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享《道德經》十七章不知有之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讀書分享《道德經》十七章不知有之

譯文

最好的統治者,人民並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統治者,人民親近他並且稱讚他;再次的統治者,人民畏懼他;更次的統治者,人民輕蔑他。統治者的誠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

最好的統治者是多麼悠閒自得。他很少發號施令,事情辦成功了,老百姓說“我們本來自己就是這樣的。”

讀書分享《道德經》十七章不知有之

理解

對於國家社會,老子主張“無為之治”,與此對應的是“有為之治”。“不知有之”是對“無為之治”的最好詮釋。

好的領導讓人感覺不到他的存在。設定細緻全面的制度,寬嚴相濟,恩威並施,以人為本,給予員工充分的空間和自由,並解除後顧之憂,既沒有漏洞可鑽,也不會炫耀爭功。好的領導就像是“隱形管理”,人們自覺遵守規章制度,勤懇工作默默前行,在“不知有之”的境界裡,各自貢獻一份力量。

這是一種最佳的狀態,是一種“無為而無不為”的管理模式,做到了這些,就會得到最好的效益,健康向上發展。

就企業管理而言,不管是領導還是員工,或是同事之間。大家在一起相處,不知對方存在,似無似有,互不干涉,永遠保持一種恰當的、合適的距離和默契,可以促進事業的最大成功。

讀書分享《道德經》十七章不知有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