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笛與少女:小窺米夏拉·佩特里的豎笛演奏藝術

魔笛與少女:小窺米夏拉·佩特里的豎笛演奏藝術

幽深的森林裡,潘神的笛聲蠱惑成群結伴的仙女,她們以笛聲為律,在晚霞的餘暉下翩翩起舞,那白色的裙襬,好似音樂的精靈。這是希臘神話的一隅,也是托馬內克的畫《為潘神笛聲起舞的女神》中描繪的圖景。無獨有偶,在亨利·盧梭的《夢》中也有一位被樂音迷醉的少女,她臥躺在森林的繽紛裡,痴望著與棕獅並行的吹笛人。而西班牙的當代畫家菲利克斯·瑪斯則直接描繪了一幅吹笛少女的肖像:在東方色彩的幻象密林中,少女演奏時如痴如醉的神情仿若自己就是一位從天而降的仙子。

似乎笛子、少女、森林總是幻想與繆斯的共同體。每次目擊這些場景和筆觸,我總會想到一個人——豎笛演奏家米夏拉·佩特里(Michala Petri)。雖然她如今已不再年少,但於我心裡卻永遠是一個賦予豎笛魔力的“少女”。落筆的當下,我耳邊響起的是2018年再版的唱片《紀念品》,親聞佩特里為蒂勒曼《d小調奏鳴曲》和巴赫《c小調帕蒂塔》塑造的那種既輕盈又空靈的節奏和音色,細緻感受,放肆想象。真如霞光下旋轉的白衣精靈。

很多人第一次聽說佩特里的名字很可能是緣於兩套著名的巴赫《勃蘭登堡協奏曲》唱片:一套是80年代馬里納爵士指揮聖馬丁學院室內樂團,另一套是阿巴多指揮莫扎特樂團於2007年錄製。佩特里在其中擔任豎笛演奏,前者搭配謝霖、霍利格爾(Heinz Holliger)、吉東·克萊默、安德烈·伯納德(Andre Bernard)、朗帕爾等大師,後者亦有演奏名家卡米諾拉(Giuliano Carmignola)、丹託內(Ottavio Dantone)、雅克·佐恩(Jacques Zoon)等參與。即使在這樣強大陣容的包圍下,佩特里的笛聲也始終引人注目。在1980年的錄音中,年齡稚嫩的佩特里在《第二協奏曲》裡的笛聲處理令人印象深刻:第一樂章,各種獨奏樂器輪番登場與管弦樂團抗衡,無論提琴、小號、還是雙簧管都擺出一副以個人姿態駕馭樂團的囂張架勢。只有佩特里的笛音與世無爭,低沉婉轉地默默跟隨著其他聲部,同時又絲毫未失獨特的個性和音色,其演奏功力和藝術修養可見一斑。而在新世紀錄音的《第四協奏曲》裡,豎笛在阿巴多指揮的管弦樂團配合下展現出一種平靜、沉思而有邏輯性的聲音,它表達了阿巴多和佩特里的共同理想——音樂至上。

縱觀而言,無論熟悉佩特里的愛樂者還是音樂學者都普遍認為,佩特里以一己之力為豎笛(這個長時間不被重視的古老樂器)重塑了演奏地位,用看似嬌小玲瓏的樂器創造了新世紀藝術的傳奇。其實,回看佩特里的音樂生涯又何嘗不是一部奇書?佩特里1958年7月7日出生於哥本哈根,父親是小提琴家坎尼·山姆布里本(Kanny Sambleben),母親是鋼琴家哈尼·佩特里(Hanne Petri)。小米夏拉3歲開始學習豎笛,兩年後,年僅5歲的她就在丹麥的廣播電臺直播演奏了,這次直播讓丹麥的愛樂者第一次認識了她,她因此被稱為音樂神童。1969年,11歲生日剛過不久,她便在哥本哈根的蒂沃麗音樂廳舉辦了首場獨奏會。這場音樂會後,她還與母親和長兄組成古樂三重奏(母親演奏羽管鍵琴,哥哥演奏大提琴,米夏拉演奏豎笛),不定期地在歐洲各國舉辦小型音樂會。同年,她得到了古樂研究專家費爾迪南德·康拉德(Ferdinand Conrad)的賞識,隨即與其前往德國,在漢諾威音樂與戲劇大學開始了學習古樂知識和專業演奏技巧的大學時期。

魔笛與少女:小窺米夏拉·佩特里的豎笛演奏藝術

托馬內克的畫《為潘神笛聲起舞的女神》


1976年3月,佩特里在她臨近成年的最後一段時光為英國廣播公司舉辦了自己畢業後的首場獨奏會。次年,BBC Records發佈了她職業生涯的第一張黑膠唱片《豎笛獨奏會》,以此作為大學畢業的紀念,也作為其演奏家生涯的正式開端。這張錄音的曲目涵蓋廣泛,包含雅各布·凡·艾克的《“男人晚上做什麼”變奏曲》和《“我的眼淚垂落”變奏曲》、達里奧·卡斯泰羅的《大奏鳴曲》、安東·赫伯勒(Anton Heberle)的《華麗奏鳴曲》、貝里奧的《Gesti》,壓軸之作則是佩特里最喜歡的作曲家泰勒曼的三部大作——《g小調第8幻想曲》《降B大調第11幻想曲》《d小調奏鳴曲》。唱片一出立即獲得廣泛讚譽,佩特里對古樂和近、現當代音樂同時兼備的挖掘演繹能力得到了業界的普遍認可。更重要的是,因為這張唱片,佩特里獲得了與聖馬丁學院室內樂團合作的機會。在數次巴洛克音樂會的演出之後,她與指揮家馬里納爵士和其麾下的這支頂級室內樂團結交了深厚的友誼,在此後的十年間,他們共同灌錄了一系列品質絕佳的唱片,囊括了巴赫、亨德爾、維瓦爾弟、蒂勒曼、馬爾切洛、巴貝爾(William M. Babell)、約翰·巴斯頓(John Baston)等作曲家的諸多名作。當然,最著名的正是那套80年代的《勃蘭登堡協奏曲》錄音,歷經多次再版,至今依然讓人百聽不厭。

魔笛與少女:小窺米夏拉·佩特里的豎笛演奏藝術

亨利 ·盧梭的《夢》


1992年,佩特里結識了拉斯·漢尼拔(Lars Hannibal)——一位早年間深受披頭士、平克·弗洛伊德、滾石樂隊和鮑勃·迪倫影響的丹麥搖滾青年,70年代末期由於對塞戈維亞的喜愛而將個人興趣全面轉向古典音樂,並開始了古典吉他的學習和職業演奏生涯。漢尼拔比佩特里虛長七歲,但青年時代截然不同的經歷與志趣令他們首次見面就相談甚歡,產生爆炸式的火花,沒過多久便喜結連理,成為舉世矚目的樂壇伉儷。婚後,兩人共同合作的音樂會超過1500場,他們一起錄製的CD更是佩特里一生中最受歡迎的唱片系列,即使跟她近年來的那些成熟的錄音相比,這些錄音也依然擁有難以磨滅的獨特性。以2009年發行的《維也納咖啡廳》為例:佩特里的八孔笛音面向過去、返璞歸真,以回看的角度步入現代,聽起來似乎帶有輕盈飽滿的控制感;漢尼拔的吉他則融合1970年代新潮流行藝術的影響,卻有不事張揚的風格——甘心依託於豎笛的主角地位,欣然為其伴奏。兩者的奇妙結合營造出一種新穎而靈動的音色,即使面對“尖酸刻薄”的現代無調性音樂亦毫無刺耳或難以理解的聆感。

魔笛與少女:小窺米夏拉·佩特里的豎笛演奏藝術

米蓋拉 · 佩奇的唱片《紀念品》


魔笛與少女:小窺米夏拉·佩特里的豎笛演奏藝術

80年代版《勃蘭登堡協奏曲》


魔笛與少女:小窺米夏拉·佩特里的豎笛演奏藝術

2007年版《勃蘭登堡協奏曲》


也許由於頻繁的演出,也許由於家庭生活的瑣碎,這段美好的姻緣還是在18年後走到了盡頭,佩特里與漢尼拔還是離婚了。不過,兩人離婚後依然保持著良好的友誼,合作的音樂會和唱片錄製也從未間斷過。此外,他們的共同愛好也在這個時期愈發鮮明起來——對中國音樂的熱愛。2010年,在他們分開不久後,漢尼拔前往上海世博會,在丹麥展館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慶典音樂會。他還與中國青年小提琴家陳怡組成二重奏,以經典的吉他和小提琴曲目和部分中國音樂進行室內音樂會的世界巡演;而佩特里早在2007年就與簫和中國笛子的演奏家陳悅合作錄製過一張名為《當東方遇見西方》的吹奏樂器二重奏唱片。2010年她更是與華人指揮家水藍合作,親率哥本哈根愛樂樂團訪華,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了中國作曲家唐建平、盛宗亮、馬水龍、陳怡(並不是上述的同名小提琴家)的當代作品,並灌錄SACD,取名《中國豎笛協奏曲》。

魔笛與少女:小窺米夏拉·佩特里的豎笛演奏藝術

米蓋拉 · 佩奇與拉斯 ·漢尼拔


2010後,進入演奏成熟期的佩特里至今也從未停止自己藝術的腳步。她四處講學,舉辦巡演,錄製的唱片水平也越來越高。若對佩特里2010-2019年的唱片大致做個總結,我想應該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古樂的挖掘;二,新音樂的首演(錄)。挖掘古樂的唱片有《巴洛克大師》、巴赫《勃蘭登堡協奏曲》、泰勒曼《豎笛奏鳴曲全集》、科雷利《六首奏鳴曲》、巴赫《六首長笛奏鳴曲》。這些唱片雖然數量不算多,但它們中的大部分都以挖掘許久不被人所重視而塵封久矣的巴洛克曲目為己任,並以全新的方式演奏出來,以此來讓愛樂者和音樂學專家重新瞭解和定義這些作品的意義和價值。

魔笛與少女:小窺米夏拉·佩特里的豎笛演奏藝術

菲利克斯 · 瑪斯的畫《吹笛少女》


由於佩特里在豎笛演奏界獨一無二的地位和魄力,許多當代作曲大師都願意將自己的豎笛作品獻給佩特里,並將首演的重任交付於她。佩特里近年的工作重心也從此轉移到這些新作品的推介上。她首演過包括Praulins的《夜鶯》、阿諾德的《豎笛協奏曲》、雅各伯的《豎笛與絃樂組曲》、Borup-Jorgensen的《鳥協奏曲》、Bollon的《你的聲音來自羔羊》、Rasmussen的《地方歌謠》等幾十部新鮮出爐的當代曲目。這些作品為她而作,因她而生,也讓她成為名副其實的“豎笛第一人”。

“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諫逐客書》)佩特里以自身的傳奇和藝術技藝告訴世界,小小的豎笛也可以博古通今,擁有令世人迷醉的巨大魔力。讓我們繼續期待這位奏笛的仙女在音樂的森林中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