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筷"成為餐桌"標配" 推動企業生產步入快車道


□ 本報記者 張麗娜

隨著餐飲場所的陸續開業,宅家許久的消費者也開始出門用餐。除了分桌就餐,記者發現,公筷也正在成為餐桌"標配"。

黑龍江哈爾濱某火鍋店店長告訴記者,過去,服務員上菜後,都會主動為餐桌放上公筷公勺,但大多數顧客都不用。現在,出於健康方面的考慮,服務業會主動提醒客人使用公筷公勺。該火鍋店還在餐廳顯著位置張貼宣傳海報,提醒引導顧客使用公筷公勺,堅持做到"一菜一筷""一湯一勺"。

事實上,各地對使用公筷的要求,已經不是個別餐飲門店的行為,而是落實到了市政倡議乃至法規條文層面。

3月26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對《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進行二審。據介紹,《條例》草案二審稿特地增加了與疫情相關的文明行為要求,並且還增加了 "用餐實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等行為。

早些時候,2月23日,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上海市文明辦、上海市衛健委、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聯合向上海市民發出倡議:無論是在飯店還是在家就餐,都要為每一道菜加公筷公勺,飯店更要主動提供公筷公勺。

2月24日,廣州市文明辦、廣州日報、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聯合發出倡議,市民消費者居家或外出用餐時,使用公筷公勺;倡議各餐飲企業主動提供配套服務設施,積極引導消費者使用公筷公勺。

各地陸續倡導使用公筷,也讓公筷製造迅速步入了快車道。

近日,浙江雙槍竹木有限公司就迎來了復工後的訂單高峰。

據該企業負責人介紹,疫情期間,消費者更加註重健康,文明用餐意識也在增強,使得公筷備受青睞。該公司近日將簽訂政府採購首單100萬套公筷,並很快投入生產。該公司負責人根據近期訂單推算,今年公筷銷售額有望突破2億元。

記者瞭解到,僅在浙江慶元,就有15家竹筷加工企業,年銷售筷子10億雙,產值5億元,具備年生產28億雙筷子的能力,單根連接可以繞地球40多圈。

近日,在浙江溫州泰順縣的浙江利眾竹木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一條條筷子生產線上,防護齊全的工人們也正忙著趕製筷子訂單。該公司負責人說:"國內不少地方正開展公筷行動,公筷市場需求將激增,現在佈局公筷正是時候。"

據該負責人介紹,除了可以從長度上區分普通筷子和公筷,還可以通過顏色進行區分。另外,還可以在筷子上刻上"公筷"兩字,方便公筷推廣。

"公筷經濟"剛剛開始推廣,具有先見之明的企業已經在著手細分產品的研發。慶元雙槍竹木有限公司開發了"城市主題"系列產品"一城一筷",把各地地標性建築、景區,請上了產品封面;"成員主題"系列產品將公筷細分成了"爺爺筷"和"奶奶筷";"健康主題"則通過新穎的造型和顏色,強調避免"交叉感染"。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專門成立了研發小組,對公筷的長短、形狀、材質進行調整,制定了統一標準。另外,該公司還把以往在高端產品上才使用的除菌技術推廣到了所有產品上,並進一步普及高分子材料。

消費者如何辨別公筷長度是否合格?據浙江艾米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軍介紹,火鍋店公筷長度要30釐米以上;一些星級酒店和餐飲店的公筷長度是27釐米左右;而家庭使用公筷的長度在24釐米到25釐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