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呢?

诗琪


北宋缺将,南宋缺相。这句话,只能说是有一半的道理。

先说北宋,大家都知道,开国皇帝老赵就是武将夺权的一个活生生的事例。所以,北宋立国的基本原则就是防止武将篡权,这个好理解,俺辛辛苦苦从别人手里夺来的江山,不能随随便便就丢了。

纵观五代十国,就是一个武将兴风作浪的黄金时期,武将手里有兵就可以不受天子节制。所以,老赵他最怕别人也这么干,杯酒释兵权就是发生在这个历史背景之下的。

整个北宋一百六十多年,除了太祖和太宗哥俩向北简单用过兵外,基本没有遇到过大规模战争。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交好百年,军备都废弛的比较厉害。你想啊,一百多年的时间,就没打过一场像样的仗,国家承平日久,自然忽视军队的建设和整顿。

从宋太宗开始,以兴盛的科举制度,造就了尤为发达的文官政治。官员从重视门第到重视出身是唐宋的一大转变。文官政治,即“以儒立国”,对政治稳定和文化发展是有正面影响的,这点不能被忽视。

宋太祖曾立下了秘旨:“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言官,违者不祥。”故而,北宋的历代皇帝几乎没有诛杀过大臣,较为文明。当然,谋逆叛乱的除外。即使在北宋后期,有大规模的贬窜士大夫,一般也不开杀戒。老赵家在强调皇帝大权独揽的同时,又兼顾对文臣的体恤宽柔,在我国古代的封建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宋代的文官政治发达程度远超前朝和后代。一大批的的名相不断涌现:赵普、吕端、王安石、寇准、张齐贤、范仲淹、文彦博、司马光……,还有好多,反正是多到爆。

玩笑说,文人多的地方牢骚就多,斗争也多,此话有道理,尤其放在北宋,简直可以称为真理啦!北宋那些个名臣名相,诸如范仲淹、王安石、苏轼、司马光之类的牛人,哪一个不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可惜了,这些主儿在政治观点和治国理念上分歧太大,有的甚至是互相排斥的。不妨读读他们各自的代表作,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读完以后啥感觉?原来大家个个都有被贬的经历,个个都是怀才不遇,个个都是报国无门,个个都是那么的可悲。

其实,你大可不必同情他们,这几个货说到底也都不是善茬。他们往往被贬官后还能再重新被重用,而一旦上台后会把对方往死里整。现在我们认为北宋政治过于“宽柔”,“宽柔”表现为对误国败事者有罪不罚,罚不当罪,罪废复用。

当时宋朝的综合国力无疑要强于辽国、西夏和金朝。但由于畸形发展的政治和军事,形成“守内虚外”的国策,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牺牲军事效能,束缚武将才能,降低武将地位,进而使得北宋末期举国竟无折冲御侮之将。

公元1126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说实话,这个事变的发生,彻头彻尾就是一场意外。意外到啥程度呢?嗯,就连发起者金国自己都没有料到,战事居然发展的如此顺利,自己本来就是想过来茬个架,撩个妹,抢点东西什么的。可没想到,连宋朝的老皇帝和小皇帝都一起抢走了,加上人家的老婆孩子佣人保姆乎拉拉俘虏了三千人。这可如何是好?他们之前没茬过架吗?连起码的棒球棍和啤酒瓶都不准备?仔细一打听,哦,原来他们有一百年都没茬过架了。难怪啊!

于是,在惋惜声中,北宋灭亡了,南宋开始了。事实上,南宋的几位皇帝都还算合格,最起码并不昏庸,比如宋孝宗赵昚,是一个非常想要积极开拓,奋发进取的皇帝,为岳飞平反的就是他,可惜这哥们手上没有可用之人了。

袁腾飞老师曾说北宋缺将,南宋缺相。我觉得前半句有道理,我也认同。可这后半句,我觉得不准确。严格意义上讲,是在北宋刚完,南宋刚建的这段交接期,正好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将,所谓的”中兴四将”就是在这会儿出现的。

真到了南宋时期,尤其是赵构传位于赵昚以后。

当然,赵构这小子当了太上皇,也就是名誉董事长之后,还是要处处压董事长赵昚一头。要求他早请示,晚汇报,屁大点事也得跟他打招呼。

咱之前聊过,这个赵昚是一有为青年,想要北伐,想要还都,多次提及北伐之事。结果,名誉董事长赵构急了,心说,你老子我这皇位来的有点含糊,你天天叫唤北伐,成心找别扭吗。就敷衍他说,等我百年之后,你爱咋折腾就咋折腾,可现在不行。

其实,当时的南宋朝,即使赵构同意并大力支持北伐,也成功不了。为啥?没人呗。那会儿风头无二的“中兴四将”已经死了三个,而且剩下唯一的张俊,其实是徒有其名而已,他早就被赵构收服并且直接参与了陷害岳飞的行动,已经是正儿八经的“议和派”了。

当时的南宋已经是青黄不接了,宋孝宗赵昚是真急啊。他不光着急没有一个杰出的军事人才,他还着急没有一个牛逼的文臣出现,那会儿可真称得上是“文也缺,武也缺”。

综上所述,应该是:北宋缺将,南宋缺斌。对吧?





文史不假


从表面来看,北宋时期确实出了很多名相。比如寇准、韩琦、司马光、王安石、富弼、文彦博、吕蒙正等,在北宋历史中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世之人所称赞。而说起北宋的名将,可就数北宋初年荡平南方的曹彬、潘美等人了。南宋时期缺恰恰相反,乃是名将辈出、奸相横行,如岳飞、韩世忠、孟珙、吴玠、刘锜等都是战功赫赫的不世出的名将,秦桧、汪伯彦、史弥远、贾似道等奸相是一个赛一个的奸。我觉得之所以出现“北宋出相将、南宋出将”局面,实与宋朝国策和历史格局有关。

一、北宋“重文抑武”的国策和较为和平的历史格局。宋太祖赵匡胤作为后周大将,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夺了柴氏江山,他必定不会重蹈覆辙,所以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领军大将对自己的威胁和造反的可能。同时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来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他任何官员都不得过问。军队的调遣和移防等事则须听命于枢密院同时,还实行“更戍法”,禁军的驻屯地点,每隔几年更调一次,而将领却不随之更动,防止军队为将领所私有。

因此造成“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军队没有战斗力,导致在与辽夏金三朝的战争中总以失利告终,败军之人岂可言名将?加之宋真宗时期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双方维护和平局面长达一百多年,边境地区偶尔会有小摩擦,在这样的和平年代,怎么可能名将辈出呢?至于北宋灭亡之时,为什么没有名将站出来,那是因为北宋灭亡得太快,金人一战围汴京,二战破汴京,转瞬之间,二帝被虏,北宋灭亡。

二、南宋苟存偏安的国策和危亡图存历史格局。先说南宋早期,南宋是在战火纷飞的,金兵紧逼情况下建立的。当时金人志在灭宋,因此宋高宗赵构一方面逃窜于海上,一方面诏集诸将领军抵御,总不能打不还手吧,因此给予了武将较大的权力,所以韩世忠、岳飞等人才显山露水,也为此后屡次击败金军提供了先决条件。如果此时宋高宗还执行“重文抑武”的国策,那么可能历史上就没有南宋了。再说南宋政权稳定之后,偏安于江南已成定局,特别是第二次绍兴和议(皇统和议)达成之后,开始撤三大将兵权,奉金国为宗主国,在摇尾乞怜,苟存于世的局势下,才培育出秦桧、汪伯彦、史弥远、贾似道等奸相。

总之,“北宋出相、南宋出将”的说法过于片面,北宋也有名将,只是被名相的光芒掩盖了;南宋也有名相,只是奸相多一点,同时被武将的光芒掩盖了,别忘记南宋可是出了文信国这样的伟人的,他就曾经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


丁姑娘讲历史


北宋早期还是有将的

赵匡胤带着他们纵横南北,打遍天下无敌手,南唐灭了,蜀国灭了……大小花蕊夫人全部被收入后宫,差点结束五代十国混乱局面,一片欣欣向荣,大有收燕云灭北辽重现大唐浩瀚之势

可惜,976年,赵匡胤死的不明不白

北宋被其弟赵光义接手,进入了赵光义时代。这个赵二得位不明不白,对大宋军队防范有佳,他发明了阵图,大军出征万里,自己在家看着图指挥……

后世继任帝王一直到宋徽宗有样学样,大将就这么被困住了手脚……

文人开始主管朝堂

大宋文人权位重,也是从赵二开始

这位皇帝接手大宋之后,也想像他哥一样纵横,接连发动三场战事。第一场,还不错,凭借赵大留下的威风,自己御驾亲征,979年灭了北汉。紧接着,赵二飘了,大军还未修整,开始了第二场战事,他直接进军燕云十六州,去打大辽,结果高良河一战败北,接连大战身心疲惫的大宋将士全线崩溃,赵二自己坐驴车逃跑

经历过战场杀劫的赵二,玩起了阵图

986年赵二派遣大军二十万,兵分三路,自己后方指挥,开始了第三场战争——雍熙北伐,妄图收服燕云。愿望是美好的,结局很残酷,在赵二的指挥下,赫赫有名的杨家将开创者副帅杨业,被俘绝食而亡,主帅潘内疚而终,赵大留下的军中家底,至此而终

两场失败,打断了赵二脊梁,大宋开始了文明外交——修德以怀远,守内虚外,也成了北宋国策,赵二对赵三说

国家若无外忧 ,必有内患。外扰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后来没有多少战功传世的狄青,都成了北宋军中扛把子标杆


灵石蕴珠宝


后周大将赵匡衡称帝后 杯酒释兵权,导致北宋缺将。而南宋时,乱世中出英雄,岳飞,韩世忠,吴氏子孙,等都成长成一代名将。

不过这句话顶多对三分之二,北宋也缺贤相,回想宋徽宗统治的时候,三个宰相一个比一个差。而南宋的赵构因害怕武将谋反,不信任武将。


Bob爱阅读


历史上,宋朝是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的,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后,先是“杯酒释兵权”收归了大将的兵权,随后进行政治改革,将权利收归中央,此后形成外强中干的政治局面。

有很多网站帖子上说“北宋缺将,南宋缺相”,看起来很有道理,那么如何理解这句话呢?所谓的“相”应该是泛指的有能力的文臣,而不应局限于“宰相”;而所谓的“将“就是有能力的武将。

北宋因为外战不多,大多呈对峙状,所以从开国平定天下以后,军方的力量是在被逐渐削弱的,尤其是地方的厢军。一个偃武修文的时代,自然文臣的能力更容易得到凸显,而武将因为内战多而外战少,给人感觉就是镇压农民给力,但是对抗外族疲软。因此给人造成了一种印象就是北宋有一大批能力很强的文臣,而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武功卓著的将领则相对缺乏。


南宋因为处于一个外族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背景下,即使朝廷有想要求和、划江而治,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和外族的作战依然贯穿了整个朝代。这样的一个战乱频仍的时代,必然会涌现出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而在不断的战争中,他们的名声被迅速的提高了。

南宋还给人留下一个印象:就是武将在外面奋力拼杀,结果被朝廷给拖了后腿。这个印象很可怕,给人感觉南宋的文臣不识大局,让人觉得文臣的能力与武将不匹配,因此产生“南宋无相”的感慨。这只是历朝历代文臣武将相互倾轧的一个缩影,不应该就此抹杀南宋文臣的能力,宋末三杰文臣占其二可见一斑。


北宋并不缺将 ,只是北宋的军事制度制约了武将的发挥。毕竟宋太祖目睹之前藩镇割据的乱象,自己也是靠兵变上位的,对军事将领是有很大戒心的。禁军制度,更戍制度和监军制度,都是对武将的极大约束,在这个制度下,再有才能的武将他也发挥不出来。

而南宋所谓不缺将,也就是北宋灭亡之后各地义军将领奋起抗金那段时间特别不缺。那个时代涌现出来的将领,其实很多是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入伍了的,比如著名的中兴四将,只是在那种制度下受到诸多节制,加上大环境的腐败,实在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南宋缺相的说法也不准确。事实上,南宋末期反而是文官气节不比武官差,甚至还有文官亲自组织勤王军亲自带兵上战场。文天祥,陆秀夫就不说了,即便是陈宜中这种人最后都能一片忠心前往海外搬救兵。相反倒是一些驻守军事重镇的核心武将最后投降,给南宋政权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比较可知:所谓“无将”“无相”应该都是相对的说法,应该指的是缺少与同一时期另一个大臣体系相提并论的人物,而不是真的就没有,这个说法过于片面北宋,南宋都不缺乏有能力的文臣和武将,只是宋朝过于文弱,让人有了错误的看法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