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丨沒有文字的白馬人,卻擁有璀璨奪目的民歌

白雲從山頂撫過,雪花在身旁飄落,遠方的阿哥吆,那一片片白色的羽毛,可是你放飛的信鴿?木樓裡火塘正熱,五色泡酒端上木桌,遠方的阿哥吆,香甜的美酒我端給誰喝……

看點丨沒有文字的白馬人,卻擁有璀璨奪目的民歌

這是一首民歌,不說旋律,單憑歌詞的語言,就是一首最美的詩。從歌詞中,我們看到了白馬人熱愛生活、坦蕩自在的情懷。她在思念遠在他鄉的親人?她在傾訴心中割捨不下的情愫?她在追懷白馬人漸行漸遠的文化根脈?總之,他們民歌的歌詞是發自肺腑,能感動人的。

看點丨沒有文字的白馬人,卻擁有璀璨奪目的民歌

在川、甘交界的秦巴山腹地,有一個古老的部族,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圖騰和語言,他們就是屹立於歷史深處的古老部族——白馬人。文縣白馬人至今仍保持著遠古的生活習慣,他們聚族而居,深居簡出,在遠離塵世的山野之間代代傳承,生生不息。文縣白馬人有自己的部族語言,但卻沒有自己的部族文字。而且依然保留著農耕時代的鮮明印記,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看點丨沒有文字的白馬人,卻擁有璀璨奪目的民歌

在浩瀚的文獻典籍中,對白馬人隻言片語的記載和關於白馬人的各種傳說,以及他們生動的民歌,讓這個古老部族顯得更加神秘。他們長期生活在文縣大山深處,世代以民歌傳唱他們古老的歷史和生活。在漫長的歲月深處,他們的情感都以民歌的形式來表達,包括戰爭、祭祀、勞作、愛戀、憎恨等。

看點丨沒有文字的白馬人,卻擁有璀璨奪目的民歌

口口相傳的白馬人民歌,是歷經千百年荏苒時光而來,是一個族群曾經的滄海桑田。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在沒有文字記載的族群中,民歌便是他們生產勞動、祭祀休閒生活情景的真實記錄,是他們悲歡苦樂情緒渲瀉的表達方式。比如祝酒歌、敬酒歌、鋤草歌、打麥歌、背柴歌、火把歌、高興歌、結婚歌、舂牆歌、打獵歌、耕地歌等。如果聆聽他們深情演唱,似有遠古的足音在呼喚、在迴盪。

看點丨沒有文字的白馬人,卻擁有璀璨奪目的民歌

白馬人的民歌中大量包含白馬人歷史、勞動、審美及思想信息,這對於研究白馬文化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每首歌還用比興手法,節奏和音調都很美,可以稱的上是古老詩歌的活化石。白馬民歌目前能完整傳唱的達2000多首,而且流傳範圍特別廣,幾乎所有白馬人都會唱,包括敬酒歌、勞動歌。至於專門擅長唱歌的白馬人則被他們自己內部稱作“樂百”,每個村寨都有著名的樂百。

看點丨沒有文字的白馬人,卻擁有璀璨奪目的民歌

然而,改革開放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審美需求提高,特別是影視文化的普及,以及外出打工的盛行,青年一代對“白馬人的歌曲”的興趣也逐漸淡薄。

看點丨沒有文字的白馬人,卻擁有璀璨奪目的民歌

為了能夠讓白馬人民歌繼續發揚壯大,每年春節,文縣人民政府都積極扶持和引導白馬山寨的白馬兒女表演“池哥晝”,組織表演白馬人民歌,定期舉辦“白馬風情藝術節”。從2006年開始,文縣人民政府每年投入5萬元,專項用於白馬藏族民俗文化的調查、研究、整理收集資料的工作。對“白馬人的歌曲”進行了全面的挖掘、整理,部分曲目已搬上了舞臺。

非遺傳承人展播

肅南藏族民歌之凱月蘭

看點丨沒有文字的白馬人,卻擁有璀璨奪目的民歌

凱月蘭,藏族,張掖肅南縣人。從小開始學習和接觸藏族原生態民歌,利用在鄉親聚會、過節、婚禮等場合一同唱歌、交流,在此環境中不斷學習進步,逐步熟練掌握了東納藏族原生態歌曲的唱法、唱調、唱詞。現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肅南藏族民歌的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須知:非遺項目、圖片、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