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一場疫情看中國人在文化弱項上的進步

著名漢學家李約瑟在《中國的科學與文明》一書中闡述了不少中國文化的弱項,不可否認,它們的確曾存在與中國人的文化基因中。但經過去偽存真,經過去其糟粕,這些流毒越來越少了,我們的文化已經變得更加健康。尤其是經過今年的這場疫情,更是煉出了真金。

1.利用辯證包容打敗“是非定論”

  • 曾經,中國人是比較喜歡追求是非定論的,忠奸正邪、功過是非永遠是我們愛談的話題。忠、正、功是一家,奸、邪、過是一夥,習以為常。
  • 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知道要辯證的看問題,一方面知道萬物都是在變化的,另一方面懂得事物都有他的兩面性,我們不會對壞人的好視而不見,也不會對好人的壞無原則縱容。或許大家在做事情的時候沒有想這麼多,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在不自覺的做了。
  • 一些引起巨大爭議的人或事情不少,但無論正面、負面,我們都會承認在某一方面有他一定的道理,在某一方面可能會有推動社會進步的意義。網絡噴子會有,但理智的人更多了。

2.利用實事求是擊潰“假借天意”

  • 曾經,中國人不太能辨偽存真,容易把君主制度“假借”成天地規範,讓朝廷旨意“假借”成了自然法則,動輒奉天承運……好像做出那些決定都是對的。
  • 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懂得要實事求是,一切以事實為依據,沒有事實為支撐的,那叫忽悠。
  • 中國人也學會了用數字說話,看著境外每天新增的數字,我們也會對比入境我國查出的數字,大都能分辨出哪個國家政府不作為,哪個在說謊。中國人再也不是愚民,不能糊弄。

3.利用人民戰爭搞定“理想脫節”

  • 曾經,古代的朝廷是自上而下、層層向社會底層擠壓,決策部署很容易與基層脫節(可以參考印度,中央政府管不到縣以下),社會基層的力量不能被有效調動。
  • 但我們現在知道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打通上下關節,萬眾一心取得勝利。只要我們保持上下對接渠道的暢通,政令就不再是空中理想,政府始終和人民站在一起,必會長治久安。
  • 一場疫情,各省各市、各行各業的支援,在家、在線、現場、遠程的堅守,各司其職、各盡其責,讓人動容。

4.利用大眾監督擺脫“封閉獨大”

  • 曾經,古代的中國有明顯的官僚主義、一家獨大現象,體制封閉、不容置喙。朝廷的事情是輪不到小民插嘴的。對朝廷系統外的非正常監督,也會不留情面。結果體制內的封閉存在與社會真實越來越遠。
  • 而現在,我們有發達的媒體監督、大眾監督,事情擺在明面,接受人民監督,我們就能更快發現問題,更好著手改進。有問題是必然的,哪個國家會沒有問題呢,關鍵看願不願改、會不會改、改的快不快。這方面,我們做的不錯。
  • 疫情突如其來,我們被打了當頭一棒,事情有沒有漏洞有待評估,畢竟面對未知,世界上哪個國家都沒做好。但我們後面做的很好,每個人都知道。

當然,我們的其他改進還有很多,後續可以繼續想想。

在地球村,中華文明活的最久,這導致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也必然參雜了一些糟粕,這需要我們不斷改進,我們要想更進步、活的最久,必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文化自信從何而來,就從這不斷的改進提升的過程而來。所幸,我們階段性做的不錯,我們一起繼續加油!

我是@熱眼看世界lp ,以上僅為自己淺見,如有不當請批評指正。

誠邀大家互相關注,我們一起思考探討一些或深或淺的小問題,共同體味生活百態,期待朋友們的到來!

您摁動手指的每一個點贊和認可,都讓我倍感榮幸;您的每一點批評意見,都是我前進的動力,謝謝。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一場疫情看中國人在文化弱項上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