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防疫推動“餐桌革命 分餐公筷新“食”尚

“中式共餐”曾一度被認為是最能體現親情、熱鬧與溫馨的就餐方式,三五親朋好友圍桌而坐、把酒言歡,一勺一筷間似乎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隨著今春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人們對就餐方式有了看法:文明嗎?安全嗎……

隨著我市餐飲市場的陸續復工,推行分餐制、推廣使用公筷公勺的呼聲漸高。為此,德州市文明辦、市商務局於3月23日向廣大市民發出了堂食分餐文明用餐的倡議。那麼,堂食分餐、推廣公勺公筷有哪些必要性,復工後的德州餐飲業有何“動作”,市民對“分餐公筷”又有哪些看法?3月24日,記者對此進行了相關採訪。

餐飲店“公勺公筷”走上餐桌

“您好,請使用公筷和公勺,給您放在桌子上了。”城區華屹喜多香水餃館服務員邊放置公筷公勺,邊輕聲提醒顧客。“復工以來,我們嚴格按照主管部門的要求對店內進行全面消毒,並對進店人員測量體溫。包間內的大桌一菜一公勺,小桌配備兩個公勺和相應的公筷。”該店總經理滕俊華說。

“配備公筷公勺,既是我們對客戶的承諾又是對客戶的負責。”滕俊華表示,隨著市民健康意識的逐步增強,他們今後將嘗試推出湯類分餐,推廣更健康文明的就餐方式。

記者走訪看到,不少社會化餐飲店均對“公勺公筷”推廣按下了“快進鍵”。在“觀海碼頭”康博店,店內的員工會對所有餐具進行蒸汽高溫消毒,店內更是把普通筷子升級為“一次性”,並增配了“菜夾”方便夾取海鮮,所有菜品實現了一菜一公勺。

“我們升級了店內的消毒設備,並將包房內老舊的傳統餐櫃升級為消毒餐櫃,店內粘貼了推廣使用公筷公勺的宣傳海報,用行動助推文明用餐新風尚。”該店店長孟慶華說,如今該店所有的餐具實現高溫消毒,保證顧客都能用上“有溫度”的餐具。

星級酒店的推廣模式更值得一提。記者在德州富豪康博酒店看到,“分餐位上”已成時尚。“我們在接受顧客預定時會提前詢問分餐還是桌餐,如果選擇分餐我們就會把菜品按照人數進行分配,每一道菜吃完再撤下,人手一盤造型精美的菜品,既乾淨衛生,又避免了交叉感染。”該酒店副總經理陳華說。

德州市烹飪餐飲協會秘書長石衛東表示,我市酒店餐飲行業目前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防疫防控要求,在上級主管部門的復工條件指導下,在省市行業協會的服務標準倡議下有序復工生產,精準推廣文明用餐新風尚。

家庭 居家分餐漸成新風尚

所謂公筷公勺,顧名思義就是公用的筷子和勺子,專用於夾菜盛湯,不用於個人吃飯。採訪中,越來越多的家庭表示已開始了分餐進食,公筷公勺也走上了“居家小桌”。

家住德州經開區天玉銘城小區的李女士,每天都在廚房享受著做飯帶來的快樂。“現在退休了,時間也就更多了,兩年來在家伺候孫女意識到了分餐的重要性,目前我們家一日三餐都會分餐進食,我覺得這樣做既文明又安全。”她對記者說,自己家炒一鍋菜分三份,自己和老伴一份,兒子和兒媳一份,孫女一份,每個盤子都會準備上公勺,根據自己的口味和飯量自由支配盤中的食物。“以前一家人總會為了一頓飯相互謙讓,經常剩下飯菜。分餐開始後,幾乎每頓飯都實現了‘光盤’。”

在東方家園劉阿姨家,餐具用消毒機消毒後會通過專門的煮鍋高溫蒸煮,家人使用的餐具做到了“專用”,每次做好的飯菜都會進行提前分餐。“我和對象分別使用灰色和茶色的湯碗,餐盒的顏色也是一樣,孩子們根據年齡也選擇並固定了自己的餐具,這樣使用既衛生又安全。”在劉阿姨的影響下,孩子和老伴在外出就餐或單位就餐都準備了自用的餐盒,慢慢地越來越多的同事和朋友也開始效仿起來。

記者隨機採訪了11位市民,其中僅3位市民表示居家分餐沒有必要,8位市民明確表示“有必要”“已分餐”。經採訪者推薦,記者在某網購平臺搜索“分餐”關鍵詞時看到一些居家用的分餐盤已開始大賣,部分產品月銷“1.5萬+”。

其實,改變我們多年的傳統用餐習慣,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當下我們應該移風易俗、開風氣之先,加快推廣公筷公勺,讓文明理念落地生根。

正如倡議書中所提:居民外出就餐嚴格遵守堂食分餐制規定,自覺營造安靜、舒適、和諧、衛生的良好消費氛圍。居家飲食本著對家人、親朋賓客身體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實施分餐,彰顯相互禮讓、彼此尊重的傳統美德。

專家

“分餐制”真的很重要

後疫情時代,市民對公共衛生的關注程度更高了,公筷公勺、分餐制已逐漸成為“舌尖上的新風尚”。

3月23日,德州市文明辦、市商務局倡議,全市餐飲行業、廣大市民樹立文明健康就餐理念,積極推行堂食分餐,養成良好習慣,提升文明素養。

這既是倡議更是責任。“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出現了一些因聚餐而引發的聚集性病例。從病毒傳播的角度來看,除了通過近距離飛沫傳播,大家用自己的筷子同吃一道菜,或者互相夾菜以表熱情也是一種‘近距離接觸’,也可能會造成病毒的傳播。”德州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長李敏說,從疾病防控的角度講,實行分餐制、使用公筷非常有必要,這樣可以有效預防各種經口、唾液傳播的疾病並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去年,在我們體檢中心查體時,一家單位超過六成的人都查出了感染幽門螺桿菌。我們在回訪中瞭解到,該單位經常會組織職工‘團見’。”城區某健康體檢中心工作人員說,這種病菌能夠引起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目前來看盡快實行分餐、推廣公勺公筷迫在眉睫。“給孩子餵食不要嘴對嘴,或者用嘴去吹食物,不要與孩子共用餐具。同時,一家人吃飯儘量固定餐具,每位家庭成員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可以在外形或顏色上加以區別;和朋友吃飯,要使用公筷給對方夾菜,不要使用自己的筷子。”李敏表示,實行分餐制可有效切斷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降低感染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