5月10日之後成功推出了淘寶,於是這場非典疫情無意間奠定了隨後17年中國電商事業的廣闊格局,也見證了其爆發性的增長。

以非典時期的零售變化為參考,再將視野拉回到眼前,當下新冠肺炎疫情或許也在給未來零售行業的飛速發展提供新的啟示和契機,為中國零售業新事物的誕生創造可能性。 由此,騰訊推出的小程序在此危機下,迎風而上,新實體電商之門的開啟,讓無數實體行業在疫情之下展開自救!這也在意味著,BAT的兩大巨頭將在電商領域一較高下!

到底小程序和淘寶這兩個新老派電商平臺,哪個更符合未來商業趨勢?對商家而言,又該作何選擇?本文將從兩者的模式、客流方面,進行深度的對比分析。


淘寶和小程序開店,實體商家怎麼選?

一、模式對比

淘寶:淘寶本質上是個搜索電商,運行的是一套中心化交易規則,所有買賣邏輯都是建立在用戶搜索上的。好處是對消費者來說相對公平公正(注意:只是“相對公平”而已,刷單刷好評等亂象依然存在),消費者可通過搜索貨比三家和價比三家。

小程序:小程序是一個“社交+搜索”的去中心化平臺。用戶既能通過微信搜索找到想要的商品,也可從微信好友對話、群聊、朋友圈、公眾號文章、自媒體大號中直接關注到某商品,最短路徑購買成交。

比較分析:對商家而言,電商最好就是“一錘子買賣”。搜索最大的弊端就在於,一旦用戶搜索了,他一定會不斷地比價比貨。當消費者在淘寶重複“搜索、比價、思考”的動作時,對比到最後未必就會選擇你。

而小程序極簡極輕,沒有那麼多空間給消費者反覆比較。消費者通過社交化進到一個小程序店鋪,喜歡就買不喜歡就走。通過場景塑造了購物情境,通過產品激發購物衝動,僅此而已。

淘寶和小程序開店,實體商家怎麼選?

二、客流對比

淘寶:目前,淘寶擁有近 5 億的註冊用戶數,每天的固定訪客超 6000 萬,這是淘寶成立至今整整 15 年的成果。

小程序:目前,微信月活躍用戶數高達11億,一線城市滲透率98%,這是微信推出至今僅 7 年的成果。

比較分析:用戶在哪兒,東西就該賣到哪兒!七八成的中國人口都聚集在微信上,小程序就是一個人口扎堆密集地的店鋪,自然容易獲得客流。

淘寶和小程序開店,實體商家怎麼選?

三、成本對比

淘寶:入駐保證金 1000 元(個別類目不同),天貓最低保證金3萬元,服務費3萬元每年,每筆交易抽取5%~10%(不同的品類費率不一樣)。還有店鋪模板費、數據分析費、攤位推廣費亂七八糟一大堆。基本的折扣、上架、推薦、櫥窗軟件 10 元/月,旺鋪50 元/月。店鋪模板一般30- 200 元/月,高級點的數據分析軟件50- 1000 元/月,官方的數據魔方 3600元/年。

廣告費就更不用說了,直通車鑽石展位無底洞。淘寶光在這塊的收入一天就幾個億,你可以想象一下這廣告費貴的有多可怕!

淘寶和小程序開店,實體商家怎麼選?

小程序:不考慮自己開發的情況下,目前根據市場均價模板,價格不高,微信認證費每年300元,就沒有其他任何隱形費用了。且小程序商城營銷玩法有很多,如拼多多的砍價,每日優鮮的拼團,還有分銷等等多種玩法,還可結合公眾號和微信社群變現,花費看情況,反正都不用被微信抽成。

比較分析:淘寶推出長達 15年之久,入駐的商家已非常多,商品同質化問題很嚴重。同質化帶來的後果就是價格戰,商家的競爭成本自然也會水漲船高。此外,還要投入巨大成本去配合平臺搞各種雙11、雙12、淘寶造物節等促銷活動。這麼一來,商家還剩多少利潤空間?

而小程序問世才3年,具有很大的市場上升空間,而且微信推出了各種福利政策吸引商家入駐,經營起來也沒有淘寶那麼受限,商家們入駐後可大展身手,結合微信生態大玩一番。

淘寶和小程序開店,實體商家怎麼選?

總結:從以上三方面來看,對於中小實體商家而言,小程序的確勝淘寶一籌。對於廣大創業者和中小傳統企業來說,小程序不失為電商轉型的一大機遇。

小程序的製作市場需求是非常大的,小程序成了商家和企業的剛需產品,也就是人人都需要小程序,也都必須要有小程序,藉助微信的流量減少自身拓客成本,增加利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