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世界大戰, 意大利軍的戰鬥力, 都顯得很“弱”, 原因是什麼?

兩次世界大戰中,意大利的戰績都不算理想。一戰前夕,意大利本來是德奧同盟國軍事集團的一員,但由於覬覦奧匈帝國統治下的南蒂羅爾、的裡雅斯特、伊斯特拉半島、達爾馬提亞等戰略要地,遂在戰爭爆發後“臨陣倒戈”。1915~1917年,意大利集結優勢兵力,進攻奧匈軍隊防守的伊松佐河地區。結果,雙方僵持了兩年,也沒能分出勝負。直到1918年奧匈帝國瀕臨解體,意大利才得以擴大戰果。

兩次世界大戰, 意大利軍的戰鬥力, 都顯得很“弱”, 原因是什麼?

意大利“臨陣反水”,本來是想借協約國的勢力分一杯羹,但由於其戰績實在沒有多少出彩之處,所以其拿到的利益也相當有限。在一戰後的歷次“分贓會議”中,塞爾維亞控制了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大部分,領土迅速擴張;羅馬尼亞拿到了特蘭西瓦尼亞,疆域幾乎拓展了一倍;而意大利只獲得了南蒂羅爾、的裡雅斯特等有限的地區。意大利身為列強之一,所獲取的利益卻還不如兩個小國多,由此可見其窘境。

而在二戰期間,意大利軍隊的表現,甚至還不如一戰時期。巴爾幹戰場上,意大利軍隊在希臘、南斯拉夫屢屢受挫,後依靠德軍增援才得以扭轉戰局;北非戰場上,意大利軍隊以優勢兵力攻擊英軍,卻仍難以獲勝。1940~1941年之交,北非地區的意大利軍隊,還曾被英軍打得潰不成軍,前後有13萬人被俘。其他戰場上,意大利軍隊儘管偶有勝仗,但總體來說仍是敗多勝少。

兩次世界大戰, 意大利軍的戰鬥力, 都顯得很“弱”, 原因是什麼?

總體來看,意大利在一戰中的表現,可以用乏善可陳來形容,而其在二戰中的表現,就更加不盡如人意(墨索里尼等人的“意”)。那麼,擁兵45萬(二戰前夕的兵力,戰爭爆發後增加至100餘萬)、身為列強俱樂部一員的意大利,為何在戰場上的表現比較糟糕呢?我個人認為,其根本原因,可以用“實力不足”四個字概括。

意大利是末流列強國家,和廣大亞非拉殖民地國家相比,意大利的實力自然處於頂尖水平;但倘若和德國、英國、美國、蘇聯、法國這些“重量級”強國相比,意大利的不足之處就非常明顯。以衡量軍事強國的重要指標鋼產量為例,在二戰時期,意大利鋼產量只有200多萬噸,僅相當於日本的40%,德國的10%,美國的4%。也就是說,和其他列強相比,意大利的物資生產能力嚴重滯後。

兩次世界大戰, 意大利軍的戰鬥力, 都顯得很“弱”, 原因是什麼?

軍工、重工實力的孱弱,導致意大利的軍事裝備、物資數量不足。二戰時期,意大利儘管擁有不錯的工業技術,以及一些獨特的軍事發明創造,但無奈限於國力制約,難以大規模推廣生產。1939年9月1日戰爭爆發時,意大利全國儲備的步槍僅120萬支,軍車僅數萬輛,難以彌補戰爭的消耗。其他軍事物資方面,意大利儲備的鋼材僅夠用14天,煤炭僅夠用50天,難以獨立支撐其戰局。

軍事裝備的短缺,又極大影響了意大利軍隊的武器水平。二戰是世界軍事科技與戰略戰術實現飛速發展的一次戰爭,像德國、蘇聯這樣的大國,都組建了成規模的坦克裝甲集群,以機械化的優勢實現戰場突破。反觀意大利,不僅其70%以上的步兵師只能算輕步兵師,甚至其機械化部隊也僅僅裝備了“皮薄餡大”的超輕型坦克。同陸軍相比,意大利空軍和海軍的裝備要好一些,但與英美相比仍有差距。

兩次世界大戰, 意大利軍的戰鬥力, 都顯得很“弱”, 原因是什麼?

軍事物資的匱乏,又大大削弱了意大利軍隊的後勤保障能力。現如今的一些網絡段子,經常描寫意大利官兵“喝紅酒”、“吃意大利麵”,但這些只是少數高級軍官能夠享受的待遇。而大多數意大利士兵,卻只能吃到粗劣的乾糧,餓著肚皮打仗。意大利軍隊的伙食相當惡劣,以至於德意士兵都諷刺其為“墨索里尼的屁股”。此外,意大利軍隊的彈藥也相當缺乏,而意軍制式繁雜的武器種類,更給後勤帶來了難度。

因此,意大利軍隊的戰鬥力大打折扣。1936~1940年,意大利曾派1.4萬軍官、32.7萬士兵前往北非,但事實上,這支軍隊距離近現代戰爭的標準還相當遙遠。甚至在德國將領隆美爾看來,意大利軍隊“裝甲車太輕了,引擎馬力不足,火炮也很陳舊,只能應付一場殖民地性質的戰爭,剿滅一些叛亂部族”。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大利軍隊的“器”尚且不利,自然難以應付激烈的二戰。

兩次世界大戰, 意大利軍的戰鬥力, 都顯得很“弱”, 原因是什麼?

蘇德戰場上的意大利軍隊

值得一提的是,蘇德戰場上,意大利軍隊的意志倒很頑強,在烏克蘭地區還曾屢次戰勝蘇軍。當東線戰局發生逆轉時,殘餘的意大利軍隊也拼死突破蘇軍的封鎖,撤回本土。不過,蘇德戰場的主角是德軍和蘇軍,意軍、匈牙利軍、羅馬尼亞軍都只是配角,只起到輔助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