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美食之廣州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傳說廣州最早的地名為“楚庭”(或“楚亭”)。越秀山上的中山紀念碑下,尚有清人所建一座石牌坊,上面刻著“古之楚亭”四字。不少史籍將“楚庭”視為廣州的雛型,是廣州最早的稱謂,距今已有2847年。傳說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騎著五色羊,拿著一莖六穗的優良稻穀種子,降臨“楚庭”,將稻穗贈給當地人民,並祝福這裡永無饑荒。說完後,五位仙人便騰空而去,五隻羊則變成了石頭。當地人民為紀念五位仙人,修建了一座五仙觀,傳說五仙觀即為“楚庭”所在。由此,廣州又有“羊城”、“穗城”的別名。

廣州自古以來是廣東乃至嶺南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建築、藝術、宗教、戲劇、音樂、文學、繪畫、工藝、飲食、園林、風俗等各個文化領域,處處表現出悠久的歷史淵源和鮮明的個性。

廣州是中國十大美食之都,民間有“食在廣州”的美譽。

廣州著名的菜點有:白切雞、燒鵝、烤乳豬、紅燒乳鴿、蜜汁叉燒、上湯焗龍蝦、清蒸石斑魚、白灼蝦、幹炒牛河、廣東早茶等。廣州特色小吃有蘿蔔牛腩、牛雜、雲吞麵、及第粥、艇仔粥、布拉腸粉、豬腸粉、荷葉包飯、缽仔糕、雞仔餅等。廣州飲食業由“四園”為代表,分別為東園酒家、南園酒家、西園酒家和北園酒家,再輔以諸如廣州酒家、泮溪酒家、蓮香樓、陶陶居等有上百年曆史的老字號。

白斬雞

又叫白切雞,是一道中華民族特色菜餚,起源於廣東,在南方菜系中普遍存在,以粵菜的白斬雞最知名。形狀美觀,皮黃肉白,肥嫩鮮美,滋味異常鮮美,十分可口。肉色潔白皮帶黃油,具有蔥油香味,蔥段打花鑲邊,食時佐以醬油或特製普寧豆醬,保持了雞肉的鮮美、原汁原味,食之別有風味。又因其用料,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出品的三黃雞(腳黃、皮黃、嘴黃),故又稱三黃油雞。後來廣東各飯店和熟食店都經營“白斬雞”,不僅用料精細,而且還用熬熟的“蝦子醬油”同雞一起上桌蘸食。此菜色澤金黃,皮脆肉嫩,滋味異常鮮美,久吃不厭。

特色美食之廣州

清人袁枚《隨園食單》稱之為白片雞。他說:“雞功最巨,諸菜賴之, 故令羽族之首,而以他禽附之,作羽族單。”單上列雞菜數十款,用於蒸、炮、煨、滷、糟的都有,列以首位就是白片雞,說它有"太羹元酒之味"。如今,粵菜廚壇中,雞的菜式有200餘款之多,而最為人常食不厭的卻屬白斬雞,原汁原味,皮爽肉滑,大筵小席皆宜,逢年過節必備,深受食家及普通百姓青睞。


燒鵝

是廣東省傳統名餚,屬粵菜系。所需的材料有光鵝、鹽、五香粉、柱侯醬、白糖、沙姜粉、生抽、米醋、麥芽糖、橙紅色素。

燒鵝源於燒鴨,鵝以中、小個的清遠黑棕鵝為優,去翼、腳、內臟的整鵝,吹氣,塗五香料,縫肚,滾水燙皮,過冷水,糖水勻皮,晾風而後醃製,最後掛在烤爐裡或明火上轉動烤成,斬件上碟,便可進食。燒鵝色澤金紅,味美可口。

特色美食之廣州


紅燒乳鴿

是廣東省傳統名菜之一,屬於粵菜系。主要材料有乳鴿,特點是皮脆、肉滑、骨嫩、多汁。

特色美食之廣州

民間一直有“一鴿勝九雞”的說法,紅燒的乳鴿外酥裡嫩,吃紅燒乳鴿,大部分人是連骨頭也不放過,因為經過滷煮再油炸的乳鴿的是香到骨子裡的。


幹炒牛河

幹炒牛河是一道由芽菜、河粉、牛肉等材料製作而成的粵菜。廣東地區的特色傳統小吃之一。於清末民初年間發明。

特色美食之廣州

河粉又稱沙河粉,源自廣州沙河鎮。通常煮法是放湯,或炒制。幹炒牛河被認為是考驗廣東廚師炒菜技術的一大測試,手藝好壞一試便知。


腸粉

源於廣東羅定,是廣東著名的傳統特色小吃之一。腸粉按地理(口味)區分較出名的有廣州的西關腸粉,普寧腸粉,揭陽小巷裡的潮汕腸粉、潮州潮汕腸粉,雲浮的河口腸粉,梅州的客家腸粉,鬱南的都城腸粉、澄海腸粉、饒平腸粉、惠來腸粉等。

廣州的腸粉呈現透明狀,口感比較q彈,一般醬料是醬油及其他醬製成,口感較甜,配菜多為生菜。潮州的腸粉呈現白色,口感香糯,醬料多為耗油花生醬,配菜各式各樣。

特色美食之廣州

乾隆年間,乾隆皇帝遊江南那會兒,受了吃客大臣紀曉嵐的蠱惑,專門轉到羅定州吃龍龕餈。當吃到這種“夠爽、夠嫩、夠滑”的龍龕餈時,乾隆讚不絕口,並乘興說:這餈並不算是餈吧,反而有點像豬腸子,不如就叫腸粉吧。後來他回到了京城,還對羅定的腸粉念念不忘,而腸粉亦因此在廣東傳開了,越開越多腸粉店。


缽仔糕

缽仔糕,是廣東省的地方特色傳統糕點之一。其主料是粘米粉或澄粉、木薯澱粉,以爽滑可口、口味豐富著稱。缽仔糕可以分成兩大類:老式缽仔糕和水晶缽仔糕。老式缽仔糕在以前比較多,多見的是水晶缽仔糕。

特色美食之廣州

傳統的缽仔糕為廣東小吃之一。首創於廣東省台山縣,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清朝咸豐間(公元1851—1861年)成書的《台山縣誌》載:“缽仔糕,前明士大夫每不遠百里,泊船就之。其實,當時馳名者只一家,在華豐迂橋旁,河底有石,沁出清泉,其家適設石上,取以洗糖,澄清去濁,以缽盛而蒸之,非他人所用。”故後人採用缽仔來蒸糕之法一直傳下來,成就如今的廣東缽仔糕,以至風靡全國,甚則海內外。


荷葉包飯

是廣東省傳統的著名點心,屬於粵菜系。這是一種用荷葉包裹著飯蒸熟而成的方便食品,為嶺南地區美食之一。“泮塘十里盡荷塘,姐妹朝來採摘忙,不摘荷花摘荷葉,飯包荷葉比花香。”這首清末《羊城竹枝詞》正好是荷葉飯的寫照。

特色美食之廣州

明末清初屈大均曾於《廣東新語》載:“東莞以香粳雜魚肉諸味,包荷葉蒸之,在裡香透,名曰荷葉飯。”贊其選料精緻,風味誘人,品味兼優,是一種難得的名食。其實荷葉飯出現於一千四百年前,最早記載於《南北朝史話》:公元 557年,梁朝始興郡太守陳霸先奉命陳兵京口,抵禦北齊,糧食不繼,當地民眾以荷葉包裹著鴨肉的飯食送上前線勞軍,支援陳兵打了勝仗。

廣州菜是粵菜的主體和代表,用料廣博,選料精細,技藝精良,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口味上以清、鮮、嫩、滑、爽、香、脆為主,追求原料的本味、清鮮味。既符合廣東的氣候特點,又符合現代營養學的要求,是一種科學的飲食文化。


關注我下期為大家分享更多美食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