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電影中的“白日焰火”

隨著《白日焰火》和《南方車站的聚會》兩部電影接連在西方主流電影節獲獎或入圍,“中國黑色電影抬頭”的說法開始在電影圈內流行。

黑色電影中的“白日焰火”

2014年德國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何謂“黑色電影”?黑色電影又為何會在中國抬頭,或許我們可以細說從頭。

黑色電影,英文名:Film noir。noir是法語中“黑色”之意。注意到這一點,就會發現,黑色電影的定義,並不是出自美國而是法國,儘管黑色電影最早都是從美國拍出來的。

20世紀20年代後期到30年代中期是美國的第一波犯罪電影熱潮,此間,伴隨著全球性的經濟危機,益於禁酒令的美國黑幫迅速崛起,成為了大眾生活中的一個必要環節。司法腐敗,警察收受賄賂,而黑幫成員則成為了當時民眾生活秩序的重要補充,似酒釀造、娛樂產業都通過黑幫得以實現。此時的商業類型電影中,犯罪電影成為主流。

隨著羅斯福新政的施行以及對司法機構的整肅,黑幫勢力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縮水。其成員不再是“潛在秩序”的維護者,而是大眾生活秩序的破壞者。但人民生活的壓抑並非就此消失,過於嚴苛的法條、判例和大眾道德傾向反而讓許多人更加缺乏釋放的出口。這時,大眾需要新的電影類型,沒有黑幫及其勢力的興起,沒有財團和黑幫的種種勾連。而黑色電影也就因此應運而生。

以電影史的角度來看,黑色電影興起於上世紀40年代初期,事實上相關作品在30年代中後期便初見端倪。如:《你只活一次》(You Only Live Once,1937)《一世之雄》( Angels with Dirty Faces,1938),以及更早的《M就是兇手》(M,1931)。

黑色電影中的“白日焰火”

M就是兇手

黑色電影的人物刻畫:

與過往的黑幫英雄人設最大的不同在於黑色電影的主人公必須是一個城市中產(基本上是男性),也就是說他和大多數人一樣,既不是太窮,也不是太有錢,既不是需要像《美國往事》裡的“麵條”那樣闖蕩天涯對紐約(或者芝加哥、洛杉磯)這樣的大都會滿懷淘金夢,也不是一個坐擁百萬身家的富豪浪蕩子。他就和當時美國的大多數一樣普普通通。

其次,男主人公多半被自身的情慾或貪念所困擾,並最終為此誤入歧途。這些貪念並不是面對數百萬美元時才存在的,更多的時候,往往是在幾萬甚至幾千美元便足以讓這些人固有的道德觀或價值觀崩壞。(按購買力計算,約合今天中國人民幣十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

此外,最為重要的一點則是影片必須強調命運的的作用。換句話說,不論主人公多麼積極地試圖改變眼前的現狀,但面對厄運和黑暗力量,最終的結果必須是無能為力。

黑色電影中的“白日焰火”

《歷劫佳人》

事實上,上述這些觀影需求與美國的城市化進程息息相關。美國在邁入20世紀門檻的時候,終於將自己的工業生產總值拔到了全球第一,隨著這一時刻的來臨,美國的城市化進程也成為必不可免的事情,越來越多的人告別故鄉和土地走入都市。與中國改革開放所不同的是,美國作為移民型國家,外來移民數量極大,這些人也開始在碼頭型城市謀求生存,最終統統不可避免地成為了城鎮人口。一戰之前,美國的城鎮人口達到史無前例的狀態,而20世紀四十年代的黑色電影受眾則多為這些新城鎮人口的子女。

作為清教為主的傳統美國社會,其道德觀較之歐洲更為趨向保守。但事實上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出現,美國原有的鄉土社會瓦解,呈現“禮崩樂壞”的景象。而年輕人發現在都市生活中固有道德觀已不再適用,但新的有效的價值觀並沒能被完整提出,許多人在新的生活環境中肆意妄為,完全不去遵守固有的家鄉或城市的道德準則。

黑色電影的情節構建:

a.必須營造一種整個世界都在與我們的主人公背道而馳的感覺,似乎整個世界都是崩壞的,而我們的主人公卻在堅守著什麼。正所謂: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b.故事一定要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層層地剝奪當事人的權利,而當事人也在這裡一層層地捨棄,而不是像主流電影中不斷爭取自己的權益,並最終被賦予了這種權益。

c.人物通常是被情節牽著鼻子走的。任務不是情節的施動者,而是受害者。換句話說,影片的主人公一定是在很多時候“逆來順受”的。

d.電影中必須存在犯罪。

黑色電影中的“白日焰火”

《馬耳他之鷹》

滿足上述四點,基本上也就完成了黑色電影情節構建的基礎。從這些地方我們不難看出,黑色電影的底色是帶有絕望性質的,主人公對其生存的環境處於一種吐槽無力的狀態,儘管如此,他並不想去改變當下,甚至會反過來讓這種“很不舒服”的秩序繼續下去——因為他已經適應於這種環境中的生存,儘管身處陰溝汙淖,只要還能得空仰望繁星就好。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黑色電影的觀眾——當時的american middle class(美國中產)多半處於這類情緒當中,他們不再是湧入大城市想掙大錢改變生活條件的底層勞動者,事實上,他們多半有房有車,但都不同程度地負債,他們在生活中處於“守”勢,想要保住現有的一切不再流逝,不要讓辛苦得來的社會地位和生活條件付諸東流。換句話說,他們是一群被生活“栓死”的人,貸款壓力、工作壓力、就業壓力把這些人牢牢按死在既定位置上。而剛剛擺脫了將近十年的經濟危機,沒有人願意再回到朝不保夕的日子裡去。所以,雖然面臨各種撕扯,但人們仍然不得不咬住牙勉力支撐,但他們的心裡則亟需“透口氣”。

黑色電影的畫面與調度:

黑色電影,顧名思義,在黑白片時代中,其畫面呈現暗部較多,色調昏暗。但這種暗並非一黑到底,而是一種有層次的灰暗。在當時主流的好萊塢電影中,尤其是歌舞片和愛情片,其畫面都明亮異常,通過打光使得演員面部近乎呈現出無死角的狀態,而這些光的光源到底是哪裡其實觀眾並不深究。

隨著黑色電影的興起,光源本身的真實性開始被探討。更多的人意識到,電影的物質復原屬性中,光源的真實性尤為重要。從這一角度說,黑色電影的用光方式直接推進了電影視聽技巧的發展。

黑色電影中的“白日焰火”

《雙重賠償》

黑色電影的調度中必須充滿陰影、暗塊兒,牆上、器物上多呈現條狀陰影。人物造型則通過這些陰影(如百葉窗、鐵柵欄)突出其被束縛的感覺,讓觀眾從潛意識上理解到其陷入困境的狀態。

總結來說,黑色電影的主要三要素可歸納為:1.主人公無奈卻被迫要行動的心理活動。2.犯罪。3.強調主人公受困受限狀態的視覺風格。

由上述反觀我們自身,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現了第一批中產階級,他們和一百年前的美國中產境遇類似。生活表面風光:體面的衣著、駕駛的汽車、居住的房子,但其中的心酸只有自己知曉,房貸車貸信用卡,教育經費醫療卡……面對無從休息的人生,他們要的不是改變生活的良方,而是能讓他貪歡一晌的美酒。忘掉一切,哪怕一小時也好。

黑色電影中的“白日焰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