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養豬業現狀:沒有農民“接盤”巨頭“手握母豬”穩賺不賠


中國養豬業現狀:沒有農民“接盤”巨頭“手握母豬”穩賺不賠


我們國家出臺了很多的刺激養豬的政策,但是豬肉的價格還是降不下來。很多人都沒有認真地想過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特別是一些所謂的專家更是還天真的認為只要不抓環保,給資本利益,讓他們參與進養殖業養殖業就會很快的復甦。事實真的像專家所說的那麼簡單嗎?

我們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一下咱們中國的養豬業現狀,我們就從沒有農民“接盤”沒有農民“接盤”巨頭“手握母豬”穩賺不賠。大家要是有其他的不同意見歡迎一起討論。

中國養豬業現狀:沒有農民“接盤”巨頭“手握母豬”穩賺不賠


中國版的“種子戰爭”正在養豬界上演

目前養豬行業最大的成本是豬仔,豬仔和種子是一個道理沒有豬仔就沒有種子,怎麼可能“長出”豬肉來,所以說控制了“豬仔”就控制了整個“養豬界”。

我們國家有規模種豬場8200多個(2017年的數據)現在種豬場的的數量減少了一些,但是規模卻擴大了,所以實際來說規模種豬場的“產能”是增加的。種豬場的可繁育母豬高達3400萬頭。

我國繁育母豬存欄高峰期是2014年繁育母豬存欄量高達5000萬頭,減少的可繁育母豬絕大部分都是農村的散養母豬,也就是說繁育主豬場產能遞增,而散戶的產能是遞減的。“豬種”已經完全掌握在規模豬場手中了。

目前的仔豬價格非常高,這些豬場無論是自己養殖還是售賣豬仔都是有利可圖的,可以說現在“手握母豬”的人都是穩賺不賠的(倒黴的除外)

中國養豬業現狀:沒有農民“接盤”巨頭“手握母豬”穩賺不賠


早在2016年就有人為養豬界的“種子戰爭”造勢了

我在2016年的一篇知名機構的文章中看到,文章說:2020年我國繁育母豬的數量僅需3500萬頭就可以滿足我們國家的生產需要了,主要的原因是大型繁育母豬企業技術水平迅速提高,繁育母豬的豬仔成活率已達到養豬發達國家水平,一頭母豬一年可產豬仔數量高達23頭(最終成活的豬仔)。

文中還提出散養戶一頭母豬一年成活的豬仔數量僅有18頭,所以散養繁育母豬退出繁育母豬產業是必然趨勢。

這篇文章引用的數據是外國知名機構的數據,可見早在2016年就有人開始打豬仔的主意了。

中國養豬業現狀:沒有農民“接盤”巨頭“手握母豬”穩賺不賠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如果我們所看到的養殖數據不是假的,那麼現在規模豬場控制繁育母豬的就已經是事實存在的了。所以我們說巨頭挾“母豬”操控豬價並不是空穴來風。

目前最為尷尬的問題是沒有人接高豬價這個盤,就連被稱為接盤俠的農民這次也不買賬了

現在的毛豬價格是35元/公斤,也即是17.5一斤毛豬這個價格看似很高但是養豬的卻不一定賺錢。目前的豬仔一斤價格高達50元,這是按斤賣的大多數豬仔都是按個賣的。從很多網友反應的豬仔價格來看豬仔價格從1800元-3000元不等,而一頭豬養到200斤出欄按照目前的價格可以賣到3500元。

一頭豬的最終利潤在500-1000之間,這個利潤看似不低其實只是在盈虧線徘徊。一旦毛豬價格掉到15元以下賠錢的幾率就會大增,如此兇險誰還敢養豬?

中國養豬業現狀:沒有農民“接盤”巨頭“手握母豬”穩賺不賠


扶持規模養殖企圖降低豬價是不現實的,如果不能打破繁育母豬的“壟斷”問題,豬價就很難回落到低價位

規模豬場都是商業化運作,都是精明的商人,如果他們現在從事繁育母豬培育,那麼就可能錯失目前的高豬價行情,所以規模豬場的作用可能也只是加劇豬仔的緊缺程度罷了。

目前的養豬業所存在的問題還是回到了原點,誰都不願意犧牲自己的利益。繁育豬場想要賣高價的豬仔,而規模豬場也不想做“雷鋒”養繁育母豬,這就形成了一個死循環。

中國養豬業現狀:沒有農民“接盤”巨頭“手握母豬”穩賺不賠


我們想要打破這個尷尬的局面有三種方案,大家認為哪個比較合適呢?

第一,再次開啟買買買模式

我們國家很多人都喜歡進口,認為外國的東西便宜,我們這次也可以開啟買買買的模式,反正有人說讓外國人給中國人做佃戶給我們種糧,這次你也可以讓外國人給你做屠戶給你殺豬賣肉。

第二,利用政策

這個我們就不多解釋了,政策是萬能的,讓你降價你就得降價。同樣政策也是可以讓大企業加大繁育母豬的存欄數量的,繁育母豬多了豬仔就多了,豬肉降價也就指日可待了。

中國養豬業現狀:沒有農民“接盤”巨頭“手握母豬”穩賺不賠


第三個辦法就是給予小農戶資金和技術扶持,讓小農戶有能力和大企業競爭,繁榮養殖市場。

大家認為哪種辦法靠譜呢?你還有其他的辦法嗎?大家認為我的這篇《中國養豬業現狀:沒有農民“接盤”巨頭“手握母豬”穩賺不賠》說的有道理嗎?一起來評論吧!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文中部分文字/圖片素材來源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