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供應鏈 善待湖北零部件


汽車供應鏈 善待湖北零部件


突然之間,復工復產讓汽車供應鏈在湖北的各個節點,變得愈發重要;而替代湖北零部件,讓供應鏈重建,肯定不是上策。

據媒體爆料,一汽董事長徐留平日前向湖北省委書記發出一封求助函,一汽紅旗汽車全面復產一週後,發現湖北省35家供應商沒有復工,而“這些配套資源都是獨家,短期無法替代”,如果這些湖北企業無法正常復工,那麼紅旗汽車將很快“被迫全面停產”。

汽車涉及上萬個零部件,一家車企有幾十個零部件公司在湖北實屬尋常。由此可見,汽車產業和供應鏈體系,離開湖北和武漢,的確不好辦。

這些年來,湖北大力發展汽車產業,加上自己的地理位置優勢,也吸引了眾多車企和零部件供應商投資設廠。上汽通用、東風本田、東風雷諾等大型車企,博世、德爾福、法雷奧、霍尼韋爾、偉世通、偉巴斯通等零部件國際巨頭,均紮根湖北。除了整車,發動機、變速箱、底盤、車身、電子系統等關鍵零部件,湖北都有佈局,並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體系,而運輸和物流優勢,也讓湖北的汽車供應鏈輻射全國。

不僅是全國,湖北汽車的零部件供應狀況,也已經開始影響國際市場。有消息稱,Jeep牧馬人在美國俄亥俄州的裝配線日前面臨停產,原因就是因為湖北荊州恆隆轉向機工廠的疫情影響。

有數據顯示,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超過10萬家,規上企業超過1.3萬家,外商投資汽車零部件企業早已超過1萬家。毫無疑問,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和供應基地,也擁有全球一流的汽車供應鏈體系,而湖北則是全國重要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基地。

針對疫情期間湖北汽車供應鏈的問題,應有整體觀念,畢竟供應鏈理論的基礎就是整體協同,一起成長,而且還要特別地善待湖北產品。

任何一個零件供應出現異常,都會對汽車生產造成影響。而產能的全面恢復,需要整個供應鏈體系的高效運作和同步配合,這其中要給湖北留一些時間和耐心。畢竟重新搭建供應鏈,是一個複雜而且成本高的事情,汽車產銷規模、勞動力供給、產業基礎、基礎設施、運輸物流、投資環境等等不是一蹴而就的,理論上講產業鏈優勢一旦確立就很難在短時間改變,等待湖北復產供貨是上策。

善待湖北產品,既是汽車供應鏈整體協同的必須,也有一個認知的態度問題。武漢封城以及湖北圍境,讓其他地方防範疫情傳播壓力很大,一些地方也開始限制湖北人入境,有時局的需要,但也要有客觀的認識,而隨著疫情的逐步見效,恢復生產也成為當下重要的舉措。此次湖北包括武漢為防止疫情進一步傳播,已經做出了重大的犧牲,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損失,讓湖北和武漢的汽車零部件能夠安全復工復產,應當是汽車行業的眾望所歸。此前借疫情對東風產品實施“滅風”行動的行為,真的不得人心;而供應鏈重組或另起爐灶的,也真的不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