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發”還是“疫情爆發”?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新聞媒體有不少相關報道,但卻存在一些字詞使用不當的情況。藥械圈整理一些常見錯誤,快來看看吧


“疫情暴發”還是“疫情爆發”?


“帶口罩”?“戴口罩”!


在全國人民全力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時候,如何預防病毒感染是每一個人都關心的事情,許多醫生、專家都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各項防治措施的科普,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求大家“外出一定要戴口罩”。

因而在許多超市、菜場、商店的門口,我們都可以看到醒目的標語,提醒大家戴口罩才可進入。但是有不少店家把“戴口罩”寫成了“帶口罩”。

“戴”“帶”兩字的區別雖然經常提及,但是依然容易出現差錯。

“戴”是個形聲字。初文為“異”,為雙手舉物於頭的形象,義為以頭頂物。後來詞義起了分化,在“異”的基礎上加了聲符,成了“戴”字。“戴”的意思也不再僅僅是把東西頂在頭上,後把東西加在能發揮其功能的身體的某一部位上皆可用“戴”,如戴眼鏡、戴項鍊、戴手錶等。

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異部》中也說:“戴,引申之,凡加於上皆曰戴。”

“帶”是個象形字,象古人捆紮衣服的腰帶。

《說文解字》:“帶,紳也。男子鞶帶,婦人帶絲,象系佩之形。”

古人通常用兩種腰帶:一種是皮製的革帶,用以懸佩;一種是絲制的束在外衣的大帶,圍在腰間,結在前,兩頭垂下,稱作紳。後引申泛指各種帶子或帶狀物,又引申出攜帶、隨身拿著等義。

現代漢語中,動詞“戴”“帶”分工明確,各盡其職,“戴”表示把某物加在能發揮其功能的身體的某一部位,“帶”表示攜帶、隨身拿著。

口罩加於鼻和嘴之上,才能隔絕外界病毒對呼吸系統的入侵,顯然應當“戴”。如果僅僅是“帶”而不“戴”,豈不是白費功夫?

“ 截止 12 時”?


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報道中,人們最為關注的便是每日更新的確診病例數、疑似病例數以及死亡、重症人數。媒體在報道當日或累計數據時常會混淆“截止”和“截至”。如某媒體報道上海新增確診病例數,標題為《截止12時上海無新增確診病例》,其中的“截止”就是“截至”之誤。

截止(zhǐ),指(到一定的期限)停止。止,停止。“截止”是不及物動詞,作謂語時,時間名詞須出現在“截止”之前,而不能直接出現在“截止”之後。如:

《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似不如改為正月十五截止,一面即出書,希酌。”

其中的“正月十五日截止”不能說成“截止正月十五日”。如時間名詞要出現在“截止”之後,須加“到”“於”等詞,如“截止到今日共有5人報名”“報名截止於3月5日”等。“截止”也可以作定語,修飾“日期”“時間”等,如截止時間、截止日期。

截至(zhì),相當於截止到。至,即到。“至”後須跟名詞性成分,故“截至”後須出現時間名詞。如“截至3月5日”“截至今日”等。時間名詞不能出現在“截至”之前,如不可以說“今日截至”“3月5日截至”。“截至”也不能作定語,修飾“日期”“時間”等。

“截止”和“截至”都可以和時間名詞連用,表示某行為到某一時間為止,但是在具體使用時應注意兩者的差別,不能混用。


“疫情暴發”還是“疫情爆發”?


疫情突如其來,有朋友問,“疫情暴發”與“疫情爆發”,到底該用哪個?我反問他有什麼意見,他說,根據傳統用法,傳染病突發用的是“暴發”。這個意見我贊同,但想補充一句:“疫情”搭配“爆發”也可以,而這次疫情,搭配“爆發”更合適。

請看常用辭書的解釋。《現代漢語詞典》中,“暴發”和“爆發”都有一個相同的義項——“突然發作”。《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中,“暴發”和“爆發”也有一個相同的義項——“突然而猛烈地發生”。那麼疫情突發,用“暴發”和“爆發”應該都可以了。

而且,《現代漢語規範詞典》還特別強調了“暴發”跟“爆發”的不同:

“‘暴發’側重於突發性,多用於洪水、傳染病等;‘爆發’側重於猛烈性,多用於火山、重大事件等。

從突發性來說,這次疫情當然可稱“暴發”。但是,如果考慮其猛烈性(短短几十天造成數萬人染病、數千人死亡)和重大性(武漢封城、全國延期復工、所有學生居家學習、世衛組織宣佈新冠疫情進入“全球大流行”狀態),那麼稱這次疫情為“爆發”,恐怕更加合適。不妨比較一下幾年前的豬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甚至是十幾年前的SARS病毒,其疫情的猛烈性與重大性,均無法與此次疫情同日而語。

為什麼“暴發”側重於突發性,而“爆發”側重於猛烈性?關鍵在於用字不同。一看見“爆”中的“火”,我們就會聯想到“火爆”“爆炸”,“爆發”的猛烈性高於“暴發”可謂一目瞭然

另外,“暴發”的“暴”只能理解為副詞,“暴發”是狀中結構;而“爆發”的“爆”還可理解為動詞,“爆發”可作為連動結構。因此“火山爆發”是先爆裂後迸發,而“疫情爆發”也可類比為先突發再擴散,但是“疫情暴發”卻根本沒有連動的含義。

“爆發”的疫情突然發生、持續擴散,“暴發”的疫情只是突然發生,顯然是前者更為猛烈吧。

當前,我們全民戰“疫”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國際形勢卻日益嚴峻。請注意英文報道新冠疫情的一個高頻詞——outbreak(突發),譯成中文時幾乎清一色用了“爆發”。可以預見,“疫情爆發”的用法,不可能馬上銷聲匿跡。謂予不信,不妨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