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也出手!7地明確促進汽車消費措施 車市迎反彈?

3月24日,據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微,浙江印發《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提振消費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到將鼓勵杭州有序放寬汽車限購措施,制定汽車以舊換新和下鄉惠農政策,深挖農村汽車消費潛力。

據中新經緯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疫情期內共有7地推出促進汽車消費政策。在多項利好政策刺激下,車市是否將在疫情期後迎來爆發?

7地出臺措施,補貼購車成熱門

3月23日,商務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聯合發佈的《關於支持商貿流通企業復工營業的通知》指出,穩住汽車消費,各地商務主管部門要積極推動出臺新車購置補貼、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取消皮卡進城限制、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等措施,組織開展汽車促銷活動,實施汽車限購措施地區的商務主管部門要積極推動優化汽車限購措施,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

疫情期內,諸如上述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中央政策不斷出臺,地方也積極跟進。24日下午,中新經緯客戶端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報道,北京正在研究出臺刺激汽車消費措施,其中提到針對北京無車且在輪候範圍的新能源車需求家庭,上半年再釋放不少於10萬個購車指標;儘快推出高排放老舊汽車淘汰更新政策,設置補貼獎勵及購車時限;研究推出限定在郊區行駛的專用小客車號牌,不納入全市機動車保有量調控指標。

浙江也出手!7地明確促進汽車消費措施 車市迎反彈?

商務部網站截圖

不過,24日晚,中新經緯記者再次查閱商務部網站,該文章已被刪除。

據中新經緯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浙江在內,目前已明確出臺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有7地。

相關政策內容中,補貼購車成為熱門方式,如首個推出促進政策的佛山,購車補貼最多可給到5000元/輛;長沙、株洲、湘潭三地也對符合條件的車型作出了最多3000元/輛的補貼;廣州還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車1萬元綜合性補貼。

此外,各地也積極推動“國六”標準排量汽車的消費。佛山、珠海、廣州都表示將對購買“國六”車型的消費者給予補助。

而24日北京促汽車消費被刪文件及浙江所出臺的措施,都直接對放寬汽車限購作出表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曾向中新經緯記者表示,對限購城市而言,提振汽車消費更重要的是增加購買指標而不是補貼。

據悉,目前實行限購政策的有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杭州、成都、貴陽8個城市和海南省。

針對各地出臺的提振車市措施,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分析稱:“如長沙出臺的政策主要是幫助本地車企。本地車企銷量上去了,也會拉動復工需求,幫助車企儘快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產能。而廣州則是為了幫助本地汽車經銷商儘快擺脫資金的困境,儘快恢復經營。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側重。”

利好政策是否將刺激車市反彈?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受疫情影響,今年2月全國汽車銷量為31萬輛,環比下降84%,同比下降79%,這一銷量也創下了自2004年2月份以來的最低記錄。如今,隨著多地利好政策不斷出臺,車市是否將迎來反彈?

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副司長王斌曾指出,目前汽車銷售網點開門營業和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恢復較為遲緩,短期內汽車銷售還將受到一定影響。但中國汽車市場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汽車消費需求依然旺盛。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是階段性的,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生產生活逐步恢復,後期汽車的補償性消費需求將顯著增加。

目前,車市復工情況已在逐步回暖。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24日調研數據,截至當日16時,全國多地142家汽車經銷商集團,涉及4S店共計8569家,門店復工率94.7%,客流恢復率61.7%,銷售效率58.2%,售後效率60.2%。

張翔提出,“4月下旬汽車消費市場或將迎來反彈。如今企業基本復工,大家對出行的需求也逐漸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剛好遇到五一黃金週,大家有旅遊需求,也會迎來銷量高峰。”

“但在汽車消費市場恢復過程中有一個難點,就是疫情過後消費者的收入也相對會受影響,所以也要儘快促進就業環境的恢復,推動復工復產,從而保障消費者有能力去購買新車。”張翔表示。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也認為,疫情穩定後汽車消費市場應會迎來一定的反彈,不過也要取決於經濟情況的預期。“汽車作為大件消費品,若整體經濟環境不樂觀,可能會存在消費延期的現象。但是疫情也促進了另一層次的需求,就是很多消費者對私家車出行的需求會將更加強烈,比方說認為私家車的空間更加安全。此外,近期出臺的促進汽車消費多項政策,也將一定程度上推動車市反彈。”

不過,政策風潮將會持續多久?在目前出臺的各地政策中,廣州、長沙等地都明確表明了目前補貼政策的持續時間,均在本年度內截止。盤和林表示,目前很難預判長期的趨勢,但未來一、兩年內或都有相關的推動政策。


“日後在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具體措施上,要逐步往下沉市場去做,促進消費和各方面的升級。同時要鼓勵技術進步,尤其是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若這些方面取得技術性突破,整個汽車消費市場或將進入新的一輪增長週期。”盤和林表示。(付玉梅 實習生林琬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