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教授的關節日誌(6)——為什麼全髖置換術後下肢不等長?

這是一位65歲雙側髖內翻畸形的女性患者,雙側髖關節發育畸形。雙側的髖關節內翻,股骨頸與股骨幹的夾角(頸幹角:圖中兩條黑線夾角)明顯變小,股骨頸縮短低平(圖中紅線所示),導致雙側股骨頭較正常位置明顯低矮,股骨頭失去球狀外形,變扁、變成橢球形。由於長期的髖關節畸形導致患者左側股骨頭壞死磨損嚴重,疼痛劇烈,長期跛行,病人需要做左側的關節置換手術。

但是問題來了:病人雙側都是發育性內翻畸形,雙側股骨頭的位置都比正常人低,但是她只做左側的全髖置換,如果只把手術側髖關節恢復到正常高度,如何保證病人術後雙下肢等長?很有可能術後左側肢體會比未作手術側延長。要知道我們所有使用的人工關節假體都是工業化產品,都是按照正常人的解剖結構設計生產的,而且還是跳碼,目前還做不到私人定製。所以,那些雙側都跟正常人結構不一樣的髖內翻、髖外翻畸形,或者骨骼尺寸剛好在兩碼之間的患者,如果只做一側關節置換,手術側髖關節恢復到正常結構,而未作手術側髖關節仍然保持原來的畸形,很不容易做到術後雙下肢完全等長。

葉教授的關節日誌(6)——為什麼全髖置換術後下肢不等長?

患者雙側髖內翻畸形,股骨頸與股骨幹的夾角明顯變小(頸幹角:圖中兩條黑線夾角),股骨頸縮短低平,導致雙側股骨頭較正常位置明顯低矮(圖中紅線所示),股骨頭失去球狀外形,變扁、變成橢球形。左側股骨頭壞死骨性關節炎,左側需要關節置換。

葉教授的關節日誌(6)——為什麼全髖置換術後下肢不等長?

葉教授的關節日誌(6)——為什麼全髖置換術後下肢不等長?

正常人的髖關節頸幹角較大(頸幹角:圖中兩條黑線夾角),股骨頸比較長,股骨頭位置比較高(圖中紅線所示),股骨頭呈圓球形。

在這種情況下,就充分考驗手術醫生的經驗、技術,和責任心了。

第一, 術前需要仔細測量患者的骨骼尺寸,因為這種患者往往骨骼偏小,很有可能需要全國調貨,使用最小尺寸的假體。

第二, 需要廠家準備高偏心距的股骨假體柄(只有少數廠家在國內有高偏心距假體),在不增加肢體長度的情況下,加大偏心距,維持關節的緊張度,防止關節過度鬆弛而導致術後脫位。

第三, 術中透視,反覆確認假體的大小型號,和肢體的長短。

第四, 術中選擇稍小一號的股骨假體柄,儘量打深一點,然後選擇加長頸股骨頭假體,爭取在不增加肢體長度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大偏心距,維持關節的緊張度。

只有在這些綜合措施下才能做到術後下肢等長。

葉教授的關節日誌(6)——為什麼全髖置換術後下肢不等長?

葉教授的關節日誌(6)——為什麼全髖置換術後下肢不等長?

葉教授的關節日誌(6)——為什麼全髖置換術後下肢不等長?

葉教授的關節日誌(6)——為什麼全髖置換術後下肢不等長?

葉教授的關節日誌(6)——為什麼全髖置換術後下肢不等長?

葉教授的關節日誌(6)——為什麼全髖置換術後下肢不等長?

葉教授的關節日誌(6)——為什麼全髖置換術後下肢不等長?

葉教授的關節日誌(6)——為什麼全髖置換術後下肢不等長?

葉教授的關節日誌(6)——為什麼全髖置換術後下肢不等長?

葉教授的關節日誌(6)——為什麼全髖置換術後下肢不等長?

股骨頭變扁、變橢球形,股骨頭壞死。

葉教授的關節日誌(6)——為什麼全髖置換術後下肢不等長?

這位患者術後三個月複查,走路、跑步、下蹲、蹺二郎腿、穿鞋襪完全恢復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