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週期 新華保險重新“跑起來”了?

與往年的發佈會不同,這次多家保險企業的業績發佈會都搬到了線上,而管理層則戴著口罩對2019年的業績情況進行了解讀。


3月26日,新華保險首次通過線上視頻直播形式召開2019年年度業績發佈會。發佈會上,新華保險黨委書記、首席執行官、總裁李全作為新領導班子核心成員,對新華保險2019年的情況及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據3月25日發佈的業績顯示,2019年新華保險年度保費收入1,381.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0%;總資產規模首次突破8,000億元平臺;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到145.5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3.8%。

無疑,這是一份靚麗的“成績單”,同時,也給那些對新華保險近兩年來發展提出質疑的人以最好的“回答”。李全在發佈會上也指出,曾經新華保險彷彿負重前行的戰馬,既有極富經驗的專業管理團隊和幾十萬優秀敬業的代理人隊伍,同時也面對一系列難題。“對於難題聽之任之,不是新華作風;對形勢不聞不問,不是新華特色。”李全說道。

“公司在1月份全力推動年金險產品銷售,但2、3月份遇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接下來公司會主抓保險業務價值提升,包括在指標考核方面加大價值考核重點,突出價值權重,在產品上也會重點向價值較高的健康險、年金險進行調整。”李全在展望未來的發展時指出。

丘吉爾曾說:“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疫情帶來危機的同時,也孕育機遇和希望,面對種種歷史問題,新華保險這匹戰馬能否重新“跑起來”?

01

直面難題

時光回溯到2019年1月,萬峰辭任新華保險董事長兼CEO後,執行董事、副總裁黎宗劍代行董事長職務,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楊徵代行CEO之職,兩位代理領導在隨後的年度工作會上,為新華保險提出了“穩中求進”的總基調。

下半年,公司新的董事長、總裁人選相繼確認,第七屆董事會正式成立,一位是匯金大將,另一位是資管界老將,劉浩凌、李全的組合頗受業界矚目,至此,新華保險高管層換屆平穩過渡。

彼時,正值保險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關口。而新領導班子履新之初,就曾有人提出質疑:為何新華近兩年的發展與其描繪的藍圖有差距?作為一家大型壽險公司,為何不積極拓展業務,擴大服務範圍?過去屢建功勳的新華鐵軍在哪裡?

一系列難題擺在眼前:業務增速低於同業、隊伍規模多年未能突破、資源配置遠離市場、內部管理協同不足……當市場競爭日漸激烈,這些問題就會更為凸顯,體現在業績上似乎有些“跑不動”了。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要麼是十年前,要麼就是現在。”新一屆領導班子,在充分進行市場、行業、機構調研基礎上,審時度勢,勾畫出“一體兩翼+科技賦能”的戰略藍圖,樹立了“二次騰飛”的發展目標。

經過整整一年的努力,3月25日,新華保險2019年“成績單”終於出爐:截至2019年末,公司實現年度保費收入1,381.31億元,同比增長13.0%;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5.5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83.8%;總資產8,789.7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8%,首次突破8,500億元平臺;總投資收益率4.9%,同比增加0.3個百分點,投資收益情況良好;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283.64%,較上年末增加14.0個百分點;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83.64%,較上年末增加9.13個百分點。

數據再次證明,新華保險已經逐漸擺脫“重負”,重新“起跑”了。

02

問題導向

用李全的話來說,2019年是問題導向的一年。

這一年,市場競爭加劇,而新華保險處於過渡期半年之久。面對緊迫形勢,新的領導班子在接手的幾十天內,密集調研、查擺問題、理清脈絡、解決痛點,兩次召開戰略研討會,修訂並出臺了一系列貼近一線的支持政策,自上而下統一思想,聚焦業務發展。最關鍵的是明確並壓實各級管理幹部“問題導向、簡潔高效”的務實作風。

對於壽險業務來說,業務穩固發展的基石在於“隊伍+產品+服務”的高效運作,而針對這三個方面,2019年新華保險“以問題為導向”,一一進行解決。

在隊伍發展上,新華保險確立了“業務增長,隊伍先行”的經營模式。啟動“贏在新華”組織發展活動,隊伍規模突破50萬大關,同比增速近40%,達成了多年未曾實現的發展目標。修訂營銷員基本法,新人留存情況得到大幅改善,為2020年業務增長夯實了人力基礎。

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個險渠道規模人力達到50.7萬人,同比增長37%,創歷史新高;月均合格人力13.3萬人,同比增長3.5%。

在產品和服務上,新華保險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確立健康險和年金險為守護客戶健康與財富的雙翼,一方面持續完善健康產品體系,同時提供豐富的附加險滿足客戶保障需求;另一方面,資產負債聯動,滿足客戶中長期儲蓄及資產配置的需要。

2019年,個險渠道實施“健康險+年金險+附加險”的產品策略,實現保費收入1,084.50億元,同比增長9.4%。銀保渠道深入挖掘客戶多樣化保險需求,完善產品體系,推動業務規模快速提升,全年實現保費收入272.86億元,同比增長31.2%。團體保險保費收入23.95億元,同比增長2.9%。政策性健康險業務實現保費收入2.11億元,覆蓋客戶544.7萬人。截至2019年末,公司個人客戶數量增至3,266.2萬名,機構客戶數量達到8.6萬名。

與此同時,新華保險還明確管理效率導向。2019年,公司推進大個險事業部改革,整合營銷、收費、培訓等銷售資源,構建大個險銷售體系;設立東西南北四個銷售區域,利用區域統籌發揮各自優勢,縮小總公司管理半徑,增強政策執行力和市場敏銳度。同時,公司出臺及調整一系列配套政策,機構動能大幅釋放,管理效率顯著提升。

不斷精進的營銷隊伍,相對靈活的產品策略,再加上持續提升的服務水準,這些都成為新華保險2019年業務發展的核心秘訣。

03

變革大勢

2019已經落下帷幕,2020已經展開藍圖。

“疫情對公司的影響,在短期內是存在的,也是非常明顯的。但新華保險還在為達成全年目標努力,目前並沒有放鬆對全年目標的追求,也沒有對全年目標做相應調整。”

在發佈會上,新華保險副總裁兼總精算師、董事會秘書龔興峰坦言。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新華保險新領導班子將其落地為“不斷挖掘線上銷售、線上管理、線上培訓、線上服務機會”。

龔興峰解釋稱,過去對線上銷售、線上服務重視不夠,這次疫情給大家帶來了很大沖擊。公司這幾個月花了很大力氣,做了很大改善。過去面對面的晨會取消了,新華保險就採取一系列網上培訓措施,對業務員點對點的培訓得到了加強,這將為公司全年的發展打好基礎。

而技術變革的大勢也正鋪面而來。科技賦能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李全認為,面對技術變革,有三個方面值得深思,第一,融入銷售和管理鏈條,成為大後臺支撐;第二,要逐步探索數字化品牌,應對人群的重度數字化趨勢;第三,要通過客戶數字化管理,實現綜合經營。

此外,新華保險也深刻認識到結構化的變革正在發生。

一方面客戶結構變化是一個重要變量,崛起的大眾富裕階層對健康保障和財富管理的需求更加旺盛,日益增長的銀髮階層對養老、健康的剛性需求不斷提升,不斷成長的年輕群體保障缺口日益擴大且購買行為更為多樣化。另一方面,隊伍結構變化是新華保險即將面臨的挑戰,如何提升年輕群體佔比,提升長期留存人員比例,推動現有隊伍運用科技手段等,都是未來長期要面臨的內在變革壓力。

李全還指出,“目前行業的競爭已從策略、資源升級為形勢判斷、戰略定力、管理智慧的比拼,對外開放大勢已定,全球的成熟經驗和優秀資源也將加入戰局,中國壽險市場增長的源動力仍然在,在共同發展的同時未來競爭差距也將逐步擴大以致無法扭轉,留給我們確立競爭優勢的時間已不多。

直面歷史,篤定未來,新華保險這匹戰馬已經再次“跑起來”了。新的一年,在危與機之間,新華保險又將有怎樣的表現?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