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特色民俗活動——剪紙

紅公雞,上碾子。 二妹妹,扎辮子。 盤盤坐,握剪子。 紙花花,貼窗子。——豫西民謠


豫西特色民俗活動——剪紙

剪紙是眾多民間藝術中最為流行的一種,深受 廣大勞動人們喜愛。剪紙遍佈全國各地,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不同風格形式的剪紙,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豫西的剪紙藝術根扎民間,與勞動人民的生活緊緊相連,密不可分。作為民俗活動的一項重要構成,豐富的民俗文化為剪紙藝術提供了廣闊、自由的創作天地。豫西民間剪紙之所 以能夠流傳千百年而延 續不斷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剪紙已成為承載豫西民俗、民風最理想的一種藝術平臺,而且在實際生活中具有廣泛的實用價值。

豫西民間剪紙的題材主要以動物和植物為主, 其中動物以鳳、虎、獅、猴、驢、豬、雞等為主要 表現對象。植物主要以牡丹為表現對象,“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美稱是豫西地區的榮耀。 民俗剪紙,不僅可以表達出豫西人對天、 地、人和諧相處的獨特視角及地域性原 生態的文化內涵,更重要的是能給農民 們帶來美的精神享受。由於藝術來源於生活,剪紙的大多數內容還 是以民俗為基礎,內容和形式反映的還是風俗的各種事象。


豫西特色民俗活動——剪紙

要說豫西剪紙究竟始於何時,史書並無記載。雖說剪紙有其漫長的歷史,但作為剪紙原料的紙張,卻不易長久保存。再者,剪紙作為一種民俗藝術,原本服務於應時節日、人生禮儀、婚喪嫁娶、宗 教祭祀等活動,其本身具有嚴格的時令 性,需要常換常新。所以在豫西地區,除發現少量清末、民國時期的剪紙外,尚未發現更早時期的作品。


豫西特色民俗活動——剪紙

民間有傳說“漢武帝剪愛妃影像以解哀思”。傳說漢武 帝最寵愛的妃子李夫人死後,他非常悲 傷,思念成疾。齊人少翁是個懂神仙方 術的人,自稱能將李夫人的靈魂招回來,他用紙剪出李夫人婀娜多姿的側身影像,夜晚,在一頂紗帳中點燃燈燭,映出極似李夫人的身影,果然惟妙惟肖, 解了漢武帝的哀思。 不過只是民間傳說,不足為憑。然而歷史的發展規律證明,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產生,都不會是偶然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它產生之前,必然有藝術特點與之相近的形式,相互啟示、影響,促使其在集體創造和漫長、反覆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發展成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


豫西特色民俗活動——剪紙

​剪紙在農民生活中的應用。民俗反映的是廣大勞動人們的日常生活和風俗 習慣,民間剪紙藝術只有在民俗中才能得以形象化、生動化。豫西剪紙作為一種民俗藝術,原本就 服務於歲時節令、婚嫁喪葬、生誕壽宴、刺繡花 樣、民間信仰等活動,在豫西這片傳統的民間沃土 上,剪紙的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豫西人民的剪紙是表達他們對 “天、地、人” 和諧共處的獨特審美,是豫西地域獨有的文化特 徵。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無限嚮往,是豫西剪紙民 俗文化的核心體現。豫西的民間剪紙是依附於民間 生存形態的活態傳統文化,也是民間文化傳承的重 要載體。民俗創造於民間,流傳於民間,它是一種傳統文化現象。傳承民間剪紙,對於拯救民間文化遺產和傳承 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