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史:中国禅宗的来龙去脉

一、由来

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时代,已经不可考了。大概率的原因是因为,早期的传教是民间行为,官方史料不予录入,民间又缺乏记载。可以被史料佐证的,是如下几点:

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臣伊存来朝,在帝都长安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

公元65年,楚王英已经开始侍奉浮屠了,并提及佛教名词有浮屠、伊普赛、桑门。

公元68年,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来到洛阳,后在白马寺翻译出《四十二章经》。

公元165年,桓帝在皇宫中设立了老子、浮屠祠,当时佛教已经进皇宫了。

公元166年,襄楷上书说浮屠、老子之事,并且提到了《四十二章经》。

公元190年,笮融在广陵、彭城以来割据,起浮屠司,以铜为像。

东汉末年,牟子博作《理惑论》,引用佛经,为佛教辩护。

我们大概可以判断,佛教的思想早在西汉就已经被西域使者带过来了,只是在局部少数人的圈子力传播。王莽篡汉的时候,西域跟中原中止了联系。直到刘秀建立东汉,重新恢复了丝绸之路,而后由西域僧人东来传经。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很多译经师。当时证实中国士大夫喜欢玄谈老庄,周易的时期。


极简史:中国禅宗的来龙去脉

二、形成

鸠摩罗什,翻译《法华经》《维摩诘经》《思益所问经》《般若经》《金刚经》《遗教经》《禅法要解》《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

道安,制定了僧尼规范,编纂了佛经目录,并且注释了一些旧的翻译。

慧远,著《沙门不敬王者论》。

道生,提出“顿悟成佛论”。

梁慧皎,作《高僧传》,记录习禅者二十一人。

道宣,作《续高僧传》,记录习禅者一百三十三人。

吉藏,建立三论宗,作《三论玄义》。

慧远,作《大乘义章》。

信行,建立三阶教。

智凯,创天台宗,作《小止观》。

达摩,带来了南印度的《楞伽经》。

极简史:中国禅宗的来龙去脉

三、发展

七世纪后,中国佛教已经走上“繁琐神学”的道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两种主张。玄奘,去印度找权威经典,想要对中国佛教进行正本清源,不幸的是印度佛教同样也堕落到了繁琐哲学和咒术宗教。玄奘,带回了唯识的心理学、因明的论理学。善无畏、金铡智、不空,来中国提倡密宗,以印度咒术为正宗。这两拨人都没人解决中国佛教面临的问题。

广东大字不识一个的和尚,慧能在韶州、广州一代提倡“新教义”。不用去求净土,净土就在心中。不用去坐禅,你的本性就是禅。不用修功德,见了本性就是功,平等就是德。以前的和尚皈依三宝是佛、法、僧,现在皈依的是自性三宝觉、正、净。他提倡“识心见性,自成佛道”。

极简史:中国禅宗的来龙去脉


神秀、慧能之争。慧能在南方传教火了,神秀被武则天请到神都也赚足了人气。据神秀说,他说达摩楞伽宗的嫡派,达摩→惠可→僧璨→道信→弘忍→神秀。神秀死后,他的弟子也备受尊崇。直到神会的出现,他说慧能才是第六代,神秀是假的。神会因为“聚徒疑萌不利”被贬。后来安禄山造反,神会又跑回去了,因为帮助国家筹备募捐有功,唐肃宗设立神会为第七祖,于是慧能的南宗成了禅宗的正统。

神秀只是造了达摩以下的传人,神会开始造达摩之前的世系。他先是创造了前八世之说,加上中原五代为十三代,后又修订为二十八代说。后来其他人也效仿,造出二十四代说,五十代说等。一时间各种伪史众说纷纭,后来在宋代二十八祖说占据了上风。

神会“北伐”成功,取代了神秀弟子的荣光。全国其他禅师也如法炮制,自称是达摩一派。牛头山自称是出于第四代道信。资州的净众寺庙、保唐寺也说是来自慧能法传。于是全国的禅宗都成一家了,都是纷纷倚草附木,自称是正统,共同尊达摩为祖师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