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長壽?並不是!吃不對還有可能致癌!

我們都知道,肉類攝入過多,容易引發肥胖、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病。因此出現了“素食主義者”,也就是隻吃素菜不吃葷菜或者葷菜吃得很少的人,他們認為,這樣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但殊不知,不科學吃素不僅不利於健康,還有可能致癌!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壇妹就來說說吃素那些事兒~

吃素=長壽?並不是!吃不對還有可能致癌!

●不科學吃素的危害●

1、增大患癌風險

相對而言,素食中的蛋白質質量較低,容易讓人過量進食,長期吃素難免會加重胃的負擔。還有動物實驗證明,高蛋白食物能減少胃中亞硝胺致癌物的合成。長期不科學吃素的人,蛋白質攝入不足,自然會導致胃癌風險增加。

還有專家認為,全素食者不吃魚肉,導致DHA和EPA缺乏,也是增加患癌風險的一個因素。DHA俗稱腦黃金,是對人體非常重要的多不飽和脂肪酸;EPA又名二十碳五烯酸,是人體常用的幾種Ω-3脂肪酸之一。

長期缺乏DHA和EPA會導致紅血球細胞膜脂肪酸改變,從而提高大腸癌、直腸癌、乳癌等的發病率。

2、缺乏優質蛋白

優質蛋白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它廣泛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如肉、魚、蛋、奶等。植物中只有豆類含有優質蛋白,如果素食者豆類攝入不夠,就很容易缺乏優質蛋白。

3、缺乏鐵等礦物質

植物性食品中雖然也有富含鐵元素的食材,但蔬菜中鐵的吸收率遠低於肉類,大多數蔬菜的鐵吸收率只有1%,而肉類中鐵的吸收率則高達20%,甚至30%。所以長期只吃素食,很容易引起缺鐵,導致缺鐵性貧血。

4、缺乏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是唯一一種含金屬元素的維生素,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參與制造骨髓紅細胞,防止惡性貧血;防止大腦神經受到破壞。

由於維生素B12幾乎只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所以素食者很容易缺乏,從而可能引起月經不調、食慾下降、記憶力減退、惡性貧血等多種病症。

5、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眾所周知,膽固醇過高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但有研究發現,與膽固醇正常者相比,膽固醇高於6.24mmol/L的人患冠心病的概率增加90%,而膽固醇低於4.15mmol/L的人患冠心病的風險也會增加55%。

這也就是說,長期不科學吃素導致膽固醇含量過低,同樣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不僅如此,過低的膽固醇還會使血管變脆,更容易出現腦出血。

6、可能患上脂肪肝

攝入較多的精米白麵,會導致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在體內轉化為脂肪,堆積在身體各部位,包括肝臟。此外,不科學地只吃素食還會使運送甘油三酯、磷脂、脂肪酸的脂蛋白合成減少,導致甘油三酯積存在體內,形成脂肪肝。

7、增加抑鬱症發病率

5-羥色胺是一種能讓人產生愉悅情緒的吲哚衍生物,廣泛存在於哺乳動物組織中,特別在大腦皮層質及神經突觸內含量很高。5-羥色胺水平較低的人群更容易發生抑鬱、酗酒、自殺、攻擊及暴力行為,抗抑鬱藥(如鹽酸氟西汀)就是通過提高腦內5-羥色胺水平而起作用的。

不科學吃素會降低膽固醇含量,當血漿中膽固醇含量降低時,腦內5-羥色胺(血清素)的合成量就會減少。

8、老人易患肌肉衰減症

肌肉衰減症是與增齡相關的進行性骨骼肌量減少、伴有肌肉力量和(或)肌肉功能減退的綜合徵。要避免這一症狀的發生,就必須要注重運動和營養治療。

中老年人如果長期不科學吃素,很容易造成蛋白質、脂肪酸、維生素D等攝入不足,導致肌肉力量和質量明顯下降,而葷素搭配的中老年人骨骼肌質量則顯著高於完全素食者。

吃素=長壽?並不是!吃不對還有可能致癌!

●吃素的誤區你知道嗎●

誤區一:堅持素食有助於長壽

蛋白質是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主要成分,而動物蛋白質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是優質蛋白,這是植物蛋白不能取代的。應食用適當的優質動物蛋白,如魚、奶、蛋、瘦肉等,以滿足人體的需要。

誤區二:以為所有蔬菜一樣好

對於嚴格素食者來說,蔬菜的營養意義更為重要,不僅要擔負供應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的重任,還要在鐵、鈣、葉酸、維生素B2等方面有所貢獻,所以,應當儘量選擇富含這些營養素的蔬菜品種,綠葉蔬菜是其中的佼佼者,例如芥藍、綠菜花、莧菜、菠菜、小油菜、茼蒿菜等。為了增加蛋白質的供應,菇類蔬菜和鮮豆類蔬菜都是上佳選擇,如各種蘑菇、毛豆、鮮豌豆等。如果只喜歡黃瓜、番茄、冬瓜、苦瓜等少數幾種所謂的“減肥蔬菜”,就很難獲得足夠的營養物質。
誤區三:素食就一定要以生冷食物為主

蔬菜中的很多營養成份需要添加油脂才能很好地吸收,加熱後細胞壁完整性破壞,吸收率大幅度提高。例如,維生素K、胡蘿蔔素、番茄紅素都屬於烹調後更易吸收的營養物質。其中維生素K對骨骼健康是必需的,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前體,而番茄紅素是抗氧化和預防癌症的重要健康成份。同時還要注意,沙拉醬的脂肪含量高達60%以上,用它進行涼拌,並不比放油脂烹調熱量更低。

誤區四:素食可以增加腸蠕動促進排便

這要看素食者所攝入的素食是否是真正的高纖維食品,只有高纖維食品中含有促進腸蠕動的膳食纖維,才能達到通便潤腸的作用。應經常關注最新的營養常識,瞭解含有膳食纖維的食物:比如豆類就是不錯的選擇。

壇妹小貼士:

不科學的全素食並不能使人健康長壽,反而會因為營養失衡導致多種疾病。因此,日常飲食,建議葷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全方位攝入營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