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小人物陆逊战胜大咖刘备,浅析战争中的“骄兵必败”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重要的战役,发生在当时的蜀国和吴国之间。蜀汉章武元年(221年)7月,大咖刘备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向吴国发动进攻,无名小卒陆逊率军迎击刘备。刘备乃当世枭雄,刚刚称帝立国,又挟为关羽报仇之气势,大军到处,按理说应该摧枯拉朽般大败吴军,可令人汗颜的是刘备打败了,而且败得很惨,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刘备失败的主要原因是骄傲轻敌所致,今天我想谈一下夷陵之战中刘备是如何因骄傲轻敌导致失败的。

夷陵之战,小人物陆逊战胜大咖刘备,浅析战争中的“骄兵必败”

01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第一篇,首句即提出战争的风险,警告我们一定要谨慎发动战争。我们来看看刘备为什么要发动战争呢?

第一,为关羽报仇。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是一个头磕在地上的把兄弟,古代人是很重义气的,既然拜了把子,那就不求同生但求同死。再者,为了刘备的江山,关羽可是忠心耿耿,生死不渝。曹操为拉拢关羽,下了血本,上马金、下马银,高官厚禄,无所不用其极。但关二爷就是不动心,依然千里走单骑,弃曹操而去。这样的大忠臣,把兄弟,又是因公牺牲,站在刘备的立场,不为关羽报仇怎么说得过去。

第二,夺回荆州。在赤壁之战中,刘备集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荆州抢到手。天下大乱,大家都在抢土地、抢人抢钱,反正也没有讲理的地方,拳头大的是哥。现在,吴国不但杀了关羽,而且占了荆州,简直是虎口夺食,孰可忍孰不可忍啊!再者,军师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决策中,“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明白的说出了荆州地理位置的战略价值,那可是交通中枢,用武之国,丢不起啊!刘备还想北上争夺天下呢,当然要把荆州夺回来。

夷陵之战,小人物陆逊战胜大咖刘备,浅析战争中的“骄兵必败”

报仇也好,夺回荆州也罢,对当时的刘备来说,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但战争不是儿戏,你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吧,再者,毕竟已经称帝,也这么大岁数了,让军师诸葛亮出去不是更好吗?可刘备已经听不进任何忠言了,怀着满腔激愤,哭哭啼啼的就悍然发动了战争,又怎么可能成功呢。为将者,智、信、仁、勇、严是必备的五种基本素质,对大咖刘备来说,不会不知道。可是现在的刘备已经被复仇蒙蔽了智慧,就想靠一腔热血打败东吴,义气用事,实在是可笑可悲啊,可见其内心对东吴有多么瞧不起。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此时的刘备,内不知自己的真实状态有多么糟糕,外不知对手有多么厉害,这是他轻敌失败的首要原因。

02

骄傲轻敌的第二个表现是:不能认真考察山川地势,风土气候,并做好防御措施。行军作战,必然要考虑到如何选择利用地形,兵法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说大咖刘备不懂地形,那是对他老人家的污蔑,毕竟天下枭雄,征战疆场数十年,怎么可能不懂地形。但事实就是这么残酷,我们看看刘备是怎么行军布阵的。

夷陵之战,小人物陆逊战胜大咖刘备,浅析战争中的“骄兵必败”

公元221年7月,刘备出兵。刚出兵时,水陆并进,水军陆军互相照应,夹击吴军,那是相当厉害的。到222年6月,战争持续近一年,吴军步步后退,蜀军节节进攻,深入吴国内地二三百公里,到了夷道(今湖北宜都)、虢亭一线,此地崇山峻岭,两军在此形成对峙局面。当此时,江南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没有办法,便将船中士兵转移到岸上,把军营设在深山密林里。

问题就出在这里,从当时的形势看,短期内蜀军很难取胜,给养又很困难,并且战争持续近年,按理应该撤军休整了,但刘备并不想撤军。骨子里,刘备就瞧不起吴国,更瞧不起与他对峙的吴军统帅陆逊,在他的内心深处,应该这样想,你小子算老几,老子出道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刮旋风呢,跟我斗,你还嫩了点!所以,刘备瞧不起陆逊,更不会认为陆逊能打败自己。这就麻烦了,在当时那种局面下,瞧不起对手就意味着轻敌,意味着疏于防范,意味着破绽百出。按照最基本的行军部阵之法,在树林中扎营,最易遭受火攻,虽是无奈之举,也应做好防御措施吧。陆逊最后用火攻胜了刘备,与刘备轻视对手,没有认真考察山川地形,特别是没有做好防御措施,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

夷陵之战,小人物陆逊战胜大咖刘备,浅析战争中的“骄兵必败”

03

胜则骄,败则乱,是骄兵的根本特征和必然结果。夷陵之战中,从221年7月到222年6月,在接近一年的战争中,蜀军一直在进攻,吴军则边打边退,表面上看,蜀军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吴军只有被动爱打的份。这当然是刘备想看到的,也符合他的心理预期,按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取胜只是早天晚天的事。主帅都这么想,那刘备手下的将军和士兵们又会怎么想呢?自然跟主帅是一个想法了。因此,在当时的蜀军中,自上而下必然弥漫着一股骄傲自满的情绪。在这种情绪影响下,蜀军急于求战,一战而摧毁对方的心理非常严重,而防范对手的反攻?没有人会这样想的。

悲剧就这样发生了。当陆逊看到蜀军在崇山峻岭中安营扎寨,结合当时的气候条件,敏锐地意识到战机来临了,陆逊命令吴军士兵各持茅草一把,夜袭蜀军,顺风放火,火势猛烈而蜀军大乱,吴军乘势大举反攻,歼灭蜀军数万,刘备突围逃遁,几乎被擒,逃入永安城(又叫白帝城)。可叹其败何其速也!

当陆逊反攻时,从实力上说,蜀军还是压过吴军的,即便蜀军遭到火攻,如果应对得当,也不会败得如此惨。但事实就是这样,对于一支傲慢、急躁又疏于防范的军队,又怎么可能临危不乱呢?胜则骄,败则乱,这是骄兵的根本特征和必然结局。

结语:

夷陵之战,小人物陆逊战胜大咖刘备,浅析战争中的“骄兵必败”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一场重要的战役,可叹刘备一世英名,却因冲动轻敌导致大败,确实可惜了。从这场战役中,我们后人又会得到些什么启示呢,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自以为是,谦虚谨慎永远是做事的基本原则。再者,要尊重我们的对手,那其实也是尊重我们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