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創新,要做好「十個化」

當前,我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升級呈現出高端化、品牌化、融合化等特點,作為產業發展的主平臺和主戰場,園區需主動融入數字經濟時代,在自己熟悉的領域,與時俱進地進行產業孵化與培育。


我們認為,園區創新發展,需要做好「十個化」。



1、產業高端化


當前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產業升級換代已成為時代潮流,包括智能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能、5G技術、區塊鏈、雲計算、物聯網等數字經濟相關產業,這些產業市場前景廣闊,發展空間極大,做相關的產業孵化、技術成果產業化業務,就是跟著市場走、跟著國家的政策方向走


2、園區特色化


園區特色化,最重要的是有一個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這個產業既要符合政府戰略導向,又要能夠與手頭的資源相連接,而且重要的是產業一定要與周邊的園區形成錯位;明確了主導產業,再根據產業關聯度配置產業集群,最終形成產業整體競爭優勢。


3、產業集群化


借鑑產業集群形成機理,以龍頭企業為核心,人為推進鏈上中小企業集聚,引導企業專業化分工。在這個集群中,企業間會形成供需互補,並且憑藉地緣優勢,合作進行創新研究和技術開發,共享技術創新帶來的成果和利益,從而形成完善的園區生態,進而帶來可觀的社會經濟效益。


4、園區品牌化


我們一直強調,品牌是園區的生命,「名牌+名企+名人」共同構成了園區的信任體系。一個形成品牌烙印的園區,傳遞給政府和企業的是一個識別標識、一種精神理念、一種價值理念,能夠使自己區別於其他競爭者;一個龍頭企業,是創新研發的源頭,是產業集聚的內核,是關鍵要素的集聚地;一位園區/企業名人,是園區的招牌,其社會效應能夠直接引領園區發展,協調園區產業生態圈的繁榮。


5、運營市場化


以政府介入為主的招商引資模式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地方政府開始探索「政府主體,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的委託運營模式,政府將園區整體委託給專業運營公司,自己退居二線做「裁判」,這種運作模式符合市場化規律,招商和服務效率更高,體制更靈活,也更受企業青睞。


6、園區信息化


通過佈局辦公自動化、招商服務、應急安防、綜合物業、交通管理、園區安全、能源管理等重點領域的信息系統集成系統,藉助雲計算、物聯網等核心技術,採集並分析企業數據,對內為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對外挖掘潛在的招商信息,實現精準招商,最終實現基礎設施運行更智能,運營管理更規範,園區決策更科學,企業服務更精準。


7、建築特色化


顏值即正義,園區的建築形態、周邊環境、商務配套等往往左右了企業的選擇,建築是否現代化?建築密度多少?是否是獨棟辦公、花園辦公?有無24小時VRV空調、立體機械車庫、智能建築系統、數字園區?這些都是企業主關心的要素;另外,擁有一個知名物業管理公司,也會為園區增色不少。


8、平臺專業化


平臺對於園區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完善園區產業服務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圍繞園區主導產業,建立一批研發設計、成果轉化、檢驗檢測、知識產權交易、教育培訓和投融資等相關配套服務平臺,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研發成本,提高企業研發效率,從而提升園區核心競爭力。


9、盈利多元化


只靠租金過活的園區只是一潭死水。一個優質的園區,除了依靠土地增值、租金收入等之外,還需要在增值服務上做文章,如金融投資服務(企業投資、房產資本運作等)、產業技術性服務(技術平臺、成果轉化平臺等)、產業發展性服務(財稅法務、人力資源、項目申報等)、生活配套服務(餐飲、住宿、休閒娛樂)等。


10、功能綜合化


如今園區正由功能單一的產業區向現代化綜合功能區轉型,而現代的產業發展不同於傳統工業發展模式的特性——智力資源密集、規模較小、信息網絡化,這決定了新的產業區功能不是單純的研發和製造區,還包括生活服務、商業服務、金融服務、醫療服務、教育服務等綜合功能


產業園區創新,要做好「十個化」

特色地產諸葛亮-飆馬中國,20餘年專業、專心、專注為地市縣房地產企業轉型特色小鎮、商業地產&產業地產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化菜單式服務:

1、拿地顧問,聯合國際國內機器人、科創名校、智慧醫院、文化創意、養老產業資源,為特色小鎮、特色商業街等特色地產項目戰略策劃頂層設計;

2、策劃設計一體化,攜手國家甲級建築設計院,為房地產企業轉型商業地產如綜合體、購物中心、商業街、專業市場、社區商業;產業地產如商旅、文創、科創、農創、大健康、運動休閒、養老教育、新經濟園區開發,提供定位策劃、概念規劃、建築設計方案;

3、租售代理,攜20餘年千萬方地市縣菜單服務經驗,為商貿物流地產、特色商業街等產業地產&商業地產項目招商銷售;

4、項目診斷,為地市縣問題項目提供解決之道;

5、全程顧問,以20餘年積累的菜單服務經驗為項目全程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